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游戏竞技 季汉当兴

第三十四章 上士

季汉当兴 军师中郎将 4598 2024-02-07 13:38

  巳时才过,杨清洗漱完毕,躺在床榻上回想着这两日发生的事。在两天之内遇着如此多的事让他感到有些疲惫,在夏侯府发现的疑点使他很是心烦,而今日拜见诸葛亮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更是让他觉得有些精疲力尽,躺在榻上没一会儿,他就沉沉地睡去了。<r />

  <r />

  在丞相府吃罢晚饭后,杨清与诸葛亮、王连又随意地聊了会儿,诸葛亮看出他有些乏了,就言道今天就到此为止,日后有时间再叙。杨清见状即告辞而去,诸葛亮还特意让人送他回家,不过自始至终都未说如何安排杨清,杨清也自不会相问。<r />

  <r />

  待杨清走后,诸葛亮和王连回到公房继续处理积压的公务,王连见诸葛亮将桌案上的竹简皆已看完,拱手说道:“丞相今日已很劳累,莫不如早些歇息去吧。”<r />

  <r />

  自先帝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他就一直如此操劳,以前还好有先帝、关羽、法正等人分担着,诸葛亮还有时间回府歇息,如今政事无大小都要他来决策,因此他大多就在丞相府睡了。不过总归是王连的一片好意,诸葛亮笑了笑,拱手道:“多谢王公好意,您年纪大了,也请早些歇息才是,亮还想再待片刻。”<r />

  <r />

  王连见此也不再劝,因为他早已习惯诸葛丞相的办事风格,只是每当他看见诸葛亮如此辛苦,总是会忍不住相劝,虽然他知道十次劝说诸葛亮恐怕就只会听从一次,但他身为丞相长史自然要负起规劝之责,至于诸葛亮听不听从就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r />

  <r />

  王连在心中苦笑了一番,又道:“我是人老觉少,就还在此陪丞相说说话吧。”<r />

  <r />

  诸葛亮放下手中的笔,拿起一旁的羽扇,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王连道:“王公觉得杨清此人如何?”王连也起身走到窗边,回道:“丞相,依连之见,杨清此子博学多闻、才智过人,对政事、兵事甚至诸多杂事都有高明的见解,可谓少有的俊才。”<r />

  <r />

  王连今日也是第一次见杨清,虽然只是陪同诸葛亮与其相谈了一番,但他非常惊讶于杨清年纪不大但所见所闻之广宛如走遍天下的老者一般。他人精通一门或两门学问已是不凡,杨清竟然诸事都能插上话且见解高明,这令他不得不佩服此子。王连自问平生所遇人物在见多识广上能与杨清相比的,恐怕也只有诸葛丞相、庞士元、秦子敕等寥寥数人而已。<r />

  <r />

  故而他不得不由衷地赞了杨清一句,又反问道:“丞相以为此人如何?”<r />

  <r />

  “杨明之心忧汉室、博学多闻、智谋超群、文武全才,考其所有,不在昔日庞士元、法孝直、刘子初之下。其人,益州上士也。”诸葛亮左手捏着羽扇上部的羽毛平淡地说道。<r />

  <r />

  王连想不到诸葛亮对杨清的评价竟如此之高,居然将杨清与庞统、法正、刘巴这三位兴国安邦的大才相提并论。他自问自己对杨清的评价已经很高了,没料想诸葛亮竟如此欣赏他。其实这也怪不了王连,他只在晚间吃饭及后面的一个时辰与杨清有过交谈,且后来的谈话更多的是闲聊,因此并不知道杨清下午的高论,只对他留下个博学多闻的印象。<r />

  <r />

  王连心中称奇不已,转念又想道若那杨清果如丞相所言是如此大才,那岂不是国家之幸。他心中又惊又喜,朝廷获如此人才必要好生安置才是,于是问道:“既是如此奇才,不知丞相如何安排他?”<r />

