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帝国重器

第五百零四章 实话换设备

帝国重器 周硕 5555 2024-01-19 06:42

  有的时候不能不承认,电影虽然被称为第七大艺术,但是其本身对技术的依赖绝对是超过了前面的其他六个艺术形式。

  不论是绘画、音乐、舞蹈还是文学、戏剧、雕塑,技术总是屈居于艺术之后,更多是在探求人类思想,是以“人”为本。一个穷光蛋,并不影响他是一位艺术大师。

  但是电影这个第七艺术,却是严重的依赖于资本。

  每一次技术进步,对艺术的表现形式都是一种颠覆。从黑白到彩色,从默片到有声,从幕布到荧屏再到ImAX,从2d到3d,从一块屏幕到虚拟现实,技术的变革让这种艺术越来越“昂贵”。

  而更先进的技术,又更能承载艺术家们在电影中使用更多的表现手法,传达更加细腻而真实的感受。

  八十年代国内的电影拍摄,受限于设备和器材以及拍摄手段,导致表现手法照香江的港片和好莱坞都有相当的差距。

  比如说后世普遍采用的吊钢丝拍武打,最起码你要有一台吊机吧?在盖楼大多都是手工的年代,电影厂又上哪里找吊机来拍摄?何况以国内几个电影厂的需求量,又有哪个重型机械企业,会投入资金为拍摄电影专门投入技术去开发高空摄像之类的配件?

  要指望电影厂自己搞,这个就更不现实了。

  所以八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大多都是以情节取胜,视觉享受这个东西是讲究不了的。

  可说是情节取胜,但这个年代里电影厂的工作者们都是一群什么人呢?用华影之王里的话来说,是从牛棚里刚平反的愤愤不平的“旧知识分子”们。

  除了会哀嚎“我们知识分子怎么能去干农活”的河殇流,这帮人还能写出来什么狗屎东西呢?

  既不接地气,也没有什么人性上的共鸣,除了吹捧自由主义和黑TG,这帮子所谓的“文化人”脑袋里就只剩下一堆牛屎了。

  这些人写出来的文字别说接地气,简直就是充满了“负能量”,又怎么可能转换成好的影视作品。

  当然,也不是说八十年代就没有好电影了。电影厂里一些编导还是创造出了不少优秀作品的,也能做到贴近观众生活,适当解放思想。比如说著名的庐山恋,可以说为国内社会风气解放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像芙蓉镇这样的电影,虽然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波澜,但仍然没有摆脱政治运动的窠臼,距离商业化的电影差距非常的大。

  如今电影厂一部电影的拍摄预算不过十几二十万就是大制作,说实话,哪有什么资本去追求视觉效果呢。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

  所以当王大海看到《三国演义》的成品之后,顿时就坐不住了。

  这电视剧的视觉效果竟然跑到了电影的前面,这叫什么事儿?

  看看三国演义的拍摄条件,摄影机和胶片是进口的高清产品,拍摄手段上更是花样层出不穷。除了轨道摄像、空中设想,在战役镜头中甚至还有从直升机向下拍摄的俯瞰镜头!

  要知道在此之前,这样的大手笔基本上就只有八一厂近水楼台才玩的出来。

  真是羡慕死个人了。

  如今王扶林的大金主就在眼前帝都厂的厂长王大海哪还有不抓住机会的道理。

  “胡总,这设备你们闲着也是闲着。三国演义后期少说也要做一两个月吧?拍摄器材不用也要计算折旧,借给我们用用,也不会掉一根毛不是!”

  胡文海对王大海的劝说不置可否,转头看向王扶林,沉稳的说道:“王厂长这个要求我不能拿主意,设备虽然是我购买的,但使用上我绝对尊重王导的意见。如果王导认为借给帝都厂不影响工作,那咱们再来谈具体的问题好了。”

  “这个,我暂时还不好说。”王扶林皱眉,为难的说道:“后期制作也有可能要不拍一些不满意的镜头,并不是就完全不用拍摄设备了。”

  听到王扶林这话,胡文海没有再把事情往他身上推,转而向王大海强势的说道:“王厂长也看到了,既然王导接下来还有可能要用这批设备,我想这件事就不用再说了吧。”

  “可是、可是,也不一定就肯定会用吧。”

  王大海说的这话,声音越来越小,自己也知道有些没有道理。后期制作补拍或者重拍,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若非他之前就说服不了王扶林,也不会直接想要从胡文海这里寻找机会了。

