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铁血红色道义

第011章、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

铁血红色道义 老疙瘩 4178 2024-02-09 05:52

  李长泰劝说同学们的话音刚落,这时就有学生骂他道:“卖国者,在这里简直是一派胡言乱语,你滚开。”

  李长泰听到同学们骂他的话后,这时他却对学生回答道:“同学们,你们有爱国心,难道我们做官的就不爱国吗?我们就愿意把地方让给别人吗?”然后他并表示愿意为学生们传达意见,恳请学生不要用这样野蛮的方式。

  “卖国者,看到我们那里有不文明的举动了?我们游行向民众宣传救国救民的道理,是极为文明的表现。你赶紧滚开离开这里,别耽误了我们向民众宣传救国救民的大事。”李长泰当听到学生们回答他自己极为文明后,这位长官便坐车扬长而去。

  步兵统领李长泰走后,旗手傅斯年就挥动旗帜指挥同学们开始穿街游行,陈晓就跟随同学生们的队伍之中,开始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活动,游行队伍移至曹宅门前,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的匡互生就第一个冲进曹宅,陈晓他们也跟随在匡互生身后蜂拥而上痛打了章宗祥,只打得章宗祥全身上下出现了50多处伤,然而在场的几十个带枪的军警竟然束手无策,章宗祥向警察呼救,巡警却回答说:“我们未奉上官指令,不敢打学生。”

  然后匡互生又带领陈晓他们火烧曹宅,引发了“火烧赵家楼”事件。“火烧赵家楼”事件发生后,又得到报告的大总统徐世昌,就赶紧命令李长泰带领军警前往镇压学生,李长泰带领军警赶到后只抓住了32个掉队学生的应付差事。

  32名同学被铺后可急坏了李大钊先生和陈独秀先生,因此李大钊先生就找到蔡元培校长要求,要亲自到天门去进行演讲,发动学生团体和社会团体要不惧严禁继续坚持斗争,呼吁各界爱国人士支持同学们的爱国运动。

  蔡元培校长听完李大钊先生向他恳求的话后,虽然同意了李大钊先生对他的恳求,但是为了李大钊先生的人身安全,就决定由身具武功绝技的陈晓和吴国栋在暗中保护李大钊先生的安全,所以在5月5日,李大钊先生在陈晓和吴国栋等同学的暗中保护下,在天门进行宣传演讲,随后李大钊先生又在陈晓和吴国栋的暗中保护下,同陈独秀先生奔走社会各界营救被捕学生。

  烧掉赵家楼的学生游行活动,通过李大钊先生和陈独秀先生的发动和奔走,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各界人士给予大力的支持,最后北京军阀政府迫于社会各界的压力,不得不释放了逮捕的学生。随后北京军阀政府却不顾各界人士的呼声,又颁布了严禁抗议公告。

  在李大钊先生和陈独秀先生的号召影响下,全国各地团体又纷纷响应给与支持,在5月11日,上海成立学生联合会。5月14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和工人也给予支持。年5月19日,北京各校学生同时宣告罢课,并向各省的省议会、教育会、工会、商会、农会、学校、报馆发出罢课宣言。天津、上海、南京、杭州、重庆、南昌、武汉、长沙、厦门、济南、开封、太原等地学生,在北京各校学生罢课以后,先后宣告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斗争。到了6月,由于学生影响不断扩大,《五七日刊》和学生组织宣传,学生抗议不断遭到镇压。6月3日,北京数以千计的学生又涌向街道,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被军警逮捕170多人。学校附近驻扎着大批军警,戒备森严。6月4日,军警又逮捕学生800余人,此间引发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年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上海日商的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日华纱厂、上海纱厂和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6月6日、7日、9日,上海的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上海工人罢工波及各地,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自此起,运动的主力也由北京转向了上海。

  6月6日,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反对开课、开市,并且联合其他地区,告知上海罢工主张。通过上海的三罢运动,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年6月11日,陈独秀等人到北京前门外闹市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声明如政府不接受市民要求,“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陈独秀因此被捕。各地学生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纷纷通电,抗议政府的这一暴行。面对强大社会舆论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最终去得了胜利。不幸的是被公认为五四运动领袖的陈独秀先生却被北京军阀政府逮捕,李大钊先生又联络各界群起营救陈独秀先生。

  五四运动期间,在6月23日,由阮真主编的《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创刊,发行所设在门帘桥省教育分会事务所内。张闻天,沈泽民为编辑科科员,是该报的主要撰稿人之一。该刊及时报道南京、江苏及全国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情况;围绕如何“改良社会”这一中心问题,抨击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批判旧制度、旧道德、旧思想、旧习惯,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并介绍各种新思潮。阮真在该刊最后一期的《编辑科经过报告》中这样写道:“……真(阮真)于发表来稿,重思想不重文字,尤以改良社会及改良教育为救国初步之方针,此本刊之微意也。”

  “五四”发生以后,作为点燃五四之火的大总统徐世昌也与教育总长傅增湘等人在总统府密议,最终讨论的结果是对学生运动不应操之过急,而要采取怀柔、软化政策。五四运动中也有敢杀人的主,那就是山东镇守使马良,不过他杀的也不是学生。马良是回族,面对学生运动,他也无可奈何,不过后来他发现有回族参与其中,于是便抓了几个回族,并杀掉其中的三位领袖。杀完人的马良声称,我抓自己人,杀自己人总没人管得了吧。

  不过除了马良,再无其他人有这般胆子了,在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下,连大总统徐世昌最后也服软了,面对被捕的学生,徐世昌只得派官员前去道歉,不过学生不他的买单。第二天,步兵统领衙门和警察所又派人道歉,学生才肯出来。到后来,简单的道歉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了,甚至预备汽车燃放鞭炮也不能把这帮大爷们请走,于是当时的总务处长只好向学生作揖恳求说:“各位先生已经成名,赶快上车吧!”在如此待遇下,学生们才选择昂然回到学校,享受英雄归来的荣耀。

  在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刘仁静与张国焘这二位先生,他们是特别能战斗的典型,而且是典型的一碰即碎的人物。军警面对这样的大爷,能不头疼么?要让他们回学校,光叫老爷那真是不够的。只得鞠躬哈腰,央求半天。

  致使当时北洋政府面临着极为尴尬的境界,他们一方面不得不承认学生的爱国热情,称他们“纯本天良”,另一方面又想控制学生,把运动平息下去,这必然导致所谓的镇压不力。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五四运动并不不是一种暴力游行、纯粹反政府的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学生都尽量与军警避免冲突的产生,而多数军警也以‘不作为’的方式暗中支持学生的运动。

  五四运动胜利后,李大钊先生和陈独秀先生就召集张国焘、邓中夏和包括陈晓在内的进步学生骨干,总结五四运动所去得的成功经验和经验教训。同学们这次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去死运动,从而唤醒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可见中国人并不是良心已泯,也表露出了北京军阀政府的腐败和软弱无能;同时在运动中也出现了内部矛盾,有的同学斗争意志不坚定,像旗手傅斯年的中途里去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陈晓在同学们中间倾听着李大钊先生和陈独秀先生的总结使他深受启发,斗争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他此时就坚定了跟随李大钊先生闹共产主义革命的决心。

  陈晓来到北京大学在跟随李大钊先生求学求知救国救民的真理后,尤其是他亲自参加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胜利后,他就在李大钊先生和陈独秀先生那里经常听到世界级的英雄人物列宁,以及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还有就是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件,那件震惊世界的大事件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先生曾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李大钊先生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因此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也是以李大钊先生和陈独秀先生支持和组织学生,这次五四革命运动的精神源泉和坚定信心来源。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