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结束后,毕加索以及他的经纪人卡恩韦勒高兴地与李谕见了面。
“竟然是位东方人。”毕加索说。
他的经纪人卡恩韦勒则恭维道:“您真是一位懂得艺术的大行家!”
李谕说:“我只是个外行。”
卡恩韦勒说:“您谦虚了,艺术欣赏力是与生俱来的。”
小路易给毕加索以及卡恩韦勒介绍道:“在两位眼前的就是当今科学界最璀璨的明星,来自神秘东方的李谕先生。”
“原来是您!真是令人诧异!”毕加索说,“还让我想起了年少时做不明白的数学题。”
李谕笑道:“科学与艺术一样都是伟大且无价的。”
“我喜欢这句话!”毕加索高兴道,“能不能邀请您共进晚餐?”
“当然可以。”李谕说。
毕加索和经纪人心情很好,订了一家高档餐厅。
李谕到达时,毕加索刚好带着自己的新女伴来到餐厅。
毕加索这辈子不知道和多少女人行过云雨之事,――真心无法计数,相对固定的情人都换了好多个,两只手数不过来。
后世关于毕加索生平的传记差不多一半篇幅都在讲他和各个女人之间的情感故事,看起来简直像种马。
――的确感觉非常不可思议,毕加索换情人就像换床单一样随意,二十世纪初的“海王”称号非毕加索莫属。
而如果问这么多女人中哪个是老毕的最爱,眼前这个叫做伊娃的女人恐怕是最大的可能。
而且……伊娃是老毕从朋友那里挖墙脚挖来的。
那位被戴绿帽的朋友好久才从痛苦之中解脱出来,然后在《巴黎生活报》上发表了一幅漫画,画中的毕加索把一条沉重的铁链锁在自己身上,而那位朋友在旁边幸灾乐祸地旁观。
不过此时伊娃已经染上较严重的肺结核,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另外,在和伊娃好的期间,毕加索还忙中抽空与一个俄国贵族的夫人勾搭了一阵子,同时产生了对俄国文化的喜爱。
毕加索对李谕说:“我曾见到过几幅中国画作,那种神秘的毛笔技法令我叹为观止。”
李谕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好的东西人人都觉得好。”
毕加索的经纪人卡恩韦勒商业嗅觉异常灵敏,突然说:“院士先生有没有兴趣再购置几幅毕加索先生的画作?”
李谕随口说:“如果对胃口,确实可以多买几幅。”
卡恩韦勒说:“餐后我就带先生去参观。”
他有心借此机会把毕加索的身价抬升上去。
反正毕加索不缺作品,他一生画了数万幅画。
而且不像十全老人乾隆作了几万首诗那样随便到有如白开水,毕加索的艺术造诣相当高,许多画作都价值不菲。
聊天中,毕加索听说李谕刚去参观了卢浮宫的《蒙娜丽莎》,于是说道:“两年前这幅画刚失窃时,我也被吓了一跳,以为被牵扯了进去。”
李谕纳闷道:“和你有什么关系?”
毕加索说:“失窃案发生后不久,一个人号称是他盗走了《蒙娜丽莎》,并且向报社编辑展示了他从卢浮宫盗出的一座伊比利亚小雕塑。恰好的是,我之前就从他手中买过两个从卢浮宫中盗出的雕塑。”
“原来从卢浮宫里这么容易就可以偷东西出来?听起来已经发生了好多次,”李谕接着问道,“你当时就知道这两座雕塑来自卢浮宫?”
毕加索摇了摇头:“我只知道它们来路不正,但并不知道是从卢浮宫中被盗出来的。更无法相信卖给我雕塑的那人竟然口口声声说是自己盗走了《蒙娜丽莎》,因为这幅画与随意放在仓库中的小雕塑不能相提并论。”
李谕说:“八成这个人只是想出名,想当‘盗圣’。”
毕加索说:“或许是这种心理,但他的话成功引起了警方关注,没多久,我就被他供了出来,好在事情不大,没有把我关进监狱。”
吃完饭,几人便来到了毕加索的住宅,里面堆满了颜料与画作。
李谕拿出照相机,问道:“我可以不可以拍几张照片?”
