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么着急,为何又要待在开封不马走呢?不是洪涛不想走,而是暂时走不了。 高太后下了懿旨,说是两年没见到皇孙,又恰逢六皇子生日将近,打算亲自操办操办,所有能来的皇家成员都得参加。</p>
亲妈说要给孙子过生日,神宗皇帝再怎么有戒心也不能拦着,过过吧。于是洪涛得老老实实在开封城里等着,等六皇子过完生日再亲自护送他去大名府。</p>
那闲下来的这些日子里干嘛呢,除了陪着妻子女儿之外,洪涛又开始写书了。也不能叫写,应该叫编纂。</p>
和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一样,都是对别人知识的总结。区别是人家有个很深邃、很艺的名字,洪涛这本书名还是大白话《矿、煤、铁》。</p>
在这本书里,洪涛用莲儿记录下来的工匠经验,再加自己从后世带来的知识,粗略的概述了一下探矿、辨识矿石、采矿和提炼金属的技术。</p>
洪涛认为是粗略,但是在胡家、武家、周家人眼这本书简直是吊绳。有了它,随便是个人可以无师自通学会他们赖以为生的手艺,然后他们这些手艺人没饭吃了。</p>
“诸位,本官可曾害过你们?”面对几家人的苦苦哀求,洪涛又开始讲课了。</p>
“……”这个问题瞬间得到了回答,一片摇头。</p>
“对嘛,诸位目前的手艺为何值钱?精髓并不是书这些简单的道理,而是长年累月总结出来的经验。本官这本书里讲的东西,从诸位手下随便找个学徒一年的徒弟能做得差不多,有何可惧?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庞大的市场和从业人员支撑才能兴旺发达,光靠诸位收几个徒弟从什么都不会开始教授,一辈子能教出几个称心如意者?但有这本书不一样了,它能让更多年轻人不用拜师学艺可以掌握至少一年学徒工的技术。诸位再从这些有点基础的年轻人里挑选人品头脑手艺俱佳者带在身边,岂不是事半功倍,本官可否讲明白了?”</p>
洪涛真没忽悠工匠们,这本书所写都是很浅显的道理和经验,光靠看书很少有人能自学成才,更不会抢了工匠们的饭碗。</p>
“……大人说的自然有理,可各家徒弟都已足数,不曾缺失,为何还要选更多人?”众人依旧很整齐的摇着头,真诚实,没听懂是没听懂。</p>
“……这个吧,原本这些技艺难登大雅之堂,但本官认为它们并不考取进士差,将来很可能会与进士肩。但想做到这一步必须有书、有学堂、有一整套体系,才能逐步提高诸位的地位。”</p>
听不懂正常,这些老工匠很多以前连字都不认识,这几年能达到扫盲水平并掌握一些术数基础已经很难得了。</p>
其实把这番道理和他们的子侄辈讲更容易沟通,可惜目前还是师承传授风俗很重的年代,不管师傅多老,只要不死没有徒弟做主的可能。</p>
“在渭桥镇、湟州和凉州,诸位不管从收入还是待遇是不是都高人一等?”听不懂没事儿,洪涛可以深入浅出少讲大道理,多用实例慢慢引导。</p>
“全靠大人栽培我等才有今日,武家下以大人为尊,即便将来小主人持家也断断不会更改!”这段话众人好像听明白了,不停的点头,还有站起来表忠心的,合算还是没听懂。</p>
“那为何到了开封诸位不如在渭桥镇、湟州风光了呢?这是一个体系问题。假如我们做工匠的也有考取进士一般的体系,大家想想,将来武家的子孙考取了炼铁功名,能和进士肩,老四,你愿意不?”</p>
对于武家的许诺洪涛全信,不光武家,胡家、周家、彭家、王家等等跟随自己的工匠们都有差不多的许诺,并且会世代遵守。不敢说能延续十代八代,估计到王小丫她儿女的时候依旧能享受到。</p>
但洪涛想说的也不是这个问题,他的企图更大。著书立说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该建立专业学堂细化和丰富宋代的教育体系。</p>
别光培养那么多学家、诗人和政客,工科生也很重要嘛。有多少工科毕业生有多少座渭桥镇,当大宋全国都是渭桥镇了,试问谁还拦得住改变规矩、改变制度的浪潮?这是洪涛从下而倒逼国家变革的步骤之一。</p>
