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俞大猷说道:“我看话本上曾经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我看这说法对也不对。”

  “要我说,那就是三军不易得,一将也难求。”

  “这天下之难事,就在于练兵。”

  “打仗最后还是要让人来打的,熊旅长,你久在军阵中,应该知道打仗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要你说,能支撑士兵们在前线战斗的,是什么?”

  熊况毫不犹豫的说道:“学生以为是纪律。”

  熊况已经被俞大猷折服,用弟子的礼仪来对待俞大猷。

  俞大猷说道:“纪律是很重要,从秦汉以来军中就有督战的军法官,凡是作战后退的都被会军法官斩杀,但是用严酷的惩罚来督促军队只能维持军队的纪律性,却无法驱使士兵出动冲锋。”

  熊况想了想也点头认同,他又问道:“是大都督所说的教育吗?让士兵们明白为什么而战,让士兵们懂得为国为民而战?”

  俞大猷说道:“所以要选锋,所谓的选锋,就是将精锐士兵选出来组成先锋营,这个先锋营中的士兵,都是有血勇敢打敢杀的勇士,当所有人都是勇士的时候,大家就会你追我赶的冲锋。”

  “是啊,次次都是一個人冲锋,这个人如果不战死,那几次之后他也不会冲锋了,而且我东南计算战功的时候,多是以参谋处对整体作战进行总结,很少会嘉奖到某一个具体的士兵,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时候,带头冲锋的士兵和躲在后面的士兵,是不会有太多的军功差距的。”

  俞大猷摇头说道:“这一套家国认同,对于军官自然有用,但是很多普通士兵字都不认识几个,根本没有什么家国天下的认同感,你要让所有士兵都能有这种想法,何其难也。”

  熊况连连点头,大都督苏泽取消了很多旧军队陋习,比如让前线军官勘定军功的权力,被转移到战后复盘的参谋手上,这一方面确实减少了前线基层指挥官拉帮结派,争抢军功的情况。

  “如果你在的队伍中,次次只有你一人冲锋,剩余的九人都在后方观望,那你能冲几次呢?下一次你还会继续冲锋吗?”

  俞大猷指着手下冲刺的骑兵说道:“士兵们在战场上作战,支撑他们就是一丝血勇罢了,这一份血勇让他们能够在战场上拼死冲锋,能够让他们死战不退。”

  熊况想到自己军中已经出现了这种问题,他摇头说道:“若是次次就一个人冲锋,那几次之后就不会冲了。”

  “但是血勇这个东西,是会消退的。”

  俞大猷说道:“一丝血勇罢了。”

  但俞大猷所说的“大锅饭”现象也在发生。

  “请赐教。”

  熊况看过去,只看到在训练的队伍中,有一支装备和战马都明显更好的骑兵队伍从大部队中冲了出来,然后迅速的冲过一条小河,和后面的大部队拉开了差距。

  俞大猷说道:“选锋就是要选兵尖子,而选出来的兵尖子一定要给予荣耀和特殊待遇,让这个团队成为整个军队都向往尊敬的队伍,这样才能选出更多的兵尖子。”

  “以我这些年打仗的经验,其实真正的战场上决定胜负的时刻,往往就是那么一瞬间,一场战争中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在准备那个时刻,或者战胜之后的追击和战败后的逃跑中。”

  “而别看什么规模的战争,最后决定战局的往往也只是很小的一批人打的很局部的一场战争。”

  “一支万人的军队,只需要千人甚至几百人的兵尖子打开局面,就能决定最后的战局。”

  “十万人层次的战争,最后决定战局的也可能只是一场千人规模的对决。”

  “不能将兵尖子留在普通部队中,那会消磨他们的锐气,让整个军队都失去活力。”

  “这就是练兵之要义了。”

  熊况越听越是佩服,他摸索了这么久,确实不如俞大猷看的透彻。

  不过他也同意俞大猷的理论,因为这句话苏泽也说过,在战争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垃圾时间”,决定一场战局的往往就是最关键的几场战斗,接下来就是“兵败如山倒”或者“乘胜追击”了。

  熊况想到当年苏泽亲自练兵的时候,也是非常强调精锐概念的,使用最精锐的士兵打开局面,看来这果然是练兵最精要的地方了。

  俞大猷看着自己亲手练出来的骑兵,扬起马鞭说道:

  “接下来就是如何使用这些兵尖子了,我带伱好好看看,出发!”

  年四月,正处于接羔期的草原上,一支汉胡杂间的骑兵从五原城骑兵,号称三万人,直接向着土默特部的王庭板升城而来。

  刚刚答应了大明要求,准备支援明廷的土默特可汗黄台吉大惊失色,连忙召集草原联军阻挡。

  可如今是草原上的接羔期,也就是羊羔出生的时期,这个时候草原上各部落都要人手来接生羔羊,类似于农耕民族的秋收。

  当年汉武帝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时间点,所以每一次汉武帝派遣将军出征匈奴的时候,都挑选三四月份的春季接羔期,而匈奴南下都选择农耕文明的秋收期。

  在这个时期,如果母羊难产或者小羊早产死亡,都会对整个部族的牲畜群造成巨大的影响,而牲畜的减少就会养不活部落的人口。

  而这些年,土默特部盘剥其他部族,也无法召开草原大会分配各个部族的利益,几次镇压汉人叛逃都失败了,已经逐渐失去了草原上的权威性。所以各个部落接到了黄台吉的命令后,都观望的没有发兵。

  黄台吉只能召集本部骑兵,阻击俞大猷的骑兵部队。

  俞大猷的速度非常快,他的先锋绕过了黄台吉的本部骑兵,从侧翼发起了冲锋。

  黄台吉的骑兵大为惊骇,阵营被先锋精锐冲散,俞大猷立刻抓住机会,直接冲垮了黄台吉的本部骑兵。

  黄台吉知道大势已去,只能带领骑兵后撤,试图通过板升城自守。

  但是黄台吉回到板升城前,城门已经升起,他的妻子三娘子脸色惨白的看向黄台吉说道:

  “可汗,投降吧!”

  (本章完)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