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第二次直奉大战引起的中国北方政局的动乱,孙中山先生病逝后,就这样在李大钊先生和冯玉祥将军,发动社会的各界力量的促使下终于得到了平息。所以,李大钊先生就在陈晓保护下赶赴上海,去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跟随李大钊先生赶赴上海参加代表大会的,还有唐山制造厂的共产党员工会委员邓培,在会议期间李大钊先生和陈独秀等中央领导,认真总结了建党以来,尤其是国共合作一年来的历史经验,对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有了重大进展。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进程接近尾声时,会上又提出来由于党的工作全面开展,革命形势有了新的发展。所以党中央决定准备在1925年春天,在上海、北京、武汉、广州、唐山、沈阳等城市和重要矿山,组织工人阶级为反抗日、英等国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血腥屠杀,相继进行开展罢工斗争。
李大钊先生和邓培在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后,就又在陈晓的保护下,返回到了北京的北大校园。李大钊先生和邓培临分手时商定,按照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最后决议精神,先由邓培返回唐山制造厂领导工会,组织唐山制造厂和唐山五矿的工人阶级,做好大罢工的准备工作,到时候李大钊先生会在陈晓和吴国栋等人的保护下,亲自赶往唐山指挥工人大罢工。
可是就在李大钊先生和邓培有秩序的,积极准备唐山工人大罢工之际,却在6月初从上海传来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会议,决定组织"五卅惨案"行动委员会,把反帝斗争扩大到各阶层当中去,领导各界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结成广泛的反帝统一战线。并号召各地党组织,发动工人阶级提前举行大罢工,声援上海的五卅运动。
"五卅惨案"的起因是,在1925年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的日本资本家开枪打死工人代表、共产党员顾正红,打伤工人10多人,激起工人、学生和广大人民的极大愤怒。
1925年5月28日晚上,中国共产党的"四大"中央在闸北宝兴路宝兴里一幢旧式的两间楼房里举行紧急会议。出席会议的有陈独秀、蔡和森、李立三、挥代英,以及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委罗亦农、王一飞等。会上,蔡和森全面分析了当前上海工人运动的形势,提出:"现在要把工人的经济斗争与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反帝斗争汇合起来,要使工人斗争表现明显的反帝性质,以争取一切反帝力量的援助。同时也使工人加入总的反帝战线而成为这一战线的中坚。"他还提出了5月30日要在租界组织反帝示威游行的主张。
到了1925年5月30日这天的上午,上海工人、学生2000多人,分组在公共租界各马路散发反帝传单,进行讲演,揭露帝国主义枪杀顾正红、抓捕学生的罪行、反对"四提案"。租界当局大肆拘捕爱国学生,就在当天下午,仅南京路的老闸捕房就拘捕了100多人。万余名愤怒的群众聚集在老闸捕房门口,高呼"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打倒帝国主义!""收回外国租界!"等口号,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学生。
英国捕头爱伏生竟调集通班巡捕,公然开枪屠杀手无寸铁的群众,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其中捕去学生四十余人,射杀学生四名,击伤学生六名,路人受伤者十七名,死了三名。6月1日复枪毙三人,伤十八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当天深夜,中共中央再次召开会议,决定组织行动委员会,把反帝斗争扩大到各阶层当中去,领导各界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结成广泛的反帝统一战线。
1925年6月1日,上海20万工人举行罢工,5万多学生举行罢课,大部分商人举行罢市。为加强工会的组织力量,上海总工会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上海总工会成立,李立三任委员长。除李立三等人外,刘少奇、邓中夏、瞿秋白、项英等也参加了总工会的领导。从此就标志着上海工人运动从分散的状态,开始转向集中的有组织的行动。上海工人阶级在总工会领导下,成为一支组织严密、纪律严格的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力军,在斗争中发挥出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6月4日,上海总工会与全国学联、上海学联、各马路商界总联合会共同组成的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宣告成立,上海各界民众结成了反帝联合战线。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舆论封锁,推动反帝爱国运动,中共中央于当天创办了《热血日报》,由瞿秋白任主编。《热血日报》及时向广大群众传达党指导运动的方针、政策,揭露帝国主义的罪行。
在6月5日,中共中央又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帝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大屠杀告全国民众书》,指出"全上海和全中国的反抗运动之目标,决不止于惩凶、赔偿、道歉等","应认定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其主要目的"。
