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考古大玩家最新章节!第二天早上,考古大队伍再次浩浩荡荡奔赴村后的小山上,刘行、赵通H县文管所的陈舟三人走在最前面。
后面是两个学校的实习学生,以及文管所的两名工作人员和四个雇佣村民。
两个学校的学生自然是各自组队走在一起,但由于顾为西的存在,本来泾渭分明的几个队伍却逐渐混合,两校之间的男女生边走边交流。
而且让杨羧大惑不解的是,这二十几名同学的聊天话题显然被顾为西掌控。
似乎谈什么,他都是众人关注的中心。
谈体育,他头头是道,足球,乒乓球,F1赛车,500CC摩托车大奖赛,甚至围棋、国际象棋和流行音乐。
他能说出大家闻所未闻的新鲜名词和趣味性。
如果这些杂识源于顾为西爱好广泛,那么当杨羧内心不快有意“砸场子”似的谈起了“怎么观察陶器”的话题后,本以为顾为西这下该“老实”了吧。
顾为西的确“老实”的闭上嘴巴。
不过杨羧根本没打算放过他,笑着问:“顾为西同学,你们学校还没教过你们如何做陶器、陶片标本卡吧,当然,怎么观察陶器就更没学过……”
李家驹实在看不过去,他替顾为西出头道:“杨羧同学,你说的这些知识都是二年级下学期的课程吧,难道你们刚上大二就懂?”
杨羧晒然笑道:“不好意思,文保学院的学弟,我们西大考古系大一下学期就教授了这几个科目。”
杨羧的话和他话里暗含的意思,即使是西大的同学都觉得有些过分,明显是取笑“文保学院”只是个普通大专嘛。
就是苏岩亦不可察的微微皱眉头。
这几天和顾为西关系处得特别好的段桂花则替顾为西打抱不平,“杨羧,要是北大考古系有同学在这里,你还会说这样的话?”
杨羧脸色一变,西大虽然是211,但北大和吉大既是211又是985工程之列,特别是在考古人文历史类,北大和吉大排名前二。而当初杨羧报考北大和吉大失败,最后调剂到了西大。
可以说,段桂花这句话很打脸。
杨羧稍微冷静后,佯笑说:“我只是教教友校的同学们,毕竟,大家都在一起实习,功课成绩都是要分担的……”
听起来这句话没什么问题,但他的画外音却另有含义,暗指文保学院拖了西大的后腿。
顾为西的涵养很好,一直都洒脱的笑,一个有着四十多数的大叔心理的他,又怎么会和一个不成熟的二十少年置气?
但听到这句话,他顿时收敛微笑,耸耸肩,目光直视杨羧,“好吧,我代表文保学院的同学来回答师兄的提问。”
杨羧微愣。
西大的同学和文保学院的同学都有些惊讶。
特别是李家驹和周薇,都用焦急的目光盯视着顾为西,意思是不懂就不懂,勉强出头,不是正中杨羧下怀?
“观察器物方面,以陶器为例,认识一件陶制品一般要从六个要素入手,即陶系、器类、装饰、形状、制法、用途,作全面考察。陶系:包括陶质和陶色,陶质主要指胎土成分。除了看器表,还要看断面。陶质从制作工艺上大体可分为‘泥质陶、夹砂陶、天然陶’三大类。器类:对完整器物而言,需要确定该器物是否已知的简器种……”
听着顾为西随口拈来。西大的同学小有惊讶,即使文保学院没有教授这个科目,但也不排除顾为西平时有所涉猎。
文保学院的同学则非常吃惊。顾为西这几天的变化,他们都已经开始不适应了。
但令他更惊讶的还在后面。
就当杨羧脸色尴尬之际,顾为西淡然一笑,“担心我们学院拖了后腿,则大可不必。说到探方发掘,什么叫生土、熟土、叠压、打破、间歇层、倒装层?什么是遗址中的文化层?文化层堆积层次中的时间关系?遗迹和遗迹的形成以及堆积层和地层面的联系?横向发掘和垂直发掘有何利弊?地层学如何确定堆积层……”
众同学目瞪口呆。就连苏岩的双眸中也异彩连连。
“哦哦,我说得太粗浅了,来点有营养的?”然后顾为西“语不惊人死不休”,语气犀利直视杨羧,“你是否了解基塞金字塔和天狼星星系的关系?地球两极和星座的关系?还有风水学说中的‘三元三运,天地结合,河洛八卦,九星穴法,气象天时,天文地理,五行算术……’”
杨羧神情百变,一副骇然之色。
“哈哈!我也就耍耍嘴皮子,大家别当真……”顾为西甩甩胳膊,大踏步走向帐篷,“同学们,该劳动了。”
一群文保学院的同学醒过神来,纷纷向顾为西追去。
连西大的同学也不例外,纷纷跟上,帐篷里各领工具的同时,七嘴八舌的向顾为西发问。
杨羧站在原地,陡然间,他从西大考古系的骄子,同学中最有影响力的人,仿佛被众生遗弃。
苏岩一直强迫自己不看这个小男生。但是,她的脑子里却在琢磨着他。这大概也是一直流传历史学女生追不得的原因――因为她们总在研究过去,满脑子都是古往今来的阴谋诡计,你算得过她们?
