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6. 看菜吃饭见机行事
面对70步炮,75山炮是压倒性的优势,不管是射速、射程、爆炸当量等,都超过了九二步兵炮,一时间,好几发炮弹落在日军九二步炮阵地里。
不但炸翻了日军的步炮,还把边上的炮弹和药包也给炸开了,引起了一阵的殉爆,一阵地动山摇的响声后,远处腾起了一片乌云。
日军102大队唯一的炮火支撑,被炸掉了,现在几处阵地都处于濒临崩溃状态之下。
中不但是三营,还有152团及野补团,从三个方向对日军102大队的阵地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日军102步兵大队一直在和51师作战,主要是和三狗他们的152团在缠斗,其中和三营在赣江、灰埠这几处的作战,损失颇多。
但日军这次作战由于属于长线的突袭作战,兵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大卡车来回运输,只见把伤兵和战死者拉走,很少有新兵补充进来。
毕竟他们留在南昌的部队,还要应付南昌周边好几万中的环伺,万一南昌那边兵力空虚了,被中趁虚而入,那就更麻烦了。
现在日军的侧后供给线已经被中的游击部队给不断地破坏,很多兵员、粮弹都供应不上。
一些伤兵得不到及时的救护,战死者只能在现场焚烧,留下骨灰,放在辎重部队,以后一起带回去。
102大队面对如此的困境,还有中的突然反攻,现在他们不得不收缩兵力和退守到核心阵地去,死守在千公岭这个主阵地。
千公岭是之前三营设在凤岭村的指挥所后面,边上是从灰埠到新界埠的大路,和鸡公岭正相对着。
这个阵地之前也是153团挖的,利用三四个丘陵小山,挖成了环绕主阵地的三四道交通壕,在交通壕上,密布这散兵洞、掩体、建议堡垒等。
现在日军把前哨阵地和第一线山脚阵地的人,全部撤了回去,撤到主阵地千公岭,利用地形的优势,来死守待援。
152团和野补团,本来是想执行师部的命令,只是把102大队给打跑了就可以了,最多也就是追一追。
毕竟现在日军的主力部队在泗溪位置,不敢太追,一旦被泗溪的日军渡过锦江南下把他们后路一抄,那就麻烦了。
所以这两个步兵团对千公岭的192大队只是采取了三面攻击,围三阙一,留了鬼子一条退路。
但目前这102大队太不识趣了,被打成这样了,还不逃走,死守在这个千公岭上,面对这种情况,侧后的野补团索性就把日军包了个饺子围起来打。
如果敌人增援部队来了,人多就撤,人少还可以围点打援。如果敌人增援部队迟迟不来,那就想办法把这个102大队给歼灭了。
省得这个102大队像苍蝇一样,整天跟在身后嗡嗡嗡,烦死了,让整个51师的日子都不好过。
反正就是看菜吃饭,或是说整个打仗的战术转换,也是在看菜吃饭见机行事。
这个报告上递到师部后,李天侠师长觉得很好,但又觉得事关重大,自己不能承担下来,就上报到军部,王军长一看很好,马上就批准了。
作为一个野战军的军长,这点权限还是有的,不过王耀祖军长还是把计划附在第二期作战计划后,顺便提了一下这个小计划,上报到罗总部去。
这种团级的小行动,完全不用通过罗总部来批准,罗卓音将军知道王军长是尊重他,给他过个眼,就爽快地批准了。
当然,51师李师长可不会等这个报告层层批准下来,那还打什么仗。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指战机稍纵即逝,不可能完全等上头批准下来才慢条斯理地打。
李师长在自己的权限内,立刻支持野补团和152团围困日军102大队的计划,并成立了前敌指挥部,由师参谋长刘起勋前去来指挥。
相对于其他部队浓厚的避战情绪,而野补团如此积极,估计和军队政策有关,去年军委会大规模地撤掉军队里旅一级,改成三三制。
这样一来,原来每个师两个旅四个团,就要改编成三个团,其中一个团就要裁掉了,但一下子这么多的团裁掉,人员安置上消化不了。
军委会军政部有人提出,把这些裁掉的团,再次三个三个组建起一批新的师级单位,这样就可以扩编出大量的有生力量了。
但这个提议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对,几乎全部的原部队,都不愿意放走自己辛苦拉扯起来的部队。
这些团自己也不愿意离开原部队,毕竟所有的人脉都在原部队,做了半辈子的官,这一连根拔起,到了新的师去,很有可能被人吞并了,连骨头渣子都没有。
像一些团长营长连长的,很有可能被人架空换掉,到时候只剩一个虚职,这可是要了人家的老命,才不愿意这么做。
于是就有野补团(野战补充团)这个特殊的称号和编制暂时存在着,原来要裁掉的那个团暂时改名为野补团,根据之后作战情况,逐步分拆补充进其他三个团里去。
所以野补团头上一直高高挂着一个被拆分被补充走的压力,所有的指战员,都很焦虑都急于想表现自己,希望能补充到一个好位置去。
即使是改变不了被拆分补充的命运,但如果打好了打出实力了,至少可以补充到兄弟部队去做一个实职。
出于这样的想法,只要野补团捞到的仗,都是异常拼命的,这次野补团捞到了一个攻击日军102大队的活,马上就想着围歼或是围点打援这样更大的活出来。
但作为152团,则就不一样了,反正都是有正规编制的人了,不急着这么拼命,还是要顺应上头的战术,逐次抵抗消耗敌人,不急着要和鬼子拼命。
鉴于这些,师长李天侠是明白人,就派了参谋长来作为前敌指挥,调度两个团的配合,不然的话,到时候一个团在拼命,一个团磨洋工,会出大事的。
152团团长刘光羽见此也明白了师长的意思,看来这次行动师部还是很重视的,所以152团作为主力团,可不能拖后腿,被人诟病。
于是刘光羽也把团部指挥所前移,一直到了前线一千米左右,这样就逼着三营的指挥所再次前移,移到五百米处,总不至于营部和团部在一起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