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d></TABLE>
《山川河脉志》记载:
陉山,山绝陉,平地起绝岭,周皆平原,位新郑西南三十里。每逢夏至日落时,有虹光,其大如斗铺于地。旧志所载陉山晚照是也。
轩辕藏兵洞,传女娲采石五彩,补天所遗。昔轩辕征蚩尤,大将风后建虎豹熊罴四兽兵,令陆吾督虎豹二军,离朱掌熊罴大队。为免四兽害人,日常藏于山穴,曰轩辕藏兵洞。
天茨放下手中《山川河脉志》,在坪顶遥遥望向龙尾消失的东方远处,依稀中有绝峰于沃沃平原中突兀耸起,即为陉山。
又至午后,天茨不由又想起那只纸鸾,和那上天独怜、精雕细琢般的小女孩,却再也静不下心去刻苦学习,近乎本能般的穿过轩辕藏兵洞,来到昨日见到小女孩儿的那处山林溪旁。
山林依旧、溪水依然,可直至日已渐西,仍未见那小女孩,天茨怅然若失,黯然回返老山坪。
如是几天,七七终不得见。
一日,道人云游归来。
夜静谧,山村庭院火塘石上架起两个削尖柳木细枝,一串山鸡一串野兔。伴随着忽明忽暗的篝火跳跃,山鸡野兔开始逐渐皮透金黄,不断有油滴落入火塘炭中,随着咝咝碎响,火苗陡然蹿升,舔砥着野味。
正是火候,天茨熟练的洒落些许盐巴和少许粉末状的佐料,浓郁肉香也随之弥漫开来。
这佐料由采之山野的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等晒干后混合研磨而成,是山野猎人代代相传下来,佐以烧烤山中野味,风味尤佳,道人尝后尤赞,谓之“十三香”。
师徒二人席火而坐,开始大快朵颐。
“天茨,最近课业如何?”道人用手撕下一片焦黄兔腿送入口中,然后抿了一口葫芦中的酒水,一脸满足之色,慈祥的问道。
“弟子从不敢有半日松懈,那些蒙学文章都已牢记在心。”
“嗯,不错”,道人送入口中一片嫩肉,又抿了一口酒,赞许的说道。
天茨想了想,问道:“师父,陉山是什么地方?”
道人停下吃肉喝酒,道:“何有此问?”
天茨略显局促不安,清了清嗓子道:“弟子读《山川河脉志》知之,天气晴好时在坪顶隐约可视之,心中好奇。”
道人抬头,望向炭火映照下天茨那忽明忽暗的小脸,良久,一声轻轻叹息,道:“也罢,你早晚要下山,走入这滚滚浊世,历遍这红尘万事,你终归要知道,早知晚知又如何”。
天茨急急说道:“师父,我不下山,就在这山上一直陪着师父”。
道人轻轻摇头,慈祥的笑道:“你这天真的傻孩子,师父终有再也不在的那一日,你就一直自己呆在这荒山野岭啊!”
