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大秦:蛙崽为我带回封神榜

第六十八章 国运昌盛,商鞅、王翦、樗里疾封神!

  第六十八章 国运昌盛,商鞅、王翦、樗里疾封神!

  帝王法相,映照大秦!

  赢无羡目似点漆,眸子明亮,将大秦疆土,收入眼睑,直接祭天以巡视天下。

  随着天下百姓跪拜。

  翻涌的气~运,向咸阳汇聚。

  他的显化。

  让关中、关外、江东、百越等,各地的民心,有所稳固,出-于敬畏而心向大秦。

  还提振了大秦军队-的士气、军心。

  所以,大秦的气运,再度上涨了。

  民心、军心可用,自然国运昌盛。

  乃至!

  赢无羡还听到了一些“叽里呱啦”的夷语、闽语、越语等,听不懂却能明白的语言。

  一些新的气运,正在诞生,融入大秦国运中。

  知晓神州世界的真相后。

  赢无羡看待这些蛮夷,有了新的视角和心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地是熔炉,人类在其中,当大融合,才能往前发展。

  当然。

  融合过程中,免不了征服和战争。

  以大军为前驱,以文化为利刃,让天下之民,皆以秦人为傲,方可万民归心。

  说的通俗点儿,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

  服了,给你吃的!

  不服?

  揍你!

  赢无羡将目光从天下收回。

  甘泉宫上空。

  云气如山,赤霞升腾,玄妙天音,让人如痴如醉。

  祥瑞之气垂下,落在眉宇间。

  赢无羡展开封神榜。

  封神榜上,灿灿金字,如山岳一般巍峨,神力、香火环绕,鼎盛如烟云。

  杀神白起!

  水神李冰!

  赫然在榜上!

  “朕祭天地,为我大秦开仙道,愿天下人人如龙,敕神灵,愿天下人人不朽!”

  “我大秦以法立国,自商鞅始,以此国本,东出函谷,扫六国而平天下!”

  “故!”

  “朕赢无羡,敕封商鞅为我大秦法神,司掌律令法道!”

  赢无羡的声音传出,轰然而鸣。

  他以指作笔,以血为墨,往封神榜上书写。

  霎时间!

  封神榜大放光明,一道道神芒,跨越空间,落在了祭祀商鞅的庙宇、坟墓。

  轰隆隆!

  天地轰鸣,一道道律令,化作金字,浮现在天空上。

  “是《商君书》!”

  有熟悉律法的官吏,一眼就认出了天空金字的内容。

  随着金字出现。

  一个浩大、正直,却又冷漠、无情的声音,跨越千古而来。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

  随着这声音出现。

  天花坠地,异香扑鼻。

  大道隆音,教化万民,让人如闻圣音,心悦诚服。

  一道七彩拱桥突兀出现。

  从商君庙宇,延伸过来,贯通天地。

  一道身影,立在拱桥上,漫步而来,在香火、气运、功德之中,凝聚而出。

  “不愧是商鞅,这气象、功德,远非白起、李冰可比,造化之大,天地共鸣!”

  赢无羡惊叹。

  “此人若在封神世界,或可成圣!”封神榜不禁震惊。

  圣人行教化之功!

  商鞅立法,富强大秦,名传千古。

  哪怕在后世。

  商鞅的一些法令,也依旧存在着。

  这是一个将自己,和法结合在一起,让人铭记,开创法制时代的人。

  商鞅走出,来到圜邱。

  他一身白袍。

  上绣金线,分割阴阳。

  一道道法理,环绕身侧。

  讲述天地之法,万民之法。

  背后负剑。

  剑有法文,是法理之剑。

  商鞅再把手一招,七彩拱桥化为一本古籍,流光般落入他掌心,是法理之书。

  行法之道。

  无剑则无威,无信则不立,无书则不一。

  商鞅持书,看向赢无羡。

  他就像高山之巅的岩石,永远都是冷冰冰的,作揖道:“商鞅,拜见陛下!”

  赢无羡对他微微点头,笑道:“商君之名,千古流传,朕甚敬佩,今日敕封,我大秦尚需商君庇佑,以法治国,以法强秦,愿天下人人守法!”

  商鞅神色肃然,道:“治国之道,强国为本!”

  “王道、仁政、无为,尽皆虚幻之说!”

  “陛下能洞察深彻,不为所动,鞅引以为慰。”

  商鞅从墓中苏醒,知道自己的法,在大秦扎根,并使秦东出,席卷六国,当真欣慰。

  对他这样的人来说。

  区区生命,在自己的道,自己的学说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故而!

  他以身试法,以身证法,来告诫秦人,法不可违。

  如此,秦法才没有被谋求复辟的世族颠覆。

  知道自己的牺牲,没有白费,商鞅便觉死而无憾了。

  “商君,真的是商君!”

  两人的对话,传遍秦国。

  “商君为我大秦法神!”

  “不是吧,秦皇当真可以封神了?”

