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房玄龄就不同意了。</p>
天下都是陛下的,怎么就变成陛下抢了呢?</p>
别说孙思邈,就连你杨晨,那也是陛下的!</p>
咳咳,当然,身子还是属于你自己的。</p>
“通州疟疾一事孙思邈是首功,就连李靖都要往后让,陛下恩旨让孙思邈入太医署,这是莫大的荣耀,相信孙思邈他自己也是愿意的,我来只是跟你说一声而已。”</p>
杨晨淡定的看着他,眼神清澈但是带着赤裸裸的鄙夷。</p>
抢人还能说的这么清新脱俗?</p>
也是,归云酒楼的股份李世民不就是这么抢过去的吗!</p>
一想到酒楼股份,杨晨就开始磨后槽牙。</p>
眼看杨晨眼神越来越不善,房玄龄下意识后退两步,站定后一派从容的道:“要不你去问问孙思邈本人?说不定他同意了呢?”</p>
杨晨一巴掌拍在箱子上,里头的银子晃晃悠悠撞出声响来,开口道:“房相,你这不道德啊。”</p>
“……”</p>
“我好心好意让孙老先生把药方献出去,陛下却来跟我抢人,你们不知道这药方花了我多少银子,不补偿我也就算了,还跟我要人?做人要厚道啊。”杨晨拍了拍房玄龄的肩头,眼角余光看着那几箱银子,“这些银子既然都带来了,那就留下吧,房相不是要宅子嘛,好说,一进一出七万两银子,怎么样?”</p>
房玄龄豁然瞪大双眼,“一进出的宅子,不是才三万五千两吗!”</p>
杨晨道:“那是市场价,房相你是谁,必须得特殊照顾才对。”</p>
“……”</p>
这分明是公报私仇!</p>
房玄龄哼了一声,最后一挥袖子,咬咬牙道:“二进出的!”</p>
杨晨竖起一根手指头,“十四万两。”</p>
“……”房玄龄气晕,“你这是故意的!”</p>
杨晨双手一摊:“被看出来了?”</p>
“……”</p>
一炷香后,房玄龄嘴皮子都磨破了,非但没把孙思邈的事情说通,自己买宅子还硬生生被杨晨提价到三十万两,最后气的房玄龄直接上手自己把箱子拖走了。</p>
杨晨叹了一声,摇摇头最后还是去找孙思邈了。</p>
新世医院里却忙的晕头转向。</p>
季节交替,病房内病患比平常多了一倍不止,孙思邈带着几个学徒到处转悠,一边看病一边教授,嘴里口干舌燥,直到看见杨晨过来,才勉强走开。</p>
“孙老先生,我今天来是有……”</p>
“你是想来说陛下下旨一事吧?房相已经找过老朽了,老朽没同意。”</p>
房玄龄那厮,竟然敢耍他!</p>
“原来如此!难怪他今天会找我,我还奇怪呢,什么时候他办事还会来经过我的意见,原来是已经碰壁了。”</p>
这般一想,今天把房玄龄逼走简直是天意。</p>
知道了孙思邈的意思,杨晨也不妨碍他,坐了一会就回去了,写了一张信条,就让刘谦去长安。</p>
房玄龄前脚刚到家,后脚刘谦就到了。</p>
一看刘谦,房玄龄就知道杨晨是什么意思,还没等他开口就嘭的一声把门关上了。</p>
刘谦鼻头被撞的通红,两道鼻血带着热流缓缓流了下来。</p>
“……”</p>
这是,工伤啊!</p>
掏掏怀里的纸条,刘谦默默的往门角里塞了进去。</p>
转身,回了林苑驿。</p>
房玄龄坐在椅子上休息,门房就揣着那张纸条过来了。</p>
“老爷,这是方才那人留下的……”</p>
房玄龄黑着脸,道:“拿来!”</p>
打开纸条,上面只有寥寥数语。</p>
“名誉太医令,这是什么玩意?”</p>
虽然不大看的懂,但是房玄龄毕竟是饱读诗书的优秀骨干人员,琢磨一会后从字面上多多少少理解了点,当下便带着杨晨的纸条去找李世民。</p>
同样几个字在李世民嘴里转了好几圈,最后不爽的道:“这小子花样未免太多了。”看向房玄龄,道,“可是没有办妥?”</p>
房玄龄点头表示的确如此。</p>
李世民只得长吁出一口气,道:“也罢,毕竟孙思邈也不是贪图名利之人,既然他这么选了,那便算了,不过杨晨这个建议也算折中,只是挂个名头也好过什么关系都没有。”</p>
房玄龄试探道:“那陛下的意思是……”</p>
将纸条揉成一团扔到脚边,李世民恨恨的道:“就按杨晨说的办!”</p>
这话让房玄龄松了一口气,当下便告退了。</p>
第二天,尚书省颁布敕旨正式封孙思邈‘药王’,同时兼任太医署名誉太医令,消息传开,最欢欣鼓舞的便是曾经被孙思邈治愈的百姓。</p>
他们张灯结彩的装扮屋子,拿出家中最好的酒水,做了一桌精美的饭菜,邻居之间互送好饭,为了庆贺这一消息更是山呼万岁,不少百姓自发的前往新世医院,手中拿着各色点心和菜肴,为的就是献给功德无量的药王。</p>
一时之间新世医院所在地被挤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仿佛过年一般。</p>
这番景象十足的令人振奋,就连宫中的李世民都不由得感叹民心之伟大。</p>
在这个全民沸腾的时刻,新世学院门口的道路却被杨家护院和从刑部找来的巡逻卫阻隔,所有想要前往医院的百姓,都必须安静的通过只允许一人走的小道。</p>
李治这几天一直在写文章,其实不光是他,所有准备参加科举的学子都在写文章,这是新世学院半个月前的新规定。</p>
这个规定是杨晨定的,定的时候急的火急火燎。</p>
因为他居然临近科考才想起来刷题这件事!</p>
科考考的啥?</p>
帖经、策问、诗赋、杂文等等,转换一下不就是选择题填空题,剩下的就是小作文了嘛,而小作文是什么,不就是八股文吗!</p>
就算科目不同,但是实际上本质是相同的,就跟高考一样,作文是需要押题的,想要考中,最大的捷径就是去押题!</p>
虽然有临时抱佛脚的嫌疑,但是总比直接放弃的好。</p>
太傅是不屑这种做法,但是架不住学子们考学心切,一见这种法子有投机的机会,就纷纷开始刷题,刷到最后,还真刷出心得来。</p>
李治正在写一篇关于国策论的文章,他这次要考的是进士科,作为从来没有认真学习,直到被杨晨薅走才开始认真念书的皇子,李治的天赋高,实战经验却弱,其他类型的题目他还能应对,但是写小作文就差点意思。</p>
毕竟这个小作文不仅要写的流畅美观,还要有新意和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而这个,绝大多数的人都难以做到。</p>
</p>
</p>
</p>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