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进入了琴岛一中。刘方高兴的一点是,这个世界初中只有三年制,这就又少了一年的折磨啊。
讲台上,英语老师正在用带着一点齐鲁味的英语给大家上课。
刘方老老实实地坐在了教室里面。这样的英语老师还不如他的水平呢,他也实在没有再学的必要。这厮此刻正在走神,主要是想一想怎么打发目前这高考前煎熬的时间。
突然,他想起了在飞机上给那个叫孙楠楠的女孩讲的童话故事。对啊,我可以写童话,赚点小钱啊。自己拥有前世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不弄出来绝对对不起自己。说干就干。
刘方第一个就把那个《小红帽的故事》写了出来,因为需要再抄写,所以顾忌不多,速度很快,多半节课的时间就写完了。后面,他又相继写出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以及《青蛙王子》。
放学回家后,吃过午饭他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在那里字迹工整地把这三篇童话抄写了下来。寄到哪里呢?地址呢?
有了!刘方背着书包提前十分钟出门了,经过报刊亭的时候,他就在那里找童话的刊物,拿起一本《中外童话故事》看了看内容比较符合,恩,就你了。他直接看向最后的联系地址和投稿联系人,用笔记了下来。
进邮局,用零花钱买了信封和邮票,把收信地址和收信人的信息填上。回信地址他犹豫了,最后他为了避免麻烦,还是留了他老妈的地址和姓名。
《中外童话故事》编辑部。
编辑张静干这一行是一个干了十多年的老资格,负责接收信件和稿件的初步筛选工作。今天她依旧打开了一封封各地的来信,需要转给其他编辑的提问、建议,她分别放好。
稿件她也大致浏览了一下,其中有一封信里面有三篇童话,给她印象深刻,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她直接把这封信交给了责任编辑:“老王,好作品,好作品。”
老王也是一个老编辑了,工作兢兢业业,责任心很强。听到张静的话,把信接过来:“我看看。”
一小叠稿件纸都是作文纸,一个个方格那种,字体很清秀、工整。老王点点头,作者很用心。
第一篇的题目是:小红帽的故事。作者的位置写着刘方。
他看向内容。不一会儿就“好好好”的赞叹声从他嘴里不断传出。就这样,他很快看完了这三部童话。
“真是好作品啊。没说的,录用了,这一期就都登载。”老王兴奋地说道。
干编辑的怕什么?怕没有优秀的稿件。最怕什么?最怕没人投稿。《中外童话故事》本来就不是一个影响广泛的刊物,受众范围毕竟单一,那些好作家不屑一顾,赖作家玩不出花样。现在有人投稿,而且一下子就是三篇优秀的稿件,老王很开心。考虑了一下,按照规定,这样的稿件,一般每篇给5-10元。但确实是都很优秀的,可以适当提高标准。这个作者很优秀,需要拉拢,干脆三篇直接给50元吧。
不要嫌弃钱少,这个世界的80年代初普通人每月才几十元的工资,这50元的确给的已经不少了。
新一期的《中外童话故事》走入了千家万户。
一个父亲在给孩子讲述:“从前,有一个喜欢戴着小红帽的小女孩……”
“爸爸,爸爸,这个故事好听,我还要听。我还要小红帽。”小女孩扯着爸爸的胳膊说道。
“好,爸爸再给你讲一遍。回头让妈妈给你买小红帽。”
“……”
一个母亲在给儿子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从前……”
“妈妈,那个白雪公主的后妈为什么那么坏啊?”
“因为她不是白雪公主真正的妈妈,她嫉妒白雪公主比她漂亮。”
“妈妈,为什么……”
“”……
幼儿园的老师在给小朋友们讲《青蛙王子》的故事:“从前……”
平常吵吵闹闹的小屋里面,十几个孩子安安静静地听着老师讲故事。朗诵的老师不由偷偷看了一下各个孩子的表情,每一个孩子的小脸上都透露着认真。
然后,三个故事口口相传,开始火了。
电台的少儿节目也采用了这三个故事。故事在全国得到了深入传播。
报刊亭、邮局等等一切销售《中外童话故事》的地方不时有家长来询问:“还有《中外童话故事》吗?”
《中外童话故事》火了,脱销了。当期刊物连续加印了两次仍然供不应求。一本每期印刷4、5万册的刊物,本期直接突破了10万册,创造了刊物有史以来的新高。
杨总编很兴奋,成绩可喜,成绩可喜啊。
他喊来了责编老王:“老王做的很好,你给咱们编辑部立了大功。走,今天下馆子,我请你。”
老王很清楚地知道原因,因为他在路过报摊的时候有听到来购买自己杂志的人是奔着那三个童话来的。所以,很认真地说:“真不是我的功劳,是一个叫刘方的作者写的三个童话带火了我们杂志。”
“哦?这个作者……?”