然后道人开始向天茨娓娓道来。
“陉山,乃神州五绝地之一,神秘之所,无人知之究竟。传此山或有幽魔隐现,然无论凡夫俗子还是修道大能,均无人得见。山周百姓有入此山深处者,无不迷途,然而终能回返,却回忆不起山中情况。另外传说修道之士不得擅入此山,偶而有修道之士自恃道行深厚而强行进入山中,或满身修为尽消、失忆而出,或就此消失不见、不见其下落。久而久之,世人皆畏之,视之若龙潭虎穴。”
“什么是绝地?”天茨小脸迷茫。
“绝地,顾名思义,险绝之地,对修士凡人来说,无不蕴含莫大凶险。神州浩荡万里,奇绝险地无以胜数,人力有穷尽,而天地莫测。这些险地或为苍天之殇,纯浊无清之地,或为幽魔盘踞之所、阴司之所在。”
“天下世间已知最为凶险莫测之地,号称五绝地,分别是北海幽都、殒仙谷、陉山、刑渊、背阴山。五绝地凶险各不相同,仙凡无可窥其全貌。”
“啊?陉山亦为绝地?”天茨闻言,大惊问道。
“陉山较为特殊,宏而观之,具茨山为神州四大神脉秦岭东入中原余脉,绵绵百里,状似盘龙。风后岭状若龙首,老山坪则为龙身,东去似龙尾,隐没于沃沃平原。然而龙尾处平原百里外大地陡然起险峰,是为陉山。另有隐秘相传,陉山乃神龙摆尾之处,本与老山坪相连,后不知何故就此中断,山中深处横贯人世间,上连九天、下接九幽。陉山平地起绝峰,观之山周不过寥寥数十里,昔日曾有九天下凡谪仙人探之,发现山内宏广远非肉眼所见之寻常,另有时空混乱、混沌交错之所,真仙亦不可入,实无法妄自猜度。陉山虽绝,实则遗世而独立,并未曾听闻有祸乱人间之妖物出世。”
“风后岭东三十余里,有一小县新郑,县北有轩辕丘。传说黄帝生于轩辕丘,居于姬水畔,练兵于具茨山,败九黎部落,一统华夏,建都于有熊。有熊之墟即为当今之新郑,左近黄帝传说璨若星河、难以述表。有熊之墟方圆千里内天象地脉奇特,秩乱并存,圣山具茨、绝地陉山并存此地,亦是不足为奇……”
道人忽然停语,但见天茨早已目光迷离,神游千里了,连那送至嘴边的半只鸡腿都已忘记。
道人哈哈大笑,轻轻拿下鸡腿,和蔼笑道:“天茨,可是吃饱了?”
天茨这才从那宏阔的世界中回过神来,连忙道:“啊?没,没……”
“那就继续吃!”
“师父,你继续讲啊”
道人横眉怒道:“为师的酒没了,怎么讲?”
“我现在给你再添上。”
“有酒没肉啊,怎么讲?”
“这不是烤着呢?”
“肉都烤糊了,怎么吃?”
“啊,忘翻面儿了”,天茨一阵手忙脚乱,慌里慌张收拾好烤肉,然后正襟危坐,道:“好了,好了,师父继续讲吧。”
道人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懒散的道:“为师困了,且待下回分解”
天茨恨恨的抱怨道:“师父!你……”
“哈哈哈……”
山间传来天茨的不甘声,和师父的肆意笑声……
第二天又至月升,师徒二人再次对坐火塘。
道人一脸正色,道:“天茨,你已渐渐长大,我为修道之士,终要离去,你亦需踏入俗世红尘。大道缥缈,道途尤多艰难坎坷,又涉万般因果机缘。为师本本不愿你踏入修道之途,但师徒一场,亦是机缘。从今日起,就给你讲下天下大势,传授你一些修道入门之法,锻体强身,他日若何,全看你个人造化机缘了。”
天茨认真的点了点头,“恩,知道了,师父,我会用心记下”
“世本混沌,盘古开天辟地,天地始分,清元者成九天,浊冥者化九幽。天造万物,世间万物皆具灵性。人者乃万物灵长,历万千载,世人智慧初开,事者乃人为物趋,情者乃人感于事,人始有七情六欲之分。历有大能之士,外感天地清元、阴阳变易,内悟奇经八脉、生死轮回,渐晓修炼之法,纳清排浊、积元逐冥,天人合一之际,则白日飞升,翱游九天,成就真仙,得证长生。另有生灵,误入歧途,顽冥不化,斥清元而固浊冥,虽亦可异样长生,却背离天道,轮回绝断,人性渐失,不容世间,终坠幽冥。”
“天地间清元、浊冥二气并存,在生灵体内亦是如此,阴阳交会,生死往复。人体内神根,一为精,一为神,一为气,此三共一位,本天地人之清元。神者受于天,精者受于地,气者受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故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中也,三者相助为治。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人有一身,为形,生具浊冥之忧,岁长则浊冥日重,与精神相合配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则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精神感之天地清元之气,相合则为一,可以长存也……”
不知不觉中,东方欲晓,天已渐亮。</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