毕加索说:“随意。”
李谕拍了几张照片后,毕加索观察起了他的照相机,然后说:“现在的便携式照相机竟然已如此小巧?”
李谕把照相机递给他:“柯达公司最新的型号,可能用不了多久德国那边也有类似产品。”
毕加索把玩了一会儿照相机,说道:“8年前我从朋友那里得到了一台镜片裂开的箱式相机,比这个大了两倍以上。正是那台坏相机拍摄的照片给我灵感,创作了一幅连我自己都觉得风格新奇的画。”
李谕问:“哪幅画,能欣赏一下吗?”
毕加索带他来到一家陈列室,指着一幅巨幅画作说:“就是它。”
李谕认得这幅画,脱口而出:“《亚威农的少女》!”
这幅画是毕加索走向立体主义的第一步,意义非凡。
毕加索惊讶道:“院士先生竟知道这幅画?!当时它展出时,受到了不少非议,马蒂斯先生就曾经讥笑它‘只不过是不过一些小立方体而已’。”
野兽派代表画家马蒂斯只比毕加索大十几岁,正是他的这几句嘲弄,反而造就了“立体主义”这个名字。
马蒂斯这时候确实不喜欢立体主义,认为是对现代艺术极其野蛮的讽刺。
不过立体主义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亚威农少女》问世三年后,德国一位艺术商人兼银行家便举办了一次立体主义画展,取得了极大成功,立体主义收获了非常多的支持者。
李谕问:“这幅画出售吗?”
毕加索说:“如果先生喜欢,给出合适的价格,当然可以出售。”
李谕又问:“什么价格?”
毕加索的艺术经纪人卡恩韦勒思索片刻后举起两根手指说:“2万法郎。”
“成交。”
李谕根本没有犹豫。
毕加索与卡恩韦勒倒是也乐得以高价卖画,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好处不要太多。
毕加索不仅是个爱发情的“种马”,还是个工作狂人,能够持续不断输出优质画作,要是有良好的销售渠道,毕加索很快就能成为名利双收的顶级画家,对于任何一个画家来说都求之不得。
李谕随后又选了几幅常规一些的画作,放在后世也都是千万美元级别的。
此时毕加索的情人伊娃突然开始咳血,毕加索对伊娃很关心,向李谕连声道歉后便出门叫上出租车送她去医院。
就在伊娃住院期间,毕加索又又和一个美国来的模特好上了。――如果多了解毕加索的情史,这种事几乎可以做到见怪不怪。
李谕随之告辞,这趟收获堪称满满。
实话说李谕没什么收集艺术品的癖好,纯粹觉得洋人弄走中国太多好东西,自己得靠信息差多薅点羊毛,以后用处大大的。
――
离开毕加索的住处,李谕刚回到旅馆大厅就见到了一位等待在此的老人。
“您终于回来了,李谕先生。本人古斯塔夫・埃菲尔。”对方说道。
“幸会幸会!”
李谕把他邀请到了酒店的一间会客室。
古斯塔夫・埃菲尔又说:“之前的风洞数据有没有起到帮助?”
李谕说:“很有帮助,这件事要多谢您。”
“不必着急感谢,”埃菲尔说,“现在为了保全埃菲尔铁塔,军方希望利用它进行无线电通信测试,这方面您是专家,所以特来请教。”
埃菲尔铁塔早在几年前就有很多人建议拆除,这座建筑猛一看确实和周边风格完全不一样,想拆除它的文化名流数不胜数,要不是军方拦着,可能早就当废铁卖掉。
李谕说:“无线电在高点的地方更能发挥作用,不管是广播还是信号截取,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三百米高的埃菲尔铁塔是个不错的选择。”
埃菲尔高兴道:“这样我就放心了。”
李谕问:“先生也不希望它被拆除?”
