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婶是我们未家村以前住窑洞时期的老村长的夫人。
说起来,未羊家还欠王大婶一个大人情,换句话又说,王大婶就是未羊家的大恩人。
前不久,未家村大搬迁的时候,未羊家没有买新地基的一分钱。那个时候,村子里有个规定,就是说,购买新地基的人口较多,于是村委会为了群众的利益,为了公平公正,就制定了一个‘先来后到’的老规矩。
当时有钱的人家抢先购买了位置和环境都顶好的地基,在上面盖上了新砖瓦房。
相反的,没有钱的人家,就只能眼巴巴看着有钱人一块一块,挑挑选选,最后把所剩无多的地基抢光。
后来才有钱的人,也就只能选择位置和环境都很差的地基了。
未羊家就属于这后来才有钱的人。
那时,未羊家几乎穷的叮当响,没有一分钱来购买这新地基。
即使前些年,未羊父亲靠着养猪赚了点小钱,可是,为了给未羊看耳聋病,那时就基本上花的净光了。
那时在医院里,未羊光打一针叫不上名字的激素针,就花去了未羊父亲辛辛苦苦养殖的一头猪的钱。
而且,那时,在一个半个月的时间不到,未羊父亲辛辛苦苦养殖的二十几头肥猪的钱,哗啦一下就没了,那时,他们一家人穷的就只剩下吃土份了。
对在医院打治疗针,往往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而对未羊父亲,却是整整一年时间。
后来,胡慧兰为此也是背了一屁股的债,几乎把娘家人得罪完了。
谁知,偏偏在这困难时期,社会的,不,未家村的发展,却并没有停下来等他们一家子,而是,不声不响地创造出了一块又一块的新宅地基,叫人们在上面盖新房子,催着人们享受新的生活。
没钱的人家,这个时候,搞不好,就还是只能住他们原始的落后的旧窑洞了。
那时,为了凑钱,胡慧兰简直是跪着向她的一些自家亲戚们借钱的,却始终没有一家人肯借一分钱给她。
没借一分钱给她,也就算了,可是,他们还跟她讲一些很难听的话来嘲笑她。
他们笑着说:
“新宅基地有什么好的,说不定还不如旧窑洞哩!你看看,你看看这些我们已经住了上百年的窑洞,多好啊,等我们一家一家搬上塬了后,一下子,就能腾出几十口窑洞,到时候,你挑着住,你看你自己,你想住哪个,就住哪个......”
胡慧兰听了这些话后,当时就气的牙齿痒痒的,这一下,就更加深了她想购买宅基地的欲望了。
因为她想:
如果不购买宅基地的话,我这一辈子恐怕就要住在这黑漆漆伸手不见五指的窑洞里了,而且,村里的人都搬到新房子里以后,我一家人住在这里,没有一个邻居,没有一个乡亲,方圆十里,都是高山深沟的,路途又不方便,这,这还叫人怎么生活呀?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现在一旦没有宅基地,那么,我的未羊娃儿长大以后,怎么办?难道也要让跟着我住在这黑漆漆的窑洞里吗?
未羊娃儿长大以后,看到他们的同龄人都一个个住着亮堂堂的新砖瓦房、平房,而自家却依旧是黑漆漆的旧窑洞,他会怎么想?
未羊娃儿如果知道,当初是因为我没有购买宅基地的话,岂不是要恨我一辈子吗?
......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王大婶帮了胡慧兰一把。
她在得知胡慧兰一家人的不幸遭遇,尤其是,她的一些嫡系亲戚们不仅不作为――借一点钱给她,还冷嘲热讽地笑话她时,同样是女人,她深感同情,竟一下把自己刚卖了猪的钱全部拿出来,借给了胡慧兰。
尽管,那时王大婶自家也端的遇到了困难。那段时期,未家村连续下了半个多月的阴雨,她家的屋墙被雨水泡塌了,也急需用钱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