李恪积极地调动各方力量,加强历城的防御。
他们还派人去联络其他藩镇的军队,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
在他们的努力下,历城的防御力逐渐增强,局势也逐渐稳定下来。
长安城内由于尉迟恭和太子现在都在历城内,李世民和武媚娘身边暂无可用之人,反而安静了许多,但刚刚被破格提拔上来的武元庆却很急于表现自己。
他和武窝柱一样,都不确定自己这个妹妹武媚娘可以依靠多久,都各怀鬼胎,想着壮大自己的实力。
虽然,李世民为了历练武元庆让他参加了一些士兵的训练及小范围的作战指挥,但是碍于刘师立对他和武氏的不待见,并没有给他太多可以发挥的机会。
李恪这边虽然很轻松的将李承乾稳了下来,但是尉迟恭对李世民的忠心程度,一时之间师不可动摇的。
两人毕竟是在玄武门之变之前就结交下来的情谊,可以说李世民能称帝,少不了尉迟恭的功劳。
虽说现在李世民的所作所为让尉迟恭大失所望,但他仍然下不了决心占在李恪这一边。
即便这样,在尉迟恭心里已然觉得若江山有朝一日一定要易主,那他定会支持李恪。
历城,行宫,大殿之上。
长孙无忌看着坐在龙椅上的李恪和李恪身后的李治、李泰等李家子孙,脸上浮现出一抹唏嘘,行宫建成以后,李恪的帝王志向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得人心。
安内壤外,修路补桥,在历城称帝以后,地方的经济也没有因为与突厥的战争而停滞,反而还因为收复突厥以后。
将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人,都改变了原有的摇摆不定,如今就连大唐的太子李承乾都心甘情愿的待在李恪的帐内。
如今的局势尉迟将军是要准备保持中立了,既不想背叛李世民,也不想助纣为虐帮助李世民攻打李恪。
这样一来,李恪已经在局势上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长孙无忌见总大臣久久没有开口说话,自己便走上前来,拱手施礼后说道:“陛下,老臣有一建议,不知当讲否?”
“长孙大人,但说无妨!”
“陛下,老臣认为现在朝堂局势稳定,新兵与日俱增,朝廷的税收与地方的建设也很稳定,反观长安城内,受妖女所累,人心不古,并无可以带兵的将才,此时,是最适合陛下出兵长安城的时机。”
朝堂上众臣听了长孙无忌的话,面面相视,主战派的秦载明早就对长安城跃跃欲试了,犹豫派的权万济一直都不想与李世民撕破脸和铲除妖女间来回动摇。
李恪听了长孙无忌的建议,心中暗自琢磨。
他知道,长安城内的局势已经非常紧张,如果再不采取行动,一旦等到武氏掌权,她将会不择手段。
然而,李恪也明白,一旦出兵长安城,就意味着要与李世民彻底决裂,这将是一场生死之战。
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李恪决定采纳长孙无忌的建议,出兵长安城。
虽然李恪也不想与李世民阵前相对,但这是早晚都要面对才能彻底解决问题,保卫自己的国家和百姓。
于是,李恪召集众臣,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朝堂上的众人纷纷表示支持,纷纷表示要为国家尽忠,为百姓效力。
在众人的支持下,李恪开始积极地筹备出征事宜。
李恪站在历城城墙上,目光如炬地注视着远方的长安城。
注视着这个盛世唐都,他曾经生活的地方,住着他至亲的地方,李恪知道,这是他们攻打长安城的关键时刻,一场决定胜负的战斗即将展开。
秦载明站在李恪的身边,他的眼神同样坚定。
作为李恪的得力助手和大唐的名将,秦载明深知这场战斗的重要性。
他看着李恪,沉声说道:“陛下,末将已经安排好了攻城队伍,只等您的命令。”
李恪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道:“好,那就按照原计划行动吧。记住,我们要尽量减少伤亡,尽快攻入长安城。不要伤及城内百姓。”
秦载明郑重地应道:“是,陛下。”
随着李恪的命令下达,历城的大门缓缓打开,一队队精锐的士兵鱼贯而出,向着长安城进发。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气势磅礴。
与此同时,长安城的城门也缓缓打开,武元庆在刘师立的带领下,高扬着头,一副要打一场胜仗的架势,带领着一支支大唐精兵涌了出来。
向着历城的方向迅速出击,在半路上便与李恪带领的大军相遇,并展开了激战。
战场上,刀光剑影,箭矢如雨,双方你来我往,拼死搏斗。
在战场的最前线,李恪与秦载明并肩作战,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勇往直前。
李恪的剑法犀利无比,每一剑都能带走一个敌人的生命。而秦载明则是勇猛异常,他的长枪如同疾风骤雨般刺向敌人,无人能挡。
战乱中,李恪与秦载明被武元庆及其手下的将领团团围住。
武元庆狞笑着,看着他们,道:“李恪,你以为你们能够攻破长安城吗?做梦去吧!有我武氏一族在,谁都别想踏足长安城。”
李恪冷笑一声,道:“你们这些妖人,胆敢以下犯上,大唐是我李家的大唐,与你武氏一族何干?今日定要将你们斩尽杀绝!”
秦载明也紧随其后,大声道:“陛下说得对,你们这些妖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武元庆怒极反笑,道:“哼,好大的口气!那我就来试试你们的本事!”说完,他挥动手中的大刀,向李恪和秦载明猛劈过来。
李恪与秦载明见状,立刻施展出了他们的绝招。
李恪的剑法瞬间变得更加犀利,每一剑都带着一股强大的气势。而秦载明则是将长枪舞得如同狂风暴雨般猛烈,让人无法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