李大钊先生接到党中央从上海转来的通知后,他就派陈晓立刻赶到唐山,把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传达给了邓培,邓培就领导唐山的各界民众两万余人集会,声讨帝国主义罪行,举行罢工罢课罢市斗争。李大钊先生也同时在北京领导社会各阶层民众举行罢工罢课罢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来声援上海的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就这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狂飙迅速席卷全国,从工人发展到学生、商人、市民、农民等社会各阶层,并从上海发展到全国各地,遍及全国29个省区,约个县,各地约有1700万人直接参加了运动。北京、广州、南京、重庆、天津、青岛、汉口等几十个大中城市和唐山、焦作、水口山等重要矿区,都举行了成千上万人的集会、游行示威和罢工、罢课、罢市声援上海的五卅运动。
就在李大钊先生领导社会各阶层民众举行罢工、罢课、罢市,声援上海的五卅运动的时候,1925年6月11日,又传来了上海工商学各界20万人集会,向帝国主义提出惩办凶手、赔款、取消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军队等17项交涉条件。帝国主义出动大批军队,调集军舰20余艘,进入黄浦江进行恫吓,并勾结买办资产阶级对民族资产阶级施加压力。
全国各大城市人民也纷纷响应支持,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怒潮。就在当天汉口参加游行示威的群众行至公共租界时,英国水兵向人群开枪射击,打死数十人,重伤30余人。汉口惨案进一步激起全国民众的愤怒。全国各地到处响起"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驻华的海陆空军"、"为死难同胞报仇"怒吼声,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怒潮。
最让李大钊先生气愤的是,帝国主义在进行武力镇压的同时,还采取了更为阴险的从内部分裂统一战线的策略。他们以增加税率为诱饵,以停止借款、通汇、航运和电力供应相威胁,逼迫大资产阶级勾引整个资产阶级退出统一战线。于是,大资产阶级的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首先提出"单独对英"、"缩小范围"的口号,
在1925年6月19日,又传来了上海总商会宣布于6月26日单独提前开市。总商会另组"五卅事件委员会",将17项交涉条件修改为13条,删掉取消领事裁判权、撤退英日驻军、承认工人有组织工会及罢工的自由等项内容。不久,学校开始放暑假,学生纷纷离校。鉴于这种情况,党中央决定改变工人斗争的策略,由总罢工改为经济斗争和局部解决。
在1925年8月10日,上海总工会受党中央的委托发表宣言,提出了9项复工条件:
一、无条件交回上海会审公廨;
二、租界内出版、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
三、租界华人须与外人有同等参政权利;
四、承认工人有自由组织工会之权,并承认工会有代表工人之权;
五、工人全体上工,不得因此次罢工开除工人;
六、发给罢工期内工资50%;
七、增加工资15%,工资一律发给大洋;
八、优待工人,尤须改善女工、童工工作条件;
九、赔偿死伤学生、工人。
同时中国人民反帝斗争也得到了国际革命组织、海外华侨和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援。在莫斯科举行了50万人的示威游行,声援中国人民的五卅运动,并为中国工人捐款。在世界各地,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也举行集会和发起募捐,声援五卅运动。
就在1925年6月7日这一天,日本30多个工人团体举行盛大演讲会,决议声援中国工人团体,同时向日本政府和资本家提出抗议。英国工人阶级积极行动,阻止船、舰、车辆运输军火到中国。
李大钊先生五卅运动后总结出来的经验为:五卅运动是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五卅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发展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斗争中受到很大锻炼,党组织也得到极大发展,在这一年之内党员人数增加了10倍,同时还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干部,在斗争实践中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党领导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奠定了基础。
李大钊先生通过五卅运动总结的经验中也受到了启迪,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发动五卅运动,虽然在国际国内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唤醒了中国饱受苦难的广大民众,但是手无寸铁的工人运动,也不会像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那样夺取政权,在中国建立一个像苏联那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中国共产党要在中国建立红色政权,就必须首先要建立一支红色的武装力量―中国红军,中国共产党才能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