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水稻高产【求收藏求鲜花】
楚地洞庭某处水稻田。(*小}说+网)
何田田正在指挥几十个黔首正在改良农田。
几头大水牛套上新式的耕田犁铧,一垄地一垄地在深耕。
数人挑着农机肥往泥田里撤。
不远处几人在挖排水渠。
何田田让黔首选择一处松软的田垄,整好田垄后,把催出嫩牙的稻谷细细撒在湿泥土质上面。
他亲自示范,手把手教这一群种了几十年水稻的黔首。
廪牺令周方石还是觉得不太现实,自古以来土地都只能生产一季水稻,何田田都说可以一年可以生产二季水稻,并说南方某种还能一年能生产三季水稻呢。
稻田里的水稻正开始抽穗开花,何田田却说其实第一季的水稻完全可以时间推前一个多月,现在是七月份,正是第二季水稻播种插秧的好时节。
治粟内史章大人指令廪牺令要全面配合何田田的工作,按照他教的方法去改进种田方法。
于是,在不同的地域划出了几块实验田。
何田田奔波在大秦的各郡,根据作物生长的特性,在不同郡地种上了小麦、棉花、大豆、花生等作物。
周方石亲眼看见他如何把稻谷几天时间就催出嫩芽。
真是不可思议,种水稻的黔首以前只顾把饱满的谷物往水泥地里撒去,任其自然生长出禾苗,然后再插秧到地里。
没人懂得催秧。
禾苗插到泥地里,年成不好,禾苗又遭虫灾侵害,大半年忙碌,收到手里的粮食却是微乎其微。
何田田对于虫害,也有自已独特的方法。
他夜里让种田的黔首在稻田中间挂一盏油灯,点亮灯,成群的虫蚁围着油灯飞舞,最后大都烧死在油灯的水槽间。
又让黔首们在水稻田养些泥鸭,挖上水沟,在沟里养些鱼虾。
又教黔首拔除稻禾间杂草,灌浆时间放满水。
及时教授各种稻田耕作方法。
几个月后,沉甸甸的稻谷,看着都让人欢欣鼓舞。
一亩地的产量竟然比传统耕作方法的十倍以上。
而且收割的新稻谷,碾出的稻米,用来煮饭,又香又糯。
……
章邯终于尝到了何田田实验田出产的新鲜晚稻米。量不大,仅供千夫长以上将军尝鲜。
还送了上千斤给赵高府上。
至于那大木偶胡亥是否有口福品尝新米,就不是他所感兴趣的了。
九卿其他官员家,章邯也让人送上三二百斤。
整个秦庭都在念叨他的好!
“章内史真是了不起,实验田种植的稻米,又香又糯,特别好吃。”
“吃了章内史送的米,今日才知道以前吃的米饭简直是难以下咽。”
“吃了几十年的糙米,今日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细米。”
章邯偶然来秦庭上朝,满朝文武都对他另眼相见。
“章内史,自你担任治粟内史后,没有发生过一次送粮耽误的事。”
李斯偶而听人说章邯军师孔明发明了木牛流马,不管再恶劣的天气,也能按时把粮谷送到安全地。
他还特意去敖仓看了木牛流马运粮的情景。
被孔明的智慧所征服了。
“真神人呀!”
把一堆木头整成仿若有生命的机器,有这份智慧的,试问大秦帝国又有几人。
“章内史,自你接应治粟内史后,许多领域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有了纸张的发明,大秦帝国的文明必将迈进一大步。”赵高提高了声调说。
这章大头,半年多在大秦帝国的风头一时无二。
可是,他却狠不下心来。
赵高单单跟章邯做的纸张交易,半年多就达到了几千万秦钱的巨量。
如今这香喷喷的大米又出来了,赵高灵机一动,大米的用量似乎比纸张更巨大吧。
果然,秦庭散会后,章邯出现在赵高府第上。
“章内史,你好大胆,众朝臣你都奉送精米数百斤,皇帝御龙阁竟一两都不表示。你不怕皇帝知晓了,大发雷霆,判你个死罪!”
赵高看着眼前的章邯,心内寒意丛生,满朝文武无论是谁在他眼里都是透明的,唯独他,让他捉摸不透。
就象以前的尉僚将军,大秦国掌管军事事务的最高长官秦国尉一样,每次跟他面对,都让他有一种如临深渊的感觉。
好在尉僚在参加完赢政葬礼后,就托病请辞了。
“六国已灭,可以安享大平了。臣可找个僻静之处安心著书。”
他留下几本巨著,潇洒离去。
大秦帝国无处寻找他的踪迹。
那份沉着冷静,那份孤傲,碾压群小的气慨,跟眼前的章邯是多么相似。
章邯无所谓的说:“赵大人,是否也有意将我列入了清除计划,若是如此,最好尽早提前知会一声,好让微臣早做准备。”
赵高听了气为之一赌,冷冷说道:“你想造反不成?”
章邯按了按腰际剑柄,淡然说:“索手待毙不是我章大头的风格,赵大人若是假借皇命来清除我,抵抗不了,亡命天涯总是难免的吧。临走前,我肯定要处理掉我的造纸厂、铁匠铺,包括那些木牛流马,当然还有我在各郡设立的实验田!”
赵高往后倒退二步,以后这章邯来拜访一定要解下随身佩剑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