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吵不过老娘,又害怕再说下去透露更多,被林家知道,她很没脸,干脆直接起身,扔下一句话就跑了。
“爹娘,我先回去,以后得闲再来啊。”
王老太气得抓了一把,还要撵出去骂,却被王老爷子拦住了。
“别追了”
“老爷,就这么让她走了,还没问出林家铺子”
“不着急,只要燕儿还在铺子,就有用到她的时候。这个时候问多了,打草惊蛇,兴许反倒坏了事。”
“林大河这个狼心狗肺的,到底哪里寻来的点心方子我可不信是林家那个小丫头拿出来的,一个五岁的娃子,谁信啊”
王老爷子却是没有接话,手里端着茶碗,半眯的小眼精光闪烁。
这段时日,林大河自立门户开了点心铺子,如此红火,按理说也同王家没有什么干系。但不知道为何,自从他离开布庄,布庄生意就有些下滑。偶尔遇到老友之类,说笑起来,人家话里话外说起林家铺子的生意,再看他的眼神里就都带了些嘲笑意味。
这让他恼火之极,原本还想等林大河碰的满头包,再回来求他,哪里想到他倒蹦跶的欢实。
这可不成,总要敲打他一顿,再把他拉回来为王家卖命才好
不说王家老两口如何算计,只说中秋这日,林家铺子只买了一个上午,生意却足够媲美开业那日,毕竟晚上家家户户要赏月,富贵人家不差银钱,采买一些小食和新奇点心,哄哄孩子们,图个热闹,长辈看着也舒心。
林家众人坐了马车,带了采买的一些吃食用物,早早回家去了。
这马车是前几日老爷子亲自去牛马市买的,含山关戍守边军淘汰下来的军马,过了壮年的时期,要它日跑五百夜奔三百,肯定不成,但拉个马车进出城里城外是足够用了。
最主要的是价格便宜,不过是十两银子就买下来了。配上林大江特意打制的轻快小马车,一家人以后就不必被慢性子的老牛急个半死,也不必总给街边车夫送生意了。
中秋团圆节,是除了春节和端午之外,百姓们最重视的一个节日了。
实在是因为它在秋初,丰收的时节。庆贺了团圆,也连带庆贺了丰收。
所以,即便田里还忙着,农人们也没有贪黑,同样早早回了家。
男人们洗漱干净,凑到一处说说收成,妇人们则忙的团团转,恨不得把有限的几样菜蔬和少少的一条肉,变出一桌儿丰盛的大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解不开的难题。
冯氏妯娌几个今年却是不再为难,家里铺子生意好的红透半边天,赚的银钱足够买了酒肉置办丰盛的饭菜。偏偏婆婆从耳房里拿出了满满两筐的鸡鱼肉蛋,还有一筐各色果子,连银子都省了
如今只怕她们手艺不到家,根本不怕缺东西。
这样团聚的时候,没有哪个不开眼的邻居亲戚会上门走动。
所以董氏做主把两张桌子放到了院子,娇娇早在昨晚就列好了菜单,今日过午就同老娘和婶子们泡在了灶间。
她这短手短脚的肉球,根本不会被允许靠近灶台,于是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现场指挥。
冯氏和刘氏这段时日都习惯被指挥了,周心秀也是心灵手巧。月上中天时候,林家院子里挂上大红灯笼,丰盛的酒菜也端了上去。
照旧是两桌儿分开坐,男人们开了一坛子好酒,就着满桌儿的糖醋鱼,孜然羊肉,宫爆鸡丁儿等等平日见不到的好菜,大陶碗里的酒是倒一碗又一碗。
女人们带了孩子,趁热吃饱,就笑着说起了闲话儿。东家长西家短,倒也热闹。
娇娇跟着爷爷身边吃个半饱,又被老娘抱去另一桌儿,这个哥哥给她夹一块去了刺的鱼肉,那个塞来一根鸡腿儿,撑得她肚子溜圆。
于是等酒桌撤下,换了茶水点心和果子上来,她就趴在奶奶怀里一边听家里人说话一边打瞌睡。
前世的中秋,她几乎都是自己过的。因为自己打工赚学费,勉强够生活而已,回家的车票不算贵,可她也承受不起。通常这时候,她都是买块月饼,自己找个高处啃一啃,吹吹秋风,看看月亮就算了。
这一世,她最幸运的不是有了空间小世界,而是家人对她的爱。纯粹的,不掺杂任何功利的,浓得要把人融化的温暖
林保坐在一边,眼见妹妹闭着眼睛,长而浓密的睫毛被月光照着在眼下投射出一小片阴影,于是就抬手脱了外衫,悄悄搭在了妹妹身上。
倒是林华笑嘻嘻凑过来,被他一把拦了,低声道,“娇娇睡了。”
“啊,这么快就睡了我还想告诉她一件大好事呢,她听了一定高兴。”
娇娇迷迷糊糊听到这话,就揉了眼睛望过去,然后挣扎出奶奶的怀抱,抱了林华的脖子。
林华同大哥呲了呲牙,麻利的抱着妹妹跑去廊檐下了。那里,除了林保林平林荣三个哥哥,其余小子都聚在一起了。
娇娇被放在棉垫子上,身边围了哥哥,真是一点儿秋风都透不进来。
“娇娇,那天推你跌倒的臭小子,我找到了。”
“真的”娇娇不等问,林仁林义和林护却是差点儿跳起来。林家小子以保护妹妹为天职,那日他们忙的欢喜,一时没照顾到,妹妹吃了大亏,这事儿让他们懊恼了多少日。如今找到罪魁祸首,真是恨不得立刻进城把那小子狠揍一顿。
林华得意的晃着脑袋,“你们都别惦记了,我已经结结实实揍了他一顿,打的他是哭爹喊娘,还尿裤子了,真是没出息。”
几个小子听得是痛快又遗憾,扯了哥哥赶紧追问前后经过。
原来,林华这些日子去铺子帮忙,一来是喜欢做生意,二来也是找出欺负妹妹的小子。所以,他只要得了空闲就去街边转悠。
当初娇娇摔倒的位置后面,只有两家铺子,一家杂货铺,一家书画铺子。他特意进了铺子打探,书画铺子的掌柜很年轻,没有家室跟在身边。倒是那杂货铺是个老掌柜,家里有个小孙子。
他于是就常盯在杂货铺门口,就是忙起来必须回点心铺子,也会给街边的小乞丐一枚铜钱,协助他盯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