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眼而过,不知不觉间距离一战结束已经过去七年的时间了。
一战中各国的军事科技发展的还是相当迅速的,甚至战后各国还有相应的军事技术研究组织,不断的更新着各国的武器装备。
澳大拉西亚最为出名的自然就是皇家科学院了。这个阿瑟亲自创办的,代表着澳大拉西亚科学界最高水平的组织,对澳大拉西亚各行业的进步来说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无论是之前的喷气式发动机和喷气式飞机,还是经过各项改进的农产品和农业技术,其中都有着皇家科学院的功劳。
就连矿产的开采和冶炼,石油的开采和提炼等等,都十分依赖来自皇家科学院的技术。
对于阿瑟来说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皇家科学院在火箭研究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这已经在准备第一次的火箭实际实验了。
人类在火箭方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对于登上天空的向往也从来没有断过。
目前澳大拉西亚在火箭方面的研究负责人是齐奥尔科夫斯基,一个大名鼎鼎的火箭探索方面的先驱。
而齐奥尔科夫斯基也有着一个大名鼎鼎的助手,那就是后来的欧洲火箭之父赫尔曼・奥伯特。
齐奥尔科夫斯基前往澳大拉西亚的过程已经介绍过,而赫尔曼・奥伯特前来澳大拉西亚的过程也算是相当坎坷了。
赫尔曼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特兰西瓦尼亚,但因为边界变更的原因,他的家乡被划分到罗马尼亚境内,但他却是德国人的后代。
赫尔曼从小就被各种各样的和杂志吸引,从而迷上了星际旅行。
值得一提的是,赫尔曼在大学学习的专业并不是火箭动力学,而是慕尼黑大学的医学。
在为奥匈帝国参加过战斗之后,赫尔曼中断了医学方面的研究,开始投入到宇宙航行的基础理论。
在这段时间内,赫尔曼阅读了所有他能找到的关于火箭和宇宙航行的著作,自然也理所当然的接触了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著作。
先后在慕尼黑大学,哥廷根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学习之后,赫尔曼认为自己在火箭设计方面的论文是极其优秀的,但却被海德堡大学以相当荒诞的理由直接拒绝。
大失所望的赫尔曼决定仿照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行为,前往对火箭动力学非常重视的澳大拉西亚进行相关的研究。
向澳大拉西亚国家大学投递了自己的论文之后,立刻就引起了国家大学火箭动力专业名誉院长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注意,这也让赫尔曼很轻松的就抵达了澳大拉西亚。
随后的故事就很简单了,赫曼和他的妻子玛蒂尔德・胡莫尔在澳大拉西亚开始了幸福的生活,他在火箭动力和设计方面的研究也很是顺利,并且很快就成了齐奥尔科夫斯基最优秀的助手。
目前澳大拉西亚所设计出来的火箭,其中就有着赫尔曼的功劳。
齐奥尔科夫斯基也在向阿瑟的汇报中亲切地把赫尔曼称为天才,甚至亲自向阿瑟为他请功。
目前的火箭自然和后世的那些火箭比不了,整体的构造还是很简单的,使用的燃料也只是经过进一步提纯的汽油。
澳大拉西亚第一枚试验性的火箭被命名为泰斯特-1。泰斯特其实就是英文test,意思就是测试。
之所以起名这么简单,也是为了不让其他国家注意。这样的用意就好比坦克名字水箱,只是一个代号用来代称。
作为皇家科学院研究了将近十年的科研结晶,泰斯特-1在先进程度方面还是要领先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的。
其实这也正常,这个时代的顶级的航天先驱全世界也就三个,澳大拉西亚就占走了两个,在火箭研发方面取得领先也就理所当然了。
为了表达对于皇家科学院的研究成果以及火箭的研究的重视,阿瑟选择亲自前往郊外观看泰斯特-1的实际测试,并且对所有科研人员进行鼓励和奖励。
泰斯特-1火箭全长8.3米,整枚火箭全重7.7吨。随着一声令下,这枚火箭的尾部喷射出灼热的火焰,随后急速飞驰向天空。
根据各方面数据的预估,泰斯特-1最大飞行高度高达11.2公里,最大飞行距离75.3公里,取得的成绩已经相当不俗。
这样的火箭自然无法和二战时期研发出的火箭相比,但时间相差将近20年,泰斯特火箭还有很长的改进时间。
阿瑟对于这样的预估数据还是比较满意的。最大飞行距离75.3公里也代表着如果将其改造成导弹,就会变成目前世界上攻击距离最远的单体武器。
