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我裂开来了
2002年8月这会,涡扇10已经完成定型,涡扇20还没正式立项,正好赶在两个重大型号之间的空档期。
对当前的航空动力集团来说,常浩南手头这个任务,就是第一优先级。
即便在整个科工委序列当中,重要性也是位居前列。
所以他的要求,自然很快得到了上级和兄弟单位的响应。
尤其是621所。
尽管在当年分家时,621所被保留在和航空工业集团的序列下,但还是在最短时间内组织起了一个研发团队赶赴镐京。
甚至比本地两所高校的教授来的更早……
而常浩南也不整太多虚的,直接就在项目组专用的档案室里接待了对方的一众技术人员。
果然,效果拔群。
当为首一人看到眼前满满当当一个档案柜的资料时,直接惊得连手里的公文包都掉了。
愣在门口瞅了好一会,才注意到坐在旁边不远处的常浩南。
一时间,周遭的气氛有些尴尬――
报道第一天就把领导晾一边去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jpg
最后还是常浩南站起身,半开玩笑地主动上前两步:
“之前就听说杭志斌杭研究员一看上研究资料能把老婆都给忘了,今天一见面,果然名不虚传呐……”
跟在杭志斌身后的几个人也非常配合地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总算是让场面重新活泛起来。
“常总,您好。”
杭志斌赶紧和常浩南握了握手,接着开口道:
“本来,前两天听到您这边的情况之后,恩师曹晓春曹院士准备亲自过来,但因为身体突感不适,所以才不得不临时改由我来带队,希望常总您能多加指点……”
曹晓春,621所专攻钛合金材料的大佬,主持了包括TC2、TC4、TC11在内,一系列钛铝合金材料极其加工工艺的研发。
由于这一卓越贡献,他在1997年就获评为华夏科学院院士。
在某种程度上,常浩南在1996年重生之后,之所以能迅速把自己的知识应用于航空设计领域,而没有在材料方面遭遇打破特别大的阻力,也是吃到了大量来自于曹晓春院士的科研红利。
而可以承受550℃,乃至更高工作温度的耐高温钛合金,正是其眼下的重点攻关方向。
当然,说是攻关,其实也才进入摸索阶段。
华夏过去确实开发过几种用在航空发动机上面的钛合金材料。
但那都是用于风扇和压气机,也就是冷端部件的。
跟罗罗这个直接上涡轮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现在常浩南突然拿到手了几千份资料,而且还是经过罗罗认证的资料。
621所方面自然希望能尽早看到。
“指点么……目前还谈不上。”
常浩南示意门口几人在一张小桌子周围落座:
“这次找你们来,主要是需要你们在钛合金材料方面的研发经验支持,毕竟镐发这边……其实也包括我自己,过去都没怎么系统性研究过钛合金材料,光靠着英国人给的这些东西,有些时候还是不太够……”
华夏毕竟不是直接引进了全套技术,所以罗尔斯罗伊斯自然也不可能真的给出完整资料――
想要在半成品胚料的基础上搞加工尚且有一定难度,更别说真要想逆向工程搞出同样,或者是同等技术的高温钛合金了。
至少不是照着资料做一遍就行。
“哪里哪里……常总之前提出来的计算材料学方向,我们课题组也一直在关注,还是有很多细节想要趁这个机会向您求证……”
……
其实,在钛合金材料这块,还应该再分成两个方向。
一部分人负责开发激光加工工艺,另一部分人负责研究材料本身。
不过,在研究初期,这两边需要做的事情是完全一样的。
做表征。
虽然英方提供的资料中已经包含了微观形貌和金相组织等内容,但到了华夏自己手里之后,这个过程还是少不了。
因为表征对象不仅仅是待加工的半成品本身。
还有经过不同工艺处理,尤其是不同波长和脉宽的激光处理之后的材料。
从性能上来讲,它们都只能算是工艺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品。
但对于材料学,尤其是常浩南正在钻研的计算材料学来说,废品本身也有价值。
当然,测试肯定不需要常浩南亲自上手。
但材料型谱和相关数据库的构建,还有钛-铝-铬-铌-氧等粒子之间的作用关系,这些还是需要他做主才能搭建起来。
要说英国人这种钛合金的成分,倒也不算复杂。
Ti-47Al-2b。
简称4722。
对于常浩南来说,算是一代经典产品了。
以至于在第一次看到结果的时候,他竟然丝毫都不感觉到意外。
因为即便是在上一世,它的改进型4822,也是全世界第一种投入到实际应用当中的耐高温钛合金。
只不过是由通用电气用在GEnx,也就是787的发动机上面。
至于材料本身被开发出来的时间则更早。
现在看来,之所以没有提前被应用,恐怕主要还是在加工方面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毕竟如果没有他的话,那遄达900大概率还是要把低压涡轮换回镍基合金。
因此,在初期准备阶段结束后,常浩南就已经做好了攻坚克难的准备。
但即便如此,后面的情况,还是有些超出了他的预期――
最早,常浩南的计划是,先用其它牌号的钛铝合金进行算法和工艺测试,像镍基合金那样先形成一个数据库,然后再尝试上手加工4722材料。
毕竟,英国人给的半成品叶片数量有限。
虽说合同中规定了,试生产过程中的正常使用不计入加工损耗当中,而且后面也可以再让罗罗提供新的样品。
但国际邮递耽误时间不说,更重要的是,条款中同样写明,所有加工废料不得随意处置,需要全部交还给英方。
表面上看,这倒是没什么奇怪的。
但却意味着,如果整个工艺开发流程全都使用罗罗提供的材料进行测试,那么对方就有可能从这些废品中推断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不过,这种事情,主动权毕竟还是在华夏这边。
所以,常浩南才想着用能够自主生产的其它牌号钛合金做前期试验。
相当于最后只给对方一个答案,而过程则是一个大大的“略”。
这种杀伤力,任何上过学的人都应该懂得。
然而,按照这个过程拟合出的工艺参数,第一次下样测试,就出现了裂纹。
甚至都不是那种需要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微裂纹。
而是宏观裂纹……
“常总,根据检测结果,孔道内部形状基本达标,但是孔壁的外观形貌情况非常不乐观。”
同样是从606所被派过来的卢青松手里拿着一份检测报告以及一份样品,来到了常浩南的临时办公室:
“探头进去之后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翘曲,还有毛刺这类缺陷,而从这些缺陷处扩散出去的裂纹,有些甚至能贯通相邻两个气膜孔之间的部分……”
“先放下吧……”
后者这会手中也正拿着样品的照片犯难,见到进来之后有些头疼地叹了口气,接着指了指办公桌上唯一一处还没被资料堆满的地方:
“还有,让试制组那边暂停一下,这里面明显还有一些咱们没注意到的地方,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被忽略掉了。”
“好。”
卢青松点了点头,不过却没有马上转身离开。
作为全程参与了超短激光加工工艺开发的工程师,他多少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常总,那我们下一步,是准备先调整计算过程和拟合参数?”
但常浩南却摇了摇头:
“这次的加工结果偏差有点大,光靠调整工艺参数恐怕很难搞定,得调整工艺流程才行。”
说到这里,他整个人向后靠在椅背上,面色有些犹豫,显然是在纠结什么事情。
过了好一会之后,才又突然继续道:
“得调整一下策略……和杭研究员那边一起,先把材料成型机理和工艺给搞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