“我三篇童话给了他50元的报酬,应该能笼络住了他吧?”
“这个……老王啊,我们不能大意。你想啊,我们给了人家50元是不假。但在任何人看来,他对我们刊物的销量都做出了很大贡献。同行肯定都是明眼人,眼红啊估计是跑不了的。从什么地方看,是不是……”
“唉吆,总编说的对。”老王马上就反应了过来。主编这是在担心作者被挖走啊。而自己自以为能笼络作者的50元恐怕有点不够份量。
“那总编的意思是?”老王谨慎地问道。
“我的意思是,我们是不是主动去联系一下作者,沟通一下感情,最好是能成为某个固定栏目的作者。既提高作者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也固定住作者呢?”老奸巨猾的总编终于暴露了自己的目的。
老王脑瓜子一琢磨,总编这一招的确是高,自己一直升不上去的确是有原因的啊。
老王马上表态:“我回去就和他联系。别的杂志社毕竟没有咱们的优势,我们有联系方式。”
“嗯,只争朝夕啊。”杨总编语重心长。
责任编辑老王一回到办公室就叫来了张静:“小张啊,你赶紧把那封信给我找出来?就是那个前些日子写了三篇的那个。”
张静很清楚事情的原由,也就很快拿来了。
陈茜今天很清闲,实际上她天天很清闲。自从跟随丈夫来到琴岛,她被组织安排做一名音乐教师起就很清闲。音乐在国内的正轨义务教育体系中可有可无,所以,老师也没有额外的负担。没有那些孩子的家庭作业,也就没有了老师需要批改作业的困扰。
今天,她也是坐在办公室内看着报纸,一封稍厚实一点的信件就被传达室的老李头放在了桌面上。
礼貌地谢过传达室这个老人,拿起了信件,还没等看看信封上写的是什么,就被人喊去校长办公室。
陈茜不知道什么事情,急急忙忙来到了校长室外,扣门,得到里面允许才进去,校长已经笑容满怀了:“小陈,快来,《中外童话故事》编辑部的电话,找你的。”
“啊?《中外童话故事》编辑部找我干什么?”陈茜一脸的惊讶。
“你先接电话吧,或许有重要事情呢。”
“好好好。”陈茜赶紧上前接过校长手里的电话。
另一边,责编老王等得早就不耐烦了。
“请问,你是刘方先生吗?”
话筒里传来的声音差点没吓得陈茜把话筒扔了。刘方?还先生?叫同志不就得了。不对,就那小子还用得上叫同志?顶头一句“小方”就了事了啊。
她不由懦懦地说了一句:“你是?”
话筒里面又传来了:“刘方先生啊,我是《中外童话故事》的责任主编,姓王,我叫王华。”
陈茜莫名其妙。
“你的三篇童话在我刊刊登后,引起了全国很大反响。我们准备……”
顿时,陈茜一句都听不清了。此时脑筋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个小兔崽子,又给我惹事,又给我惹事儿了。陈茜现在已经分不清现在该是幸福还是愤怒,只觉得自己又被儿子欺瞒了。
老王郁闷地挂断了电话。对面几乎没有对编辑部的提议有任何答复啊,甚至到最后都没有一句像样的回答,这算什么事儿?
陈茜急如风火,恨不得脚踏风火轮地赶回家中。
推开门的一瞬间,陈茜就看向了客厅的沙发――没人!
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却从书房传来。这可是组织上一个月前给自己丈夫配备的一台电脑,是用来方便工作的。陈茜是不怎么会用电脑的,那玩意光是想学会打字就让她头疼。平时,这可是家里最高科技的宝贝。
噌地一下,陈茜郁积在心里亟待发泄的怒火一下子要爆发了。好小子,好小子,你敢随便在你爸爸的工具上捣乱。
三两步就窜进去,陈茜都没顾上换鞋。
“啊?”进去的陈茜一眼就看到了儿子在电脑上打的那密密麻麻的汉字,惊讶得连教训儿子的心思都差点忘记了。没办法,她总要看清楚自己儿子到底做了什么坏事,在抓现行的基础上开展批判。但,这个现行太让她震惊了。自己都不会怎么打字呢,儿子居然打了密密麻麻一满屏,或许还不止这些呢。
很不耐烦一笔笔抄写童话的刘方今天放学后是第一次窜进老爸的书房。平时,这里他被爸爸妈妈教育得一般不进来,好像爸爸的工作也需要保密似的。没想到,今天有意外的发现,一台桌式电脑就端端正正地摆放在爸爸的书桌上,打印机在侧面的一张桌子上,在他看来略有些夸张,有两三个显示器那么大。
作为一个黑客出身的人,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那一定不是女朋友,而是电脑。不管是桌式的还是手提式的,亦或是掌上式的,有这玩意才能有了自己的舞台。
于是,刘方趁着父母不在家,迅速打开了爸爸妈妈在家里