  赢无羡封神这一幕,同样映照于大秦,让秦国疆域内,所有人都能看见。

  “法神?商鞅如何与我孔家夫子相提并论?”

  孔家看到商鞅真的封神了,纷纷议论,羡慕嫉妒恨啊!

  “秦皇封法神,而不封儒神,看不起我儒家?”

  “我儒家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不服!”

  “歧视,这是歧视!周以仁政治天下,国朝八百年,何来虚妄?”

  “我等儒生,岂能被法家给打压了?法家有神,儒家岂能无神?”

  “万民上书,求封先师!”

  “你们儒家要脸么,都被赶出咸阳城了,还腆着脸求封神?多学学道家,清静无为!”

  “去你鸟的,敢说我道家无为,治理不了国家?我道家不服,老子不服!”

  “我要去咸阳,跟商鞅辩上一辩!以德治国,克己复礼!”

  “走,同去同去!”

  相比其它学派的激愤,法家门徒则是奔走相告。

  “商君复活了!”

  “商君封神了!”

  “跪求秦皇,再封我法家先贤申不害为神!”

  “哼哼,百家之中,我法家第一,谁敢反对?在座各位,都是弟弟!”

  商鞅封神。

  还是当着天下人的面封神。

  彻底刺激到了诸子百家,各个学派。

  法家有人封神了,你儒家没有,道家没有,阴阳家没有,还敢说自己是主流?

  虽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但这些文人撕起来,可比武人凶残得多,谁也不甘于人后。

  赢无羡忽然发现。

  好家伙!

  商鞅一封神,大秦文运增加了一大截。

  连武运,也有增长。

  0 ・・・・・・求鲜花・・・ ・・・・・

  武运为何增长?

  赢无羡略一观望,便知道了。

  商鞅的军功爵制度,深入大秦人心。

  商鞅封神,让大秦军民无不热血振奋了。

  秦末无大将,很多人归咎于胡亥把功臣杀了。

  但胡亥杀的几乎全是自家人,还有蒙恬等老臣。

  始皇末年,朝中文臣武将青黄不接是事实。

  不然楚、汉争天下时,为何没一个秦将冒头?

  唯一一个章邯,还是修皇陵的,被项羽摁着摩擦。

  之所以如此,始皇后期,朝堂的军功爵制度,是有点儿崩坏的。

  虽然他一直南征北战,但基本任用老臣、老将在拼命,没提拔过年轻将领。

  猛将必发于行伍,宰相必起于州部,成了一句空话。

  朝堂开始被老臣后代、勋贵把持,全是老腊肉,老面孔,没啥小鲜肉冒头。

  不信且看,蒙家、王家等,谁不是在军中根深蒂固?

  连始皇都对他们颇为忌惮!

  这其实有点儿像商鞅变法前的秦国。

  国库空虚,无积年之粮。

  民治松散,国府控缰乏力。

  ........ ......... .......

  内政法令,因循旧制。

  举国之兵,尚是残破老旧之师。

  现在,商鞅再出世,给了秦人极大的鼓舞。

  他们相信,新皇封商鞅,是变法强国之兆,故而武运增长。

  赢无羡心情不错。

  敕封商鞅,现在就已经回本了,以后都是赚的啊!

  “商君,请在旁观看,朕再敕封两神!”

  先前赢无羡和百官,有封五神之议。

  今日祭天。

  他要将另外三神,一起敕封,以安百官和天下。

  而且,赢无羡也觉得,身边儿人手不够用。

  白起、李冰,各有任务。

  兰池宫修仙的,还是层次,还不堪大用。

  大秦要治天下,缺人才啊!

  商鞅让在一旁儿。

  赢无羡再次以血为墨,往封神榜书写。

  并道:“王翦横扫三晋,攻灭楚国,百战百胜,朕赢无羡,敕封王翦为战神,司掌战戎征伐之道!”

  王翦和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

  他的战绩,无需赘述。

  秦灭六国,大半是他打下来的。

  正因为他功绩太大,到封无可封的地步,始皇才会在灭楚之战前期,启用李信。

  谁知李信玩砸了。

  始皇才不得已请王翦出山。

  王翦为了不让始皇猜疑。

  领军出征前,向始皇“请美田宅园池甚众”、“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

  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

  他进退有据,才能得了善终,封起战神,绝不为过。

  王翦神躯重塑之际。

  王家上下,无不振奋,高呼“陛下圣明”。

  赢无羡继续道:“樗里疾既亲且重,称兵外攘,其智无双,朕赢无羡,敕封樗里疾为青乌神,司掌地理堪舆之道!”

  樗里疾是赢氏宗族中,除君王外,最有资格封神的人。

  他以宗室之身,拜为丞相,有作品《青乌经》传世,被堪舆家视为祖师。

  后世之人,但凡风水、地理,乃至盗墓之徒,谁不把《青乌经》当圣经?

  天地一片金光,神人出世,香火、气运笼罩!

  赢无羡连封三神,天地响应,自然有一股说不出的威严,让万民敬仰拜伏与.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