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难民
韩雨墨想出宫找穆思修,慕容宸不放心,经历过上次的事情之后,慕容宸总觉得对她有亏欠,希望她能好好的在皇宫里生活,不再去涉险。
韩雨墨好好的跟他解释,说自己又不是什么娇弱的女子,一般的男子想近身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可是你毕竟是个女人,这些事情交给我去做就好,如果你想见穆思修的话,让他进宫就好。”
慕容宸说到。
“皇上,你的担心我知道,不过让穆思修进宫的话,岂不是会引起很多的人注意,也会让人提高警惕。
我去就不一样了,出门后认识我的人并不多,加上可以乔装打扮,也不会暴露身份。”
韩雨墨乔装打扮可比穆思修方便的多,她有现成的面具。
“这次我不是一个人出去,还带着核桃和水蜜桃,他们都是有武功的,也可以保护我。”
韩雨墨把什么都给想到了,她的应变能力也非常的强,这些慕容宸是知道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有些儿不放心。
“可是我不放心。
上次可是太危险了。”
慕容宸皱起了眉头。
韩雨墨看着心爱的丈夫,这么多年过去了,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可是这把刀把他雕刻的更加的完美,模样和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咋一看还让她有一种心动的感觉。
“阿宸,放心,我一定会安全的回来的。”
韩雨墨轻轻的抚摸着慕容宸的面颊,他的皮肤好光滑,保养的比女人还滑嫩。
“好吧,如果墨儿真的要去的话,那就去吧,不过要让慕飞跟你们一起,都是女人总是不安全。”
夫妻两人谈了很久,慕容宸总算是妥协了,不过他要求要把慕飞带上。
核桃和水蜜桃虽然有武功,也可以自保,但是真的要保护韩雨墨的话比慕飞可差远了。
“带慕飞?
语嫣好像怀孕了,正需要他照顾呢!”
“他照顾什么?
一个大老粗,语嫣有王夫人照顾可比他强的多!所以你们要早点回来,不能让语嫣等的太久了。”
慕容宸就笑了。
慕飞可不是什么大老粗,却被慕容宸一直挂在嘴边。
“那行吧!”
韩雨墨知道慕容宸的这个要求是肯定要答应的,要不然他就不会让她出宫。
“这才听话。”
慕容宸修长白皙的手指挑起韩雨墨的下巴,在她的唇上印下了一个吻。
韩雨墨出宫是一件很隐蔽的事情,没有告诉任何的人,她带着核桃和水蜜桃走,留下樱桃和小花还有小桃红在宸墨宫里照顾三位皇子和公主。
韩雨墨带上了一张面具,装扮成一副普通人的模样。
三人出了宫,在门口就遇到了赶马车的慕飞,慕飞压低了帽子,粘上了胡须,倒也变的亲妈都不认识。
坐上了马车,趁着天还没有完全亮,驶出了皇城。
从京城到穆思修所在的地方,路途可不近,而且还要经过战火纷飞的前线。
所以慕容宸很担心。
一路走来,倒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只是大晋受到两个大国的挑衅,有很多的老百姓都很恐慌,纷纷离开自己的家乡出去投奔亲人。
路上遇到坐着马车,背着行李北上的人很多,看到韩雨墨他们往西走,都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他们。
“姑娘们,你们怎么还往西走啊?
那里开始打仗了,我们跑都跑不赢。”
一位好心的大娘对他们说到。
“哦,大娘,我们是有事情要去西边办事,没有办法啊。”
核桃和大娘聊了起来。
“哦,这样啊,那有事肯定要去办的,我儿子也在西边,他们在卖粮食。
西边的战事吃紧,很多的人怕没有吃的,就囤积了很多的粮食,现在粮食飞涨,做生意倒是不错。”
大娘絮絮叨叨的说着。
“边塞的粮食都涨价了?
朝廷不是出了政策,不让涨价的吗?”
慕容宸可是明文规定,所有的粮商都不准坐地起价的。
这些黑心的粮商,还真没把皇上的圣旨当回事!“不让涨价,那就没有评价的粮食卖,那有什么办法?
我儿子的东家一斤粮食长了一文,一文啊,足足翻倍了,我们也吃不起,就只能离乡背井投靠亲人了。”
老大娘的表情很是悲切,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到老了还要挪地方,而且现在去投奔亲人也不知道人家接不接受。
如果不接受的话,那还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命运是什么。
“好了,姑娘们,不跟你们说了,我们还要赶路。”
大娘见家人都开始走了,就给核桃道别。
“好的,大娘,祝你们一路顺风。”
核桃也得到了可靠的消息,她跟大娘聊完了,就上了马车给韩雨墨禀报。
“这些无良商家真是太黑心了,在这个时候,国家都是给了粮食补贴政策的,他们还要赚老百姓一笔钱,弄的人心惶惶的。”
韩雨墨很是气愤。
“慕飞,你一定要跟当地的官员说道说道,怎么能让这些黑心商人这样干?”
韩雨墨很生气。
“其实皇后娘娘,在有战事的时候,就是商人赚大钱的时候,他们也很难得遇到这样的机会。
当然这样做是肯定不对的。”
慕飞解释。
“不管怎么说,国家有补贴就不应该再涨价,没有补贴的话就不说了。”
韩雨墨气的是这个。
朝廷拿了大笔的钱补贴商人,就是想让老百姓不要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赶路吧,前面的难民是越来越多了,核桃一会再打听打听。”
韩雨墨急着赶路,她想早日见到穆思修,好好的商量一些儿事情。
“是。”
慕飞赶着马车从官道再次朝前驶去。
几天下来,走的路程很多,了解的民情也就越多。
连日赶路,总算到了一个比较大的城镇,韩雨墨让大家都到镇上找个客栈好好休息。
“和顺镇!这名字还真不错。”
水蜜桃看着镇上挑起的小旗子念到。
确实是个好名字,和顺,和平顺心。
可是这里离前线只有不到一百里地,这里很多的老百姓都已经跑了。
偌大的集镇显得空空荡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