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诚有些吃惊,现在玩的这么专业?
“你跟着花姐混,这种事肯定不用操心。”王天笑道:“你们公司肯定有专门团队负责剧本,否则累死演员也看不完。”
“我有朋友专门吃这路,0-20%抽成是常态,编剧经纪公司和编剧公司还不样,据我所知国内做这项业务的公司可能不超过20家,专门做编剧经纪和剧本交易的不超过5家。”
“而具备定写作能力的编剧至少有几千人,尤其对于新入行的编剧,经纪公司无疑能解决资源和圈子的匮乏问题,跟新艺人入行差不多。”
“那些知名大编剧更是需要经纪人,不是所有人都有野心想开公司,编剧是创作人才,整天都宅在家里,商务交给经纪人完善。遇见压箱底的剧本想要售出,或者活多做不过来时,有人帮忙去整合资源,甚至分包下去找抢手,你懂得。”
丁诚很感兴趣,追问道:“个经纪能带几个编剧?”
“我朋友手下有七个,包括王鹏在内的资深老鸟,再多就忙不过来了。”
“刚开始在别的城市,发现这个商机后来京城,几个朋友成立公司,4年算是最早的批创业者,现在混的风生水起。”
“他们团队内部资源也是共享的,旦拿到项目会把需求发给所有经纪人,让每个人推荐合适编剧,以提高推荐成功几率。”
“每周开会交流工作进展,经纪人要向同事们介绍自己签约的新编剧,最擅长写什么类型的本子,让大家心里都有数,这样出去谈项目的时候,自己手里若没有合适的,还可以推荐其他同事的签约编剧。”
“今年他们公司签约编剧超过200位,服务编剧30多个,代理原创项目超过00个。”
见丁诚吃惊的表情,继续道:“全约编剧公司抽取分成基本上在0-20%,根据他的知名度浮动。”
“半约编剧只需要匹配项目,全约编剧就得深度带。不同阶段的编剧往往需求也千差万别。有的希望接更多活,赚更多钱,有的坚决不接定制只接原创。”
“成熟编剧很多项目可能就不接,只做他感兴趣的,年轻编剧需要更多成长机会,就没有那么挑。”
“这几年不只是演员片酬,连编剧都路飞起,小有名气的卫视剧作品编剧,每集十几万轻轻松松。对编剧经纪公司而言,不太愿意接的是大项目,最顶级的大剧本也就是0万集,通常2-5万,20%佣金毛毛雨。”
王天喝口茶,分析道:“你也知道原创剧本在圈里不好出手,尤其是编剧不太出名的时候,金主喜欢直接砸钱买经过市场认证的所谓大IP,随便改改,找几个流量就能立项。”
“我经常给他们聊天,按照他们的说法,在剧本类型上,除了喜剧和动作、战争题材相对好卖之外,其实并没有特定题材能够长期受到青睐,市场往往容易跟风。”
“很多时候遇见什么题材都先屯着,投资方要什么都有。听说最近要卫视电视剧的少,大去年很好,今年也不行。剧越来越吃香,大家都开始往里砸钱。”
“现在他们几个公司凑在起准备干大事,个是建立编剧经纪体系,做国内最大的编剧信息库,把所有人才打尽。另个是确立剧本交易模式,成熟行业化运营。”
“编剧经纪人负责签约编剧,为其找委托创作项目;剧本经纪人更像是前期制片或者项目总策划,需要对剧本进行筛选、评估和包装,比如设计概念海报,做项目策划书,进行市场和预算分析,然后精准推送给各渠道。”
“因为影视行业的链条是断点式,光提供剧本是不太容易成项目。比如和导演洽谈,他们甚至可以提供50个投资公司,20个制片人,可以粘合资源,帮你解决码盘子的问题。”
“去年策划部奇幻剧,编剧是大学在校生,但剧本题材和概念很好。于是他找到家影视公司,提供策划方案,推荐导演,甚至帮忙接洽播出平台。”
“现金和0%的股权回报,除去付给编剧的稿酬,光个项目净赚百万。通过经纪人的运作,剧本孵化的成本可以由上百万降低到十几万,当然也很考验经纪人对项目的判断以及运营能力。”
“现在听说更高级的玩法叫反向孵化IP,为什么原创剧本比IP难卖,其个原因就是IP有数据有粉丝,而原创剧本没有粉丝量。但实际上IP的转化率是很低的,很多时候花200万买来个IP版权,还得再花200万让编剧去改。”
“结果他们想出种新的剧本包装手段,如果原创剧本质量不错,编剧经纪公司会与出版社合作,为剧本找写手编写成书,并进行类似畅销书的包装运作。”
“剧本+IP版权+粉丝数据的打包,甚至还会配套给你市场分析师、剧本医生、策划等等服务,这种全案型服务不仅能让原创剧本更好卖,而且能让经纪公司和编剧收获更多利润分成。”
“过去编剧只能是委托创作,作品是影视公司的,只有署名权归编剧。现在委托创作慢慢变成著作权转让,就像现在的IP样,编剧是授权的甲方,越来越牛逼喽!”
“当然天上不会掉馅饼,剧本经纪因为后期运作复杂,抽成比例更高,有保底模式,也有三七或者四六分成模式,最高可能会分成50%。”
丁诚点点头,专业就值这个价,没想到市场已经细分到如此地步?
“前段时间去参加某个会议,用大数据分析超过70%的剧有两个以上编剧署名,平均署名人数是3.3个。而在电视剧编剧团队集体创作的占据47.5%,大项目团队有20%还有总编剧这职位?”
“尤其是剧,流量增长非常快,几年前0亿还算有门槛,今年破百亿也不是什么特别稀奇的事情,号称进入什么生3.0?”
“随着单部播放量的不断飙升,剧数量却在不断缩减,全面精品化已经具备和电视台分庭抗礼的实力。对大IP和大明星的需求被削弱,分众的状态特别明显,最重要的竞争变成原创力。”
“企鹅娱乐副总监甚至说,每年至少300部剧的体量,整个市场对编剧的饥渴程度比明星还要严重!”
这点丁诚深以为然,毕竟好演员使点劲能找到,好剧本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