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再临云州
各取所需是双方合作的基础,真诚友善的态度是合作的前提,既然目前两者俱全,陈霄也就不矫情了,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前往云州,至于凉州总号,除了出去走镖的,就留下三五个看门的就行,其余人也被陈霄安置到了别处,比如柳莺莺和雀儿,他在路过灵州时将他们放在了合义镖局,这是避免自己不在老巢时被人偷家损失惨重,反正真金白银绝大多数在自己的系统空间里,人我也都带走了,就一套房子,莫问因你要是气不过,你给我强拆了拉倒。
靖远镖局的凉州总号虽然新建不久,但当时的陈霄只是凉州府四家镖局之一,地盘自然算不上大,虽然建的豪华,但对比今日靖远镖局的赫赫声威,已经显得小了,镖局很多兄弟都分散住在别的产业里,比如曾经的致远镖局。
莫问因要是因为来寻仇时找不到陈霄,顺手拆了靖远镖局,那正好,陈霄想都不用想,等他回去的时候,张知府估计早就趁机把周围都拆了,自己正好扩建镖局,还不用当恶人,至于街坊邻居,把凉州府其他的产业拿来换一下,再给点银子,陈总镖头照旧是凉州第一仁义人儿。
将柳莺莺一行人留在灵州后,陈霄带着老邢和几个镖师轻装前进,快马加鞭,不过数日便赶到了云州,在位于城外的云州分号落脚。
陈霄本打算洗洗风尘,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再进城去布政使司衙门拜访何藩台,然后再去提学道衙门拜访韩提学。
没想到当晚正准备开饭的时候,何藩台和韩提学便联袂而至,陈霄赶忙邀请二人入席,端起酒杯道:“学生本带明日再去拜会二位大人,却没想到二位大人今日拨冗而来,实在是惭愧,惭愧。”一边敬酒的时候,陈霄还在想,呵呵,老郑这个靖北道的按察使,就因为不是科举正途出身,人家老何宁肯带着捅了娄子的老韩出门吃饭,都不带他玩的……
文官集团看不起他,武将集团也不会接纳他,想一想,郑大人在二者之间品尝孤独的滋味,还真是有点可怜呢……
哎,老郑这人其实不错,当初帮忙坑沈家的时候,也没打折扣,事后也没和陈霄提什么要求,可见这哥们是个厚道人,明天拜访他一下吧。
陈霄敬酒的时候,何藩台和韩提学也在观察他的表情神态,见他不似作伪,悬着的心才算跌回肚子里去了,其实何藩台也没把握自己那封信能将陈霄劝来,在他看来,如果人家铁了心另谋出路,那说什么都没用的,相反,如果不是,那说明人家一开始也没打算改换门庭。
眼下见陈霄依然对自己二人执弟子礼,何藩台心里就有底了,心想陈霄骨子里还是有文人的气节的,但他也同时是个武夫。文人重礼仪,陈霄未曾失礼,说明他信守当初的承诺,没有改弦更张的意思,但同时何藩台也暗暗告诫自己,陈霄这样的江湖巨擘,同样有武夫的一面,那就是爱面子,如果你折了对方的面子,对方一定要将场子找回来的。
暗含告诫的瞪了韩提学一眼,何藩台慈眉善目的举起酒杯,笑着对陈霄说:“小友言重了,当日一别,老夫对小友甚是想念,今日听闻小友莅临云州,怎么也得来和小友把酒言欢一番,韩大人拉都拉不住我,只好陪老夫一起来了,冒昧之处,还请小友见谅。”说罢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韩提学见状,也赶忙饮下了杯中的酒。
见何藩台不忘拉韩提学一把,陈霄笑呵呵的一仰脖子将酒倒进嘴里,对何藩台和韩提学笑道:“学生一路征尘,怕污了二位大人的宝舍,自然要洗刷一番才好登门请教,韩提学有古君子之风,与大人实乃良师益友。”陈霄这话,就算是揭过与韩提学之间的不快了,夸韩提学有古君子就是将他说话不中听等同于直率了,至于良师益友,表面上是说韩提学和何藩台,实际上陈霄是指自己和韩提学的关系。
用大白话说就是老韩这人说话直,闹得我很不愉快,但我依然将他视为良师益友,不会斤斤计较的。
见得到了陈霄的保证,韩提学不由的暗暗松了口气,这些天他从一开始的惶恐,担心自己激反了陈霄,要吃京中几位大人的排头,进而感觉愤怒,觉得陈霄这小子得志便张狂,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但接下来有觉得何藩台教训的自己有道理,文人讲究按部就班,论资排辈,但武人讲究实力为尊,人家陈总镖头如今是靖北道武林中顶尖的高手,自己确实不该用指使的口吻给人家写信。当然,最关键的是韩提学意识到了在文官集团的眼中,自己的分量远远比不上陈总镖头,以人家陈霄的身手,加上诗人的光环,虽然如今只是个秀才,但只要拿到举人的功名,一入金陵,怕就要京中的大人们被捧上天了,那是自己这个偏居靖北道的提学道能比的。
清醒的认识到即使在派系内部,自己的排名也远远落后于陈霄,韩提学就知道自己犯了怎样的错误,这相当于跟领导说你应该干嘛了啊,麻溜的,别耽误事。
这不是作死么这不是?韩提学恨不能抽自己一耳光,眼下见陈霄轻轻松松放过自己,韩提学也赶忙举杯向陈霄敬酒,不但当面表达了歉意,还文采斐然的将陈霄吹捧了一番,陈霄也投桃报李,大赞靖北道的文治在韩提学的带领下走向辉煌。
在何藩台的见证下,双方一番商业互吹,气氛友好而热烈,席间陈霄还顺手抄了两首写给友人的诗与二位大人向唱和,能让陈霄这个IT男记住的诗词自然不是凡品,两位大人登时就激动了,文人嘛,了却君王天下事,还不是为了生前身后名,陈霄的诗作这么优秀,作为诗歌中提到的人,他们还不跟着千古流芳么,这就和后世的学生们熟悉汪伦、董大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