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刘瑾奇思妙想充盈国库,饿殍遍野【求鲜花,求收藏】
终于聊到了内库,皇帝自己的小金库。
有一点儿皇帝朱厚照不甚明白,自己的小金库为什么要让刘瑾这个狗奴才掌握呢?不是应该交给自己最亲近的最信任的人吗?比如交给像夏琇这样贤慧徳淑的女子,她能乱花吗?
内库建立之初就是为了满足皇帝的私欲,同时在战时的关键时刻做为拯救皇室于水火的资金保障,所以它不能掌握在皇后或哪个嫔妃的手里,只能掌握在和皇帝真正穿一条裤子的亲信手里。不用的时候能越聚越多,用的时候能倾巢而尽,毫不犹豫。
在朱厚曌没有穿越之前,刘瑾就是那个和武宗皇帝穿一条裤子的亲信,是武宗皇帝肚子里的蛔虫,极善于揣摩武宗的心思,讨皇帝欢心。
这场朝会以夏儒慷慨让出自己的庆阳伯府解决难民的安顿问题而告终。
退了朝,朱厚照兴致勃勃地问刘瑾自己的小金库到底有多少钱?
“回皇上,内库的各种金银珠宝,玉器珐琅,折合黄金三百万两。”
“朕有这么多钱吗?”朱厚照显得有些兴奋。
“那是最初的内库存款,现在只剩下不到一百万两了?自皇上登基以来,这一年消耗极大。每项活动都是按照历史上的最高标准为皇上准备的。”
“冬节快要到了,豹房的暖宫就不要修了。让工部抓紧时间把庆阳伯府建起来,冬节前必须完成,把难民安顿好。内库资金必须保证内宫冬节的充分供应。”
“奴才领旨,皇上真是体恤爱民。”
“明日在太后的万寿宫,和皇后的坤宁宫再添置四个暖炉,务必确保宫室里温暖如春。”
“放心吧皇上,交给奴才您就放宽了心吧。”
原本刘建等阁臣准备借韩文奏报的国库空虚一事,好好参刘瑾大肆贪墨一本,结果却把责任绕到了皇帝朱厚照身上。阁臣们也不便再多说什么了。
正像刘瑾所言,不仅太后皇后宫里添置了暖炉,庆阳伯府也赶在冬节前完工了,难民得到了妥善的安顿。更为难得的是豹房的暖宫扩建计划并没有搁置,反倒修的比规划的更美更舒适。
而这些一切,既没有再向户部尚书韩文要钱,也没有动用内库的资金。
刘瑾的办事本领和效率确实让朱厚照感到惊诧。
这得益于刘瑾“立地皇帝”的辉煌称号。
在朱厚照没有穿越之前,武宗皇帝在刘瑾的建议下,向全国各地派出了大量的厂卫太监做外监军,要求他们像包片的黑老大一样上交“万金”的承包费。这些监军品阶不高却代表皇上的权威,所以在地方上很受敬畏,攀附讨好的地方官员比比皆是,是个大肥差。
刘瑾狐假虎威,命令所有边塞各镇的外监军必须交足一千两白银才能在冬节时返回京城与家人团聚,否则不仅要丢了监军的官衔,还会被朝廷问罪。
而这些监军当初就是讨好贿赂了刘瑾才得到这个肥差,能不听刘瑾的话吗?那就疯狂地压榨地方官员吧。
因为地方官员的功绩全凭这些监军的一口评说,哪个敢不认捐贿银?除非不要官职了。
除此之外,刘瑾为了赶紧填补内库亏空,以免被皇帝朱厚照明白过来,问责与他,开始利用冬节大量索贿。
为了弥补国库空虚,刘瑾建议皇帝朱厚照下令把各省库藏百分之八十输往京师国库,只留百分之二十用于维持地方开支。
虽然这个建议得到了内阁的强烈反对,但是朱厚照还是简单地认为国家不能没有有钱,GDP上不去,那还能谈大明国力呢?冬节万国來朝的时候,连个压岁的赏钱都拿不出来,岂不让那些蝇头小国笑话?
这项粗鄙的政策,使原本就拮据的地方府库更加雪上加霜,只得不断增加老百姓的各种赋税,使这个冬节变成了民间的鬼节,饿死冻死的老百姓不计其数。
刘瑾还公然受贿索贿,大搞钱权交易。
每年冬节各地官员都要到京城朝觐,都要先拜他这个“立地皇上”,必须向他行贿,谓之“见面礼”,动辄白银千两,有地方的肥职富贵的高官甚至高达五千两。
有的官员升迁赴任,回京述职,都得给他送礼。有人为了行贿,只好借贷于京师的富豪,而他们的后台正是刘瑾,俨然是大明朝最高级别的黑大佬。
刘瑾有一个叫张彩的党徒,他是一个颇懂算计的阴损之人。他发现不少在京师借了贿银的人,回到地方都会想方设法编造名目,挪用地方府库的银钱来偿债。
他无耻地对刘瑾说:如今天下所馈送给您的,并不都是私财。他们往往先在京师借贷,回去后再拿府库金钱来偿还。您何必敛怨恨而遗下祸患呢?
刘瑾赞同他的意见。
正好御史欧阳云等十余人照老规矩前来献贿,刘瑾全部揭发了他们,人赃俱获,使他们都获了罪。
于是刘瑾派给事中、御史十四人分道巡察,有关官员都争相聚敛钱财来填补府库。使得朝廷核查地方府库金仓时,表面上账目盈满,太平盛世。而实则是民不聊生,死殍遍地,白骨皑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