“啊,咱这手艺也能考取功名……”这次没人摇头也没人点头了,驸马发散的信息量太大,工匠们有一个算一个,大脑全宕机了。</p>
“本官认为能,只要诸位信我、帮我,这件事儿早晚会变成现实。第一步是出书,有了书才能建学堂教授学子,有了足够多的学子才能谈得体系的建立,不知诸位意下如何?”</p>
“……”这回不光是点头了,全体都流着口水傻笑,估计脑子里肯定在琢磨,回家该让哪个子孙入学准备当进士老爷。</p>
河边的柳树刚刚见绿,从大相国寺对面的汴河码头下来了一波人,随后六辆铜活装饰的驸马车也被运岸。</p>
拉车的马匹也自带,清一色的乌骓马,排成一溜儿沿着最繁华的西御街转向北,一路惹得大部分开封人驻足侧目。</p>
驸马车在开封城里已经不算罕见,这种遮风避雨、避土隔尘、行驶轻快、乘坐舒服的交通工具很受富贵人家和官员喜欢,只是它的产量不高所以售价贵,还要由马匹拖拽,小富小贵都玩不起。大富大贵之家通常也只备一辆供家主使用,像这样一下子出来六辆的情景真不多见。</p>
车辆里面坐的是谁大家猜不到,但看拉车的骏马知道这些人真有钱。那是产自西凉的凉州马,身材高大毛色油亮。</p>
这种货色的马匹以前有钱也很难买到的,自打凉州、甘州、肃州被宋军占据之后市面才有少量供应。但要想找到毛色一致、身材相仿的十二匹,在开封民间断无可能,大内肯定有。</p>
他们来自渭桥镇,或者湟州!六辆驸马车和十二匹乌骓马已经给出了答案,这个答案很快被印证,车辆最终停在了驸马府门前。</p>
猜对了开头但没猜到结果,车马肯定来自渭桥镇和湟州,别的地方也不产,但车内之人一个长江以北的都没有,除了王浩之外,其余皆是福建路、两浙路的商户。</p>
“叔父大人不辞辛劳这么早北,想来是有所图吧?”片刻之后,驸马王诜出现在府门外亲自迎接,半点侯爵的架子都没有。</p>
“侯爷折煞小人了,我等小民怎敢劳烦侯爷相迎,罪过罪过……”洪涛是没架子,但以王浩为首的一众商人不能坦然处之了。</p>
以前在湟州见到这位帅司大人可以略微随便点,现在人家都是侯爵了,这里又是京师所在,礼数不能乱,即便不跪拜也得以大礼参见。</p>
“小民!若是我大宋子民全如叔父一般,那本官可以致仕啦。”洪涛对这几辆驸马车也不禁侧目,真能得瑟啊,都是钱烧的。</p>
“……全怪小人考虑不周,给大人添了麻烦。你们几个还不把车赶回船,不许再岸!”眼见侯爷对这几辆车面色不善,王浩立刻想到了其缘由,一边赔罪一边转头冲车夫厉声呵斥。</p>
“哎哎哎,没那么严重,但古人不是说了嘛,财不露白,还是不要过分招摇的好。来来来,诸位,府里请,别在外面戳着。”</p>
王浩他们算不算烧包呢,其实也还不太烧。宋朝对阶级划分的相对模糊,尤其对商人还算较客气,没那么多能与不能。</p>
否则白矾楼也不可能盖的皇宫围墙还高,榜下捉婿的戏码也不会演,开几辆豪车出门除了招人眼球之外,关系不大。只是洪涛自己喜欢低调,才顺口这么一说。</p>
宴请这些客商的地方在后苑的飞羽堂,别看它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棚子,但架不住有皇帝的亲笔提名挂着,档次立马提高了N层,众人进来之后都是诚惶诚恐、缩手缩脚。</p>
洪涛要的是这个效果,来访的这些商人有几个见过有几个听说过,他们和王浩的关系并不是特别紧密,只因为向湟州运粮和汽灯、毛纺品的事情才在一起合作。</p>
要是不给他们一些压力,有些话题聊起来会很费劲,自己又不想用官职强迫,那只能借助大舅哥的威风了。</p>
“来吧叔父,边吃边聊,这可是本官的家传秘技,别无分号。”菜品不多,依旧是按照日本料理独创的驸马菜,只是现在已经不用洪涛自己做了。</p>
绿荷别看不像莲儿那般好吃,但对烹饪之法很有天赋,由她制作的吃食不仅保持了原汁原味,还多了一份女孩子独有的精致。</p>
“侯爷真是大才,我等凡人今天大饱眼福口福,此等精美的饭菜,本应天才有。”王浩也没原来那么爽快了,满嘴都是恭维,看来皇帝的几个字确实很管用。</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