澳大拉西亚的导弹领先世界各国十多年,这也代表着极有可能在二战中就研究出中程导弹,甚至还有用导弹搭载核弹头的希望。
再想想澳大拉西亚的军事基地,甚至可以遍布北欧(芬兰),中东(波斯湾领地),大洋洲(本土和附属岛屿),东南亚(菲律宾),中美洲(萨尔瓦多),能够打击的地区和国家多不胜数。
如果导弹研究的快一点,仅仅凭借在萨尔瓦多的军事基地,澳大拉西亚就可以威胁美国南部地区。
这也是制裁美国的最大手段。如果二战的美国真的选择了不同的战队,到时候搭载着核弹头的导弹就是制裁美国的最好方式,也是分裂美国的最有力的保障。
目前澳大拉西亚对于核武器的研究已经放快了进度,虽然不至于一下子就诞生核武器,但核理论相关的研究已经在逐步完善。
更重要的是,其中有大部分研究是严格保密的,这也代表着在核理论方面的研究澳大拉西亚占据着领先地位。
掌控了来自刚果的高纯度铀矿之后,其实世界各国研究核理论的步伐已经放缓了。
再加上被澳大拉西亚吸引走了相当一部分人才,世界各国研究核武器的进度能够赶上历史那般已经很不容易了,提前研究出来更是没有任何希望。
泰斯特-1火箭在真正的火箭研发上只能说迈出了第一步,但偏偏这第一步才是最重要的。
万事开头难这句话不是开玩笑的。任何事情,最开始的那一步十分艰巨,也决定着接下来的进度是否顺利。
澳大拉西亚在火箭研究方面自然不止泰斯特-1,最宝贵的还是那逐步完善的火箭设计和火箭动力方面的研究。
接下来对火箭进行改进,也要仰仗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正如同研究了十多年还没有任何实际性进展的核武器一样,在理论没有完成之前,想要设计出实物是很困难的。
阿瑟对于那些科研专家也很是大方,每人都分发了一张300澳元的支票。
这相当于普通人五年的工作收入了,而这笔奖励是火箭研究室所有工作人员的奖励,可谓是见者有份。
除了这笔奖励之外,还会根据每个人的贡献大小,对做出一些杰出贡献的人进行额外奖励。
就比如火箭研究方面功劳最大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和赫尔曼,他们每人都获得了一张1500澳元的支票,相应的奖励也会被记录下来,积攒够了就会换成爵位。
这也是澳大拉西亚军功授爵的好处之一。任何人做出任何贡献都能够获得功劳,功劳够了就会有相应的奖励,比如资金,土地和爵位等等。
每个人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不会被磨灭,也完全可以靠自己积攒下来的功劳,获得一个让人满意的爵位。
不过想要靠积攒功劳获得比较大的爵位还是很困难的。毕竟爵士的爵位不能被继承,这也代表着有很大一部分人和男爵爵位是无缘的。
就算获得了男爵爵位,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增长,成为伯爵,难度也丝毫不亚于在政坛获得成绩。
从澳大利亚公国开始算起,目前已经过去了24年的时间。24年才诞生了肯特前首相一个伯爵,也足以证明获得比较大的爵位的难度。
不过,相较于政坛那些人来说,最容易获得功劳的就是军人和科学家了。
但军人需要在战场上拼命,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可以获得大功劳的职位还得是科学家。
这也是阿瑟想要在澳大拉西亚营造的。只有科学家容易出人头地了,人们才会拼命的想要让自己和自己的子女成为科学家。
目前澳大拉西亚的贵族阶级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群是科学家,这也是澳大拉西亚人对于科研向往非常热烈的原因。
就比如这次做出杰出贡献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和赫尔曼,只要接下来火箭方面的改进比较顺利,他们每人获得一个爵位还是非常容易的。
再加上火箭改造成导弹方面的研究,以及用导弹创造出一些比较不错的战绩之后,甚至男爵和伯爵爵位也不是幻想。
只要能够获得相应的爵位,他们在澳大拉西亚的地位就不会低于那些官员,也会获得匹配自己爵位的相当一部分财富。
这也导致科研在澳大拉西亚受到热烈欢迎,特别是普通民众,对于投身科研的兴趣还是非常广泛的。
试想一下,一个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毕竟任何国家的普通人都很多,理论上普通人是不缺的。
但如果能够投身科研,就算没有什么大的贡献,混的比普通人强还是能做到的。
澳大拉西亚对待科研人员的待遇本来就比较好,再加上阿瑟时不时奖励给科研人员的各种资金,物资等等,让澳大拉西亚科研人员的收入远远领先于人均收入,也是整个澳大拉西亚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
32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