就她的观察,顾为西年轻而老成,朝气又深邃,天真却练达……他能一天内认识工地上所有的人,西大的,文管所的,甚至大部分村民,而且,他还记得全部人的名字。
不论老少,何种话题,他都能热络地交流,而且还能得到他们的热烈回应。包括她的闺蜜端段桂花,不到两天,就成为他最坚定的捍卫者?
说来也怪,形形色色的人都能和这小男生聊得来。
她甚至不得不承认,这个小男生好像有一种奇妙的魅力,只要他愿意,总能得到别人的友谊。
就像工地上雇的两个厨子,两个三四十岁的大妈。每当顾为西去打菜饭时,丝毫不用像别的同学那样套近乎说好话,他碗里的荤菜分量总能比别人多好多。
她非常好奇,这么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这份到哪儿都能交到朋友,和什么类型层面的人都能说上话,和谁都游刃自如的本事是怎么练就的。
这也是苏岩不得不服气的地方。
…………
…………
这一天的T3号探访工地,杨羧再也没有对顾为西“指手画脚”过,他沉闷地低头干活,几乎没有休息过。
探方“负责人”都如此卖力,文保学院的同学更是不敢偷懒。
因此,这一天,T3探方工地的进度最快,早上开工时探方平均深度不超过25cm,至收工时已达到60cm。
而且,他们在表层中刮出硬土区轮廓。赵通教授判断可能是近现代的活动面。
于是,在对硬土区画出草图后,保留硬土区,在其它区域取土,揭露出一层灰土。
实习学生终于兴奋了一把。
两天工作下来,一个个都累成野狗,但总算看到了希望。
只有顾为西心里清楚,发现的灰土层并非下一地层,而是表层到过渡层,属于扰土层。扰土层的意思就是说,经过两三千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这里的土已经被多次的翻动扰乱过。
真正挖掘到墓地应该到七米深,按目前挖掘的进度,快则十天,慢则十二三天。到了第四天第五天,应该是同学们体力的极限期,这两天,好比田径竞走运动员人体生理极限能力与心理极限能力达到顶峰一样。运动员在赛道上孤独前行,全然无心路边的美景,颇有一种“死亡行军”的感觉。国内之所以后来参加这个项目训练的人越来越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太苦了”。
田野考古也一样,许多实习生如果熬过这一关,也许还会继续留在这个项目里,但更多的学生会因此打退堂鼓。因为田野考古属于那种想着美,看着也美,干着却苦不堪言的工作。哪怕后来雇佣大量民工,但关键地段层,却还是需要技术能力支撑的。
顾为西之所以没有提前揭秘“周天子墓”近在咫尺,说出来他们挖掘的只是“隐墓”。
他当然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文保学院的同学实习机会来之不易,不管地下有无大墓,但墓地是有的,该锻炼的都能锻炼到。也许,真到了发掘“周天子墓”时,许多国内考古大腕和重要文物部门,都会抢着上工地(出头露脸的大好机会嘛),哪怕是挖土,也许只会考虑有经验的技术民工,哪会轮到文保学院的实习同学?
二来,他还在等待一个最好契机。反正他知道,这个墓不挖穿,刘行赵通两人是绝不会罢手的。
…………
…………
第四天,文保学院白富蕴,周雅琼,冯波三人病倒。西大也有两名学生请了病假。
也就是在当天,T4探方发现了破碎的土瓦片、陶片数件,经在场的刘行教授确定为西周时期的物品。
而顾为西所在的T3探方已经出现了黏土层。
第五天,许多同学喊累,说是不想活了。这时候,大家最盼望的就是下雨。到了晚上,再没有人打牌,也没有人有余力荒野夜游。
第六天,探方内的土经过日晒、人踩,变得极硬,更加难以发掘。
工地上“叫苦连天”。
第七天,余德保“家中出事”,请假返程。
第八天,苏岩所在的T2号探方发掘出灰坑,其中发现成块黄土,而且夹杂有沙粒,但是灰坑内的土壤为黑色。疑为灰坑到底,或灰坑出现分层,刘行赵通陈舟三人组进行探测研究,下达继续发掘的命令。
第九天,四个探方中都出现了零散的陶片、瓦片。
于是一部分同学继续挖掘,一部分同学拍照记录,把瓦片陶片装袋,按地层编号好。统称为陶片袋或瓦片袋。这些陶瓦片袋要统一运回住处,在晴天刷洗、晾晒、编号、分类、整理,以便对各地层或遗迹作研究之用。
明天,大概应该能掘到木炭,发现青铜钱币,下午应该能看到棺椁。
而这个下午,应该是刘行赵通和两校师生最失望的时刻,所有人将被崩溃席卷。
是时候了!顾为西站直身体,朝一百米外的一处平谷望去。那里,将是举世震惊的“周天子墓葬”所在地。
而他,作为发现者,将一举成名。看清爽的小说就到【顶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