  <r />

  诸葛亮思虑片刻后道:“此人虽才兼于人,但他从未出仕,恐其对朝中、府中政事运转尚不熟悉,我意征辟他为主簿,既能让他观政熟晓政事,又能随时让他参与军国之事以便发挥其所长。未知公意下如何?”<r />

  <r />

  丞相主簿省录众事,乃是掌管文书的相府佐吏,主要职责为记录、审阅丞相府的各种文书等事,秩比四百石,铜印黄绶,月俸四十五斛。主簿品秩虽不高但位卑权重,尤其是在此时的丞相府,故而王连觉得会不会有些太高了,毕竟杨清貌似乃寒门出身,骤然授予此人重位,恐怕对丞相府和他本人都会不太好。<r />

  <r />

  因此王连还是郑重地道:“丞相,依杨清之才干当个主簿倒也无不当之处,只是此子一来年纪尚轻、二来出身寒微,今日之前都乃一介布衣,一上来就辟他为主簿是否对其之后的仕途会有些影响?”<r />

  <r />

  诸葛亮回到桌案前坐下,喝了口水,笑道:“无妨,亮出山那时也不过二十七岁,比此子大不了多少,先帝同样委我以重任。况且史上乃至近来多有年纪轻轻就做得大官者,何况如今只委他一主簿而已。”<r />

  <r />

  王连心中苦笑道,一主簿而已,丞相你知不知道自主簿之位空缺后有多少人惦记着,其中不乏名重一时之辈,要是彼辈知道这个位子被近日才声名鹊起的杨清所取得,不知道会不会惹出非议啊?<r />

  <r />

  王连脸上露出的苦笑被诸葛亮看到,他自然明白王连的顾虑,道:“至于出身,昔日追随先帝的忠贞之士有很多也是出身寒微,亮家道中落也不过是南阳一村夫,就连先帝也是起自微末之间。只要是德才兼备之人,我大汉绝不会拘泥于出身,任人唯贤实乃先帝创业以来始终遵循的用人之道。杨明之才智卓绝,假以时日必可担起重任、为国分忧,岂可因门第出身而薄之。”王连见诸葛亮如此说道,也不再多言,毕竟相府中的官吏归根到底都是丞相的属吏,诸葛亮自可一言而定。<r />

  <r />

  王连见人事已定,忽的想起一事,道:“丞相,说到人事任免,我还是觉得自己如今年老体衰,丞相府的事已经耗去了我大部分精力,盐府那边实在顾不上了,先前的提议不知丞相钧意如何?”<r />

  <r />

  刘备安定益州后,在诸葛亮、刘巴的建议下设置了司盐校尉一职掌管盐铁生产,王连乃首任司盐校尉并任职到现在,后来他迁为蜀郡太守、兴业将军后依然领盐府如故。今年领丞相长史后,司盐校尉一职仍然兼在他身上。王连任职期间,官府大获盐铁之利,国家用度也多从其中受益。不过他任丞相长史后,已然是位高权重,再加上确实精力顾不上盐府那边,因此多次向诸葛亮请求卸去司盐校尉一职,只是诸葛亮一直未同意。<r />

  <r />

  今日他见又谈到官员任免,索性就再次提了出来。诸葛亮也明白王连的难处,只是司盐校尉一职颇为重要,盐铁两项更是事关国用,故而不得不慎重。至于王连推荐的接任人选盐府属官典曹都尉岑述,他这两个月也在详细考察,目前看来这个岑述倒也算个干吏,这些时日代替王连掌管盐府倒也令他满意。<r />

  <r />

  诸葛亮想到此,心中一动,笑道:“也罢,这两个月岑述掌管盐府倒也有条不紊,过几日文仪公就将司盐校尉一职交给他吧。”王连见诸葛亮终于同意,赶紧拜谢,两人又聊了些国事,王连见夜已深就告辞而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