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今天我要宣布两件事情!【求花花票票】
次日
“公覆,我感觉穿上这套战甲,拿起这杆长枪,身上就充满了力量!”
太史慈感觉到身体的变化,有些疑惑,也有些困惑。
“我也感觉到了,还以为是错觉!”黄盖点了点头。
“那不是错觉,还记的一个多月前,我们在战场上打得那一仗了么?”
周泰向二人缓步走去。
“一个多月前?对了,我还没想明白,原本我二人实力相差不大,你为何能一击将我击败!”
黄盖看向周泰。
“正是因为穿上了主公赏赐的战甲!”周泰笑着说道。
太史慈与黄盖神情一滞。
“主公,真乃神人啊!”太史慈喃喃地说了一句。
三人说话间,有侍卫前来传信。
刘建召阳城文武官员,到城府大殿议事。
三人未敢怠慢,连忙向城府赶去。
转眼,三人赶到了城府之中,殿上已经聚集了二十多人。
这些都是阳城掌农业,户籍,府库钱粮等事的官员。
这是刘建入主阳城以来,正式的召集众人商议事宜。
以前都是吩咐长史,然后让长史前去办理。
刘建扫了一眼下方,见文武官员都已到齐,便先清了清嗓子。
众人闻言,连忙躬身而立。
偌大的前殿,针落可闻。
“城墙如今修筑得如何?”刘建问道。
“回禀大人,已经接近尾声,中旬便可竣工!”工曹史说道。
“这个月的税收如何?”
“回禀大人,共计两万三千四百钱,还有一万三千石粮草!”
金曹史回答道。
百姓们已经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并且因为惠商的政策,也引来了不少商贾。
所以这个月税收,几乎是以前阳城五年税收总和的一倍!
“嗯,养老院怎么样?”
“回禀大人,登记在册的老人,有五成左右,入住了。”户曹史回答道。
“如果不够,可以再多建一些,现在府库中的银钱,足够开销的了!”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养老院暂时是足够的。”
刘建微微点头。
“此次,召你们前来议事。”
“除了了解一下工期进展。”
“还有两件事情要宣布。”
“第一,是建立学校!”
“学……学校?属下愚钝……”长史一脸茫然。
“就是类似私塾的,但老先生不是在家里教书,而是到指定的地点。”
教育这种事情,要先从娃娃抓起。
“这私塾……不,是学校,要多大的?”长史躬身问道。
如今这大人还没有子嗣,就开始为后代的教育谋划了?
众人觉得这大人好像有些太心急了。
以刘建现在的名望,只要有了孩子,那教书先生得都要抢破头往城府进。
不对,大人的子女自然是要最好的教育,寻常教书先生怎么行?
嗯,提前准备,也没什么错!
大家没有听说过“学校”这个词,只能从刘建给的解释中,自行猜测了。
刘建摸了摸下巴,沉吟半晌。
“学校自然是要大点的,而且一两所肯定是不够的。”
“毕竟,城内适龄的孩子,都要送到学校里的话,一两所肯定装不下的!”
众人听着刘建的话,顿时愣住了。
城内适龄的孩子,都要送进那个什么学校?
这是什么意思?
长史略一躬身,向前一步:“大人的意思,是想将全城百姓家的孩子,都请上私塾?”
他说这话,自己都感觉不可思议。
但跟着刘建时间长了。
那些以前不敢想,想不到的事情,好像转眼就能变成现实。
“当然了,要不搞学校干嘛?”
“识字是第一步,等有了规模,就可以将学生按照年龄分开。”
“十八岁后,可参与考试,成绩优异者,可在官府入职!”
“还可以得到奖励!”
刘建缓缓地说道。
东汉的官员都是举荐而来,至于科举制度,是隋唐才开始实行的。
不管什么制度,都是有利有弊。
考试成绩优异的可以入职,也就意味着成绩取代了举荐。
也就是寒门子弟也有出头的机会,而不再是氏族的垄断。
这在当时看来,是难以想象的。
而且推行这种制度,必将是困难重重。
最大的阻力,自然是来自氏族豪强。
不过刘建现在还不需考虑那么多问题。
毕竟,阳城仅是庐江郡的一个小县城。
现在还不足以影响整个东汉。
阳城内,也没有什么较大的氏族。
刘建在阳城的威望,比天子都大。
所以,在阳城推行这个制度,基本上不会有任何困难。
乱世之中,别说平民百姓。
就算是小的氏族,想读个私塾都是难上加难。
刘建一张嘴,就要让全城百姓家的孩子都上学。
而且还有机会为官,甚至成绩优秀,还有奖励!
这是可是惠及后代的政策啊!
瞬间,殿内的人感到了深深的羞愧。
大人一心为民,我等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认为大人是在给自己的子嗣准备教书先生!
刘建看到众人低头不语,也不知他们想些什么。
继续说道:“不论男女,不论富贵,所有适龄的孩子,都要给我送到学校来上学!”
“至于学习的所有费用,从官府的税收中抽取!”
这样一来,老人去养老院,孩子去学校,又能解放出一大批劳动力。
这也为是他为第二个法令做铺垫的!
....................................................
求花花,求票票,求投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