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建学堂的消息
京城里追着他跑、企图制造偶遇的贵女不在少数,对于这种送上门、追上门来的行为,赵玄懿早已看腻反感透了。
“以后她要是再来,命徐大夫直接赶人。”
“是,爷!”阿随连忙答应。
纪青青也有些无语,没想到一向来自诩清高端庄的大堂姐竟然也会做出倒追男人这种事来,矜持呢?节操呢?全掉光了?
“她倒是挺有眼光的!”纪青青打趣一笑。
赵玄懿看了她一眼,笑容讨好:“有眼光的不止她一个,爷只属于青儿!”
纪青青脸一红,嗔了他一眼,赵玄懿呵呵的笑,温柔似水。
阿随把头低低的垂下,辣眼睛......
能不能考虑考虑还有他这个外人在?能不能稍微讲究一下下呢?
抬眼看见阿随,赵玄懿顿时皱了皱眉,颇有些不悦道:“你怎么还杵在这?怎么还不走?”
“啊?啊!是、是,奴才告退!”阿随那叫一个郁闷,是他死赖着不走吗?主子您没发话,怎么敢走啊!
却又变成是他的不是了,偏偏他还不敢顶嘴。
纪青青指了指一旁的食盒,笑道:“这里头有些吃的是给你们的,你带下去吧!”
阿随顿时大喜,忙陪笑上前:“谢纪姑娘!”喜滋滋的捧着食盒出去了。
纪姑娘的手艺那可不是一般的好,能尝到她亲手做的东西,那是多大的福气啊!
这种好事儿,是有一回少一回了,以后还有没有都难说呢。
赵玄懿有些郁闷,道:“不用太惯着他们,以后不必准备他们的份了!”
纪青青莞尔一笑:“不过是顺手罢了,这你也吃醋呀?”
赵玄懿:“......”他能说是的吗?
两人乘车出门,直奔纪家村,纪玉珍离开鹤堂医馆的时候,却是一肚子的气。
尤其一想到阿随对她的态度那么恶劣,后来那态度更是,几乎没把她当成贼来审,而对纪青青那死丫头,却十分和气客气,几乎可以说是恭敬了——凭什么呀?
那死丫头有什么好?不就是长了一张狐媚子脸吗?所以是个男人便对她客气几分?真是不要脸!
一时又担心赵公子会不会看见了纪青青、会不会也被纪青青那狐媚子给迷住......
纪玉珍越想心里越放不下,脚步一转,直接来到庆余包子铺了。
她来的时候已经过了最忙碌的那个时间段,虽然还有不少客人陆陆续续的来买包子,但已经不像之前那样要排长长的队了。
纪玉珍皱了皱眉,自然不会排队,直接上前,隔着窗口问在卖包子的唐氏:“青青在不在?”
纪玉珍来的时候唐氏是见过的,此刻见她不由一愣。
下意识朝她身后看去。
没见有纪家大房其他人,唐氏更疑惑了。
便道:“二小姐不在,二小姐已经回村里去了。”
“当真?”纪玉珍一愣,挑了挑眉。
唐氏笑道:“我怎么敢撒谎呢?二小姐刚离开一会儿。”
纪玉珍料想唐氏也不敢骗自己,想了想,跟唐氏又没有什么可说的,便转身离开了。
回到家里,罗氏忙上前关切道:“你怎么去了那么久呀?咦,不是买药去了吗?药呢?”
纪玉珍一愣,这才想起买的药之前随手搁在柜台上,走的时候早就忘记了。
当下纪玉珍便道:“我没什么事了,就没买药。倒是碰见了纪青青,气都被她气饱了!”
“她又想干什么!”罗氏顿时恼怒起来,“三房那些人就这么阴魂不散吗!”
纪玉珠根本不管发生了什么,反正都是三房的错,也跟着骂了起来。
纪玉珍心里这才好受了一些。
然而这一段心思也不好意思跟谁说,即便是对罗氏,一时半会的她也说不出口,心里那叫一个纠结郁闷,精神也恹恹起来。
再说赵玄懿送了纪青青回到纪家村,因为要赶去马场,只在纪家做了一会儿,喝了杯茶便走了。
临别前两人少不了又依依不舍的,当着薛氏、纪明和,也不好多说什么。
赵玄懿很想像昨天那样霸气侧漏、不由分说拉她竟房间单独说话去,可当着人家父母,到底没好意思。
千言万语、无数的动手动脚以及想要拥抱亲吻的欲望最后化成一句话:“等过一阵爷再来看你。”
“嗯,”纪青青也有些不好意思,笑道:“别耽搁你正事了,你快走吧!”
这人,眼睛直勾勾的,还想着什么呢!回村一路上,他还没亲够啊......
赵玄懿一笑,与纪明和、薛氏告辞,薛氏等送了送,看他主仆上马车离去。
薛氏回头看自家闺女,有些想笑,叹了一声。
纪青青本来在望着赵玄懿的马车的,听见这一声叹息微微心虚,转脸过来:“娘!”
薛氏一笑,揽着她道:“咱进屋!”
午饭的时候,纪同信没有回来,纪青青便问了一句。
薛氏笑道:“跟你同向大哥去看地整得怎么样了!说了中午不回来。”
纪青青笑道:“说起来我也想去看看呢,明天让二哥和同向大哥带我也看看去!”
若是从前,纪青青说这话,薛氏必定要说“你一个姑娘家去添什么乱!”现在显然是不会这么说了。
家里的事情,纪青青便是全部当家做主,他们所有人都不会有谁有半个字意见。
薛氏便笑道:“那你要小心些,在山上别摔着了!”
“我知道了,娘!”
傍晚纪同信回来,看起来颇为高兴的样子,显然茶场那边整理的应该是很不错的。
晚饭后,说起建学堂的事儿,纪青青说虞老先生答应题字了,一家人更加高兴。
这么一来,谁还敢往他们家找事?
就算是刻薄无比的纪老太太,恐怕也得掂量掂量了。
纪家三房要出钱为村里修建学堂的事情,昨天今天便传遍了村里。
听说以后上学堂不用交束脩,只要自己买笔墨纸砚,村民们都十分高兴。
不知多少人上家里来打听询问这事儿是不是真的,听薛氏和纪明和肯定的回答后,无不感激道谢。
好些人又十分慷慨的放下话,说是建学堂的时候会来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