埃菲尔说:“每个作品都像我的孩子,眼睁睁看着它被拆掉的感觉肯定不好。”
“我明白您的心情。”李谕说,然后又问起了风洞相关的事情。
埃菲尔打包票道:“后续详细的数据我会整理好一份再送给先生。”
李谕说:“这次真的多谢了!”
晚上李谕请埃菲尔用餐时,他又叫来了另一个老者――加利埃尼。
这位一战初期指挥法军赢得关键的马恩河战役胜利的老将军,其实已经准备退休,趁着现在仍在职赶紧发挥一点光与热。
“李谕先生,我们想要采购一批高功率无线电设备,”加利埃尼说,“这件事想必我的朋友埃菲尔先生已经告诉了你。”
李谕说:“是的,将军,设备用常规的民用合同采购即可,至于贵方怎么用,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加利埃尼说:“先生果然是个聪明人。德国自恃拥有最好的技术,可我们也不会示弱,尤其不会让德国人的速胜计划得逞。”
李谕心想,原来你们啥都知道。
一战不是骤然打响,萨拉热窝只是个导火索而已,真实原因就是大家都想打,而且已经备战多年。
早在1906年,德军统帅施里芬就制定了施里芬计划,简单说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借道比利时,在六周之内攻克法国;趁着这段时间俄国无法集结兵力,消灭法国后再把大军调到东边。
这么做很好理解:因为德国的后勤供应不了两百万兵力长期作战,大军三个月就可以吃光政府全部预算,六个月打光所有的战略储备。
因此闪电战是德国唯一的出路。
不过各位更要关注的是,施里芬计划在欧洲不是秘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
德国的最大敌人法国早就有所提防。
自从1871年普法战争耻辱性地割让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后,法国就失去了孚日山脉这道天然屏障,不得不斥巨资修建混凝土防线,包括四座坚固的要塞:贝尔福、厄比纳尔、图勒和凡尔登。
但就像后来二战的马其诺防线一样,意义不是抵挡德军,而是逼着德国绕行北边。
德法边境的北部是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三个低地国家,它们对英国的战略地位很重要,一直被英国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动这三国就是动英国。
所以法国就是放着这条路让德国走,从而逼得英国下场。
当然比利时也不傻,不能任由别人把自己当牺牲品,于是也修了坚固的要塞,比如著名的列日要塞。
李谕随口提醒道:“将军是否考虑购置各种无线电设备,不仅仅我这一家的。”
加利埃尼说:“自然如此,我们会购进市面上所有型号的无线电设备,包括德国的产品。”
只能说加利埃尼还是有先见之明的。
历史上确实如此,一战时期法军在通信领域有一点小小的优势。
不过这点优势不足以改变法军在理念上的巨大劣势。
法军的战术理念之落后得令人发指,竟然认为精神的作用超过装备,对战争起决定性作用。
由于对拿破仑的崇拜,法军保留了大量旧时代的战争传统,比如颜色鲜艳的红蓝制服、军乐队、冷兵器化的骑兵,还有密集冲锋。
唯独没有考虑重机枪和火炮的作用,简直就是送死战术。
而大量出现的伤员导致法军不断征兵,在短短几年中就葬送了一代青年。
加利埃尼倒是挺喜欢新鲜事物,甚至还组建了由600辆出租车组成的运输队,负责往前线拉人。
但法军的高层不是很统一,加利埃尼曾经与霞飞竞争法军总司令,不过由于年老多病,加利埃尼输给了霞飞。
一战打响,加利埃尼被重新启用时,他与霞飞仍旧有非常多的矛盾。
李谕反正不掺和军政上的事,他们要买就买,自己只当作民用商品售卖。而且以一战的情况看,技术上的一点优势不会形成决定性的胜势。
德国的技术确实强,但法国英国也没弱太多,而且英国还能利用海军优势封锁德国的进出口,相比较而言,协约国的胜面不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