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雁门郡太守,林川
洛阳城,德阳殿内,汉灵帝得知了林川一行人的战绩后,雀跃的几乎要当庭起舞了,直接狂怼了一大口五石散,那叫一个酸爽。
“哈哈哈,张角三兄弟一死,黄巾贼就像一盘散沙,好,好的很呐,林川还真是员福将!以后看谁还敢造反!”
“恭贺陛下,秋千万代,江山永固。”
大臣们纷纷附和。
“听封!封卢植为尚书令;封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封朱儁为右车骑将军,拜钱塘侯,领河内太守。”
“谢陛下!”
三人跪地谢恩,心中甚是激动,出生入死的功劳,陛下还是没有忘记的,对于他们这样的帝党,只会更加的忠心汉朝。
“另曹操封为济南相;孙坚封别部司马;刘备封为平原县令。”
“谢陛下隆恩。”
孙坚与曹操跪恩,刘备因为不在圣旨的面圣人物中,所以他并没有跟来。
同时三人的官职变动中,刘备的上升是最小的,不过这也是他自己选择的,汉灵帝的封赏完全是按照杀敌数量来决定,在柴山小道的伏击本来就没多少黄巾军了。
不过他得到了他最想要的黄巾俘虏,兵力充盈,也算是一种弥补吧。
殿内,得到了封赏的人心里都美滋滋的,可是张让心里却很不爽,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帝党派终于还是借着这阵风崛起了,到时候朝廷这盘棋可就是全新的局面。
而且,他最担心的是,这一切都是拜林川一人所赐,这个人太不简单了,其他倒无所谓,但林川一定不能留在京都洛阳,否则后果是真的不敢想象。
现在,所有大臣都等候汉灵帝对林川的赏赐,这位力挽狂澜的少年是否能成为新贵。
其实此时汉灵帝也很迷惑,如果论功行赏,封林川为卫将军都不为过,卫将军是什么职位?仅次大将军,拥有独立兵马调动权,比肩九卿。
可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像卢植、皇甫嵩、朱儁这批既是大汉的老忠臣,也是蒙受父荫,时代为官,他们的封赏绝不算过分。
而对于林川,汉灵帝并不了解,如果封赏太大,会不会让他生出狼子野心?可封赏太小,又难以服众。
“陛下,臣倒有个建议。”
“哦,让父快说。”
汉灵帝挑眉,每次遇到难题,张让都能为他解决。
“幽州一带高句丽与鲜卑虎视眈眈,好在有中郎将公孙瓒与幽州牧刘虞把控,方可保境安民。
然鲜卑在幽州战局不顺,与匈奴时常交替杀入并州雁门一带,莫不如拜林川为雁门郡守,镇压异族,也好让他的一身武艺能展所长啊。”
张让的想法很简单,他只想让林川离京城远远的,这样便不会有人影响自己对朝局的把控了。
当然,雁门郡这样的位置,根本不会有人去买那里的官职,对他也好,他刘宏也好,都没有经济上的损失。
汉灵帝却如梦初醒一般,对啊,雁门郡近年来战事不断,时有匈奴与鲜卑跨境掠夺,百姓的万民书都递了几回了,头疼的要命。
“封林川为雁门郡守,另封云中侯。”
加个云中侯,这样封赏也就不会显得太过单薄了。
卢植等人对于这个封赏也觉得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林川还年轻,又非世家子弟,是不太可能这么容易就能进入权力中心的。
不过雁门郡这个地方,却也是个获取功勋的好去向,估计迟早他都会回来的。
“对了陛下,河东郡守董卓近期主动率部参与剿灭黄巾的战役,甚至不惜辛苦长途奔袭了新郑、共县、修武等十七个县城。
更关键的是,此次林川之所以能顺利大破十万黄巾军,也是因为董卓切断了张角北面的援军啊。”
张让毕竟收了董卓的钱,整出一堆虚无缥缈无法证实又无法被推翻的说辞来,卢植等人也是敢怒不敢言。
“好,加封董卓为北中郎将,封鹿乡侯!”
“陛下圣明。”
张让美滋滋的补上一句,这下好了,董卓这个大财主可以稳住了。
刘宏点了点头后,喊了一句退朝,也不管百官们怎么想就在张让的搀扶下朝后宫而去。
他是急着找上几个嫔妃“大战”,现在没有了黄巾之乱,还不战个天昏地暗吗?
……
蔡府上,卢植得知了事情的始末后连连向王允和蔡邕道谢。
“原来是二位贤兄请求林将军到长社助我,真是拜谢了。”
蔡邕松了一口气,道:
“说实话,我们原本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也是没料到林川这么厉害,此子潜力无限啊。”
王允则是眯着眼,略微有些担忧的说道:
“年纪轻轻如此了得,但愿此人一心忠于大汉才好,对了,子干兄在长社与他接触过几日,你觉得此子如何?”
卢植捋了捋胡须,沉吟了一会说道:
“表面上看其人武艺高强,为人豪情,就是对普通的下属也没有半分架子,这一点还是比较干练的,对待我们,也很谦逊有礼。
可不知怎的,我总觉得这少年的脸上布着一团疑云,那双清澈的眸子里好似有我读不出来的东西,难以评价。”
三人之中,一直以卢植看人最准,今日竟然有他也看不准的人,还是一介少年,这倒是更加勾起了王允与蔡邕对林川的兴趣。
“不过二位贤兄放心,林川被封为雁门郡守,拜云中侯,照例他得进宫拜谢圣恩才可上任,到时候我请他来蔡府一坐,你们也帮着看上一看。”
“嗯,不错不错。”
卢植说完后,得到了王允与蔡邕的一致认可。
就在三人讨论林川的时候,院墙的另外一侧,一个绝美的妙龄少女蹙眉叹了一句:
“爹爹与两位伯伯素来清高,甚少夸人,今日为何对一个少年赞不绝口,弄的我也想见上一见了。”
(第三更,求鲜花、求月票、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