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衣不明白为什么会梦见这样一个奇怪的梦,即便是在前一世,大哥也未曾对她说过这样重的话,更何况大哥也是在她的提议之下才投了四皇子,这一世大哥在云浮城跟着萧将军,压根就不会再参与到四皇子的事情中。 </p>
皱眉想了片刻,她觉得这个梦定然是因为她日有所思心神不宁,才会将事情颠倒了。</p>
从床上坐起来婵衣发现楚少渊果然一早就起身了,连个话也没有留下,起身的时候,自己甚至都没有发觉,这段日子他委实是忙了些。</p>
没过几天就到了冬至,府里一片热闹,应诺了要吃汤圆的,大厨房早早的便开始置备,颜黛知道了,便嚷着想要亲自滚几个汤圆吃,婵衣闹不过她,便与她一同去了大厨房,却是一个捏饺子,一个滚汤圆,将大厨房闹的人仰马翻。</p>
颜黛从小身子不好,在宛州的时候,向来没有这样自在的时候,别说是滚汤圆了,就是吃汤圆,颜夫人也不许她多吃,生怕她吃进腹中不好克化,反而更遭罪,此番来了川贵,每日都打拳强身健体,身子竟也比之前强韧了不好,在大厨房滚汤圆的时候,竟然能将沾了糯米粉的簸箕端起来,不停的颠簸着让捏好的汤圆滚动起来,叫一干伺候的下人惊的连呼小心。</p>
她却哈哈直笑,玩心大起的滚了一萝又一萝,直至她手酸胳膊麻了,才止了手。</p>
婵衣看了直摇头:“黛儿,你滚了这么多汤圆,就咱们一府的人,可怎么吃的完呐?”</p>
颜黛滚汤圆的时候只顾着高兴了,现如今看见滚了至少有一两百只汤圆,也傻了眼,讷讷的道:“不然咱们拿了出去卖钱吧,嫂子你瞧,我滚的汤圆个个又大又圆,肯定比街市上其他铺子里头的好!”</p>
婵衣忍不住扑哧一笑:“你倒是个财迷,是月钱不够用么?往后给你月钱多加二十两,可别再说这样的话了,让旁人知晓了,还以为咱们府里头穷成了什么样子,若我说与其拿了去卖银钱,倒不如给相熟的人家送些过去,也让他们瞧瞧咱们黛儿的手艺。”</p>
颜黛根本就没有考虑那么多,冒出这句话来也无非是因为之前吃过街市上的汤圆,觉得滋味一般,才会突然这么一说,此刻听得婵衣替她解围,忙道:“嫂子总取笑我,我如今的月钱都用不完,嫂子再给我加,我可真的是羞愧了,我从前在家里,一个月也不过二两银子的月钱,如今一个月就有三十两银子,吃穿用度又都不必自己出,便是有想要吃的东西,大厨房也都早置办下了,哪里用的了?便是现在都积攒了三百两之多了!”</p>
“那有什么,你自个儿攒着,往后当做嫁妆银子,在夫家总比不得娘家。”婵衣不在意的宽慰了她一句,依旧吩咐了锦屏将月钱给颜黛加上了。</p>
颜黛心知自己说错了话,可嫂子不但不怪罪,还用这样的法子解了她的围,实在是叫她又羞又愧。</p>
中午的这顿饺子跟汤圆还没吃上,二门上就遣了丫鬟来禀告,说秦夫人求见。</p>
婵衣讶然,前些日子因为一直跟周、卓两家斗法,没功夫见益州城的这些夫人们,秦夫人的事情便搁置到了一旁,没料到她今日会上门。</p>
忙请了人进来,还没来得及说话,婵衣就被秦夫人那一身悲戚的形容给惊了一跳。</p>
原本十分富态的人,不过隔了一个来月的功夫,就瘦了整整一圈儿,脸上的颜色惨白之中隐隐透着股子蜡黄,眼神里头无光,与数月前第一次见时,完全成了两个人,此刻的秦夫人哪里还有先前的半分雍容?</p>
“秦夫人,你这是出了什么事?”婵衣惊讶的忙叫人坐下,下人们鱼贯而入,上茶水的上点心的,络绎不绝。</p>
秦夫人摆了摆手,憔悴至极的叹了一口气:“不必忙了,妾身今日来,是给王妃送帖子的,送完帖子便要回去,”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一张素白的帖子,递给婵衣道,“家父昨夜病逝,妾身在灵前守了一夜未曾合眼,在娘家掌事的是嫂嫂,她知晓我与王妃相识,便央我来给王妃递张帖子,王妃若是得空,来家中瞧一瞧便是了,若是王妃不得空,也不打紧,我去回了嫂子就是。”</p>
婵衣原本就没什么事情,见了秦夫人这般神情,哪里还能不知道她这定然是在娘家受了委屈的,否则不会一下子憔悴至此。</p>
“原夫人来益州城的时候,秦大人便将夫人托付给了我,是我这些日子一直事情缠身,辜负了秦大人的托付,秦夫人放心,我一会儿便收拾去吊唁郑老太爷。”</p>
秦夫人脸上满是感激之色,连声称谢道:“妾身谢过王妃,今日冬至,王妃不必急于一时,等过了冬至再来府中也不迟。”</p>
冬至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十分重要的日子,一般人家在赶上冬至跟红白事冲突的时候,能将事情放一放,都会放一放的。</p>
婵衣在心中叹了一声,转过头宽慰道:“秦夫人节哀,郑老太爷想必也不愿见到夫人这般伤心难过的,若是夫人有什么难处,尽管开口。”</p>
秦夫人抬头看了婵衣一眼,眼中含着的苦涩几乎叫婵衣心中一怔。</p>
半晌,秦夫人终究是没有说半句别的话,只是饮了一杯茶,呆坐了片刻,便起身告辞了。</p>
婵衣将人送到了垂花门,看着秦夫人有些虚浮的脚步,心中莫名觉得难过起来,到底是相识一场,秦夫人虽然曾经有过些小心思,但大多是为了自家女儿考虑,做母亲的一心一意维护着自己女儿,又有什么错呢?</p>
午饭过后,婵衣便吩咐下人置备车马,她将颜黛滚好的汤圆包了两匣子带上,带着颜黛径直去了郑家。</p>
郑家门上已经高高吊起了白灯笼,上头写着大大的奠字,中庭内竖起一面铭旌,上头洋洋洒洒的写了追文悼词,屋檐楼宇上皆是一片凄白,灵柩前跪着哭灵的人,嚎啕的哭泣声,响彻动天。</p>
最快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