  胡文海看看王大海,再看看王扶林。话说回来,王扶林做后期要有帝都厂的支持,关系真弄的太僵硬了恐怕也不是好事。

  他沉吟片刻,忽然向着王大海伸手,示意两人到外面去商量一下。

  将织霞和王扶林留在屋子里,胡文海和王大海两人走到了屋子外面的大树下。

  夏日的槐树下摆着两张躺椅,大槐树仿佛一张巨大的遮阳伞。胡文海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感觉,这种大树往往并不只是一棵树,它更多象征着的是“历史”和“底蕴”。

  像这样的“装饰物”,在绣城那些几十年历史的工厂里,总是让人生出难以抑制的骄傲。

  而这种历史的底蕴,在帝都当然更加俯拾皆是。

  王大海专门拿出自己紫砂壶,给两人倒上一杯清澈的热茶,配上树荫下凉爽的微风,便是这夏日最好的享受了。

  胡文海放下茶杯,他虽然在品茶上没什么水平,但也喝得出来肯定是好茶了。

  “我有些问题,想听王厂长能说一番实话。”

  胡文海正色:“咱们就当是交浅言深吧,您说实话,我送帝都厂一套和王导一样品质的设备。您如果说有一句半句假话,让我看出来,那咱们就当今天没这回事,您看如何?”

  王大海坐正了身体,神情严肃了起来。他原本只当是卖个人情的事情,多少带了些轻松的想法,不成也就是有些遗憾。

  然而胡文海的这个表态,显然要严重一些。

  “您说,我如果不方便的,最多闭口不言,绝不说假话糊弄你就是。”

  “好。”

  胡文海点了点头。

  “您对未来十年、二十年和三十年,中国人思想的变化,有什么预见吗?”

  “这个……”

  王大海没想到,胡文海竟然一开始就扔出来这么危险的一个话题。

  作为电影厂的厂长,王大海当然要对社会思想有所把握,才能创作出贴合观众的作品。

  然而如今社会的思想潮流变化多端,未来究竟走向何方,实在是有些不好说的。

  何况王大海自问,未来的社会思想变化,就是自己真有什么预见,恐怕也不敢说出口啊。

  真要把心里话说出来,恐怕妥妥的是要犯错误吧?

  “王厂长不好意思说,那我说几句,你来回答赞成、还是不赞成吧。”胡文海看了王大海一眼,干脆摇头说道。

  “以如今的社会发展趋势,社会会越来越物质化,人们的思想将越来越自由。十年内,过去三十年的舆论风向将会彻底被摧毁,二十年,国家在宣传口上将全面溃败。三十年,卖国贼们将充斥所有的舆论领域。”

  “这不太可能吧……”王大海不自觉的脑袋有些发晕,额头上出现了一片细碎的汗珠,怎么也没想到胡文海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这样的对话,已经不局限于人情来往甚至是商业往来,而是在交换政治倾向。胡文海说这是交浅言深,以他帝都厂厂长的敏感身份,简直比见面第一句话就要娶他孙女还来的突然了。

  “您一定觉得我对未来太过悲观?不,其实我对中国的未来非常乐观,二十年里我可以保证中国能站到世界第二的位置上。”胡文海重复道:“我对此非常乐观!”

  “但也正因为如此,反扑会比历史上来的更加凶猛而歇斯底里。”

  “历史上?”王大海有些纳闷的思索,胡文海说的是哪段历史。

  胡文海的目光紧盯着王大海的脸孔,希望能发现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您觉得,中国是否应该全面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呢?不仅科学技术,思想和制度也应该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对于如今社会上,很多人千方百计想要出国移民,认为中国的社会从文化上、制度上,根本就是错的,应该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这些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王大海略微一愣,首先想到的就是胡文海的身份。

  胡文海是什么身份?中国最大的资本家啊,说不定还是全世界最有钱的资本家。他问的这话,是什么意思?

  想给资本在国内张目找代言人?想让社会环境向适合资本发展的欧美国家模式转变?

  想到这里,王大海眼睛一立,毫不犹豫的说道:“中国人又不是没有自己的文化和制度,怎么能全盘照搬国外的模式?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当然要坚持对自己的道路有信心!”

  “只要我王大海在位一天,就不能允许这样贬低中华民族的思想出现在帝都厂拍摄的电影里面!”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