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诚旻归家
听到他暖心的话,许怀宁甜甜的笑了起来,挽住他的手臂,软软的答了一句:“知道啦”
此时李诚裕坚毅的侧脸写满柔情,他目光深邃望着许怀宁,从她的脸庞慢慢落下她的小腹中。
那里孕育了一个生命,一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结晶。
“你知道吗,小的时候我最害怕的就是活成我娘那样,生出的孩子活成我这样。所以我害怕婚姻,害怕孩子。”
许怀宁眺望着很远很远的地方,可能在看着几千年后的那个世界。
眉宇间带了些许忧愁,但是当感受到手中传递过来的力量的时候,整个人豁然开朗。
她微微一笑:“但是我遇到了你,你是我生命中唯一,也是第一个男人,由始至终,有且只有你一个。”
原来她在另一个世界也没有属于任何人,原来她从头到尾都属于自己。
李诚裕只感觉有一股暖流从心底升起,唇边勾起一抹笑容,逐渐变得灿烂。
他抓起许怀宁的手,放在唇边,轻轻的落下一吻:“我也是,有且只有你一个。我所求不多,不过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罢了。”
这句话从一个身处古代,可以三妻四妾的男人嘴里说出,许怀宁说不感动是假的。
从一开始的怀疑但慢慢的爱意,他们的爱情从来就不是一见钟情。不过是细水长流,日久生情。
之后的日子许怀宁都没有吵着要出去,而是乖乖的待在家里,为了把自行车给做出来。
为了这个,她还特意让黑虎回去清水县找了打铁铺的蔡师傅。
“夫人,听说您要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车辆,可不可以给老蔡我看看啊。”蔡师傅满脸期待,如果用一个现代的词来形容他,那肯定就是技术宅。
许怀宁,拿出几份图纸递到他面前:“您看看,这个东西我叫它自行车,也可以说是脚踏车。”
“您看它这个链条,是可以连接两个轮子,让他们可以通过脚踩而滚动从而前行。”
拿着图纸的蔡师傅双手颤抖,脸色潮红,一副见到了宝藏的模样。
说话都在颤抖:“这,这……夫人,这东西,这是……神物啊。”
的确,在这个时代,自行车对他们来说是神物,也不怪蔡师傅这么激动。
不过现在重要的是,蔡师傅能不能做出来。这里没有橡胶,轮子肯定不能像现代那么完美的。
“蔡师傅,这个东西您有信心可以做出来吗?”
恢复了冷静的蔡师傅深情严肃的盯着手上的图纸,皱着眉头:“这个,我还没有做个,可以尝试一下。”
“行,我们慢慢尝试。”
因为几张图纸,蔡师傅连打铁铺都不回了,就住进了李家,每天跟许怀宁研究自行车。
蔡师傅住进李家的第三天,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黑虎和黑豹,一个从后院里奔出来,一个从树上跳下来,守在门两侧,一脸严肃,如临大敌。
脚步声越来越近,黑虎都要拔剑了,许怀宁突然听到一声十分熟悉的声音:“嫂子,嫂子我回来了。”
李诚旻?
打开门,果然是许久未见的李诚旻。后面还跟着好几个跟他同龄的男孩子,每一个身上都带着伟岸正直的气质。
“诚旻!你回来了,快进来。”
“嫂子,我听说你怀孕了,我要当叔叔了?”
十五六岁的男孩子正直青春,此时的李诚旻身形高大,英姿飒爽,一身玄色衣裳更显英挺之气。
“还不到三个月呢,娘说先不要大张旗鼓的往外说,就跟家里人说,所以给你写了一封信。”
李诚旻回来了,蒋氏肯定高兴死了,挥了挥手让黑豹去把蒋氏叫回来。
又让苏杭去接李诚淇回来,苏杭最近在研制护肤的新产品,许怀宁正怕她闷出病呢。“
安排好了,许怀宁这才把目光放在他身后的那群男孩子身上:“这是……你的战友?”
李诚旻爽朗一笑,逐个拍了拍后面三个男孩子的肩膀:“嫂子,给你介绍一下,这几个都是我的好兄弟。”
“嫂子好!”三个男孩子异口同声的喊了一声,把许怀宁给吓了一跳。可能是平时训觉习惯了,声量比较大。
“好,快进来坐。”
又过了一会,蒋氏回来了,李诚裕也回来了,李诚淇也被接回来了。就连去龙门镖局训练的李怀瑾也跑回来了。
看着家里突然多了几个陌生的面孔,李诚旻表情有一瞬间的僵硬,直到许怀宁给他介绍了一番。
蒋氏拉着李诚旻的手,眼泪婆娑:“你个臭小子,心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娘,过年也不回来看看。”
“娘,我错了,我这不是一得空就回来看你了吗。”
“看我?我看你是会想回来看你嫂子肚子里的孩子的吧。”
话虽是这么说,但是蒋氏语气中夹带的欢喜还是掩藏不住的。
李家的饭桌上从没有这么热闹过,满满当当的坐了一大桌子人,幸好桌子够大,不然都要坐不下了。
“诚旻,这次回来待多久?”作为一家之主,李诚裕问了一句,本来还在嘻嘻哈哈的李诚旻瞬间就正经起来。
放下筷子,背挺得很直乖乖的回答:“大概可以待半个月。”
“嗯,你好好陪陪娘。还有诚淇也是,别跟你二哥学。”
“是,大哥。”李诚淇上次回来说,她现在在跟了一个师父学医,对于唯一的这个女孩子,李家一向就是宠爱的。
所以对她学习这件事没有反对,但是本来在学堂还能偶尔回来,学医之后常常跟着她师父到处跑,就很少回家了。
教训完弟弟妹妹,李诚裕脸上的表情一变,十分温柔的给许怀宁夹了一筷子菜,语气轻柔:“吃多点,你不是最爱吃这个吗。”
“谢谢相公。”
“不用跟我客气,吃吧。”
旁边的李诚淇和李诚裕一脸委屈,但是对于李诚裕这种双标对待他们早就习惯了。
而跟着李诚旻回来的几个男孩子,此时都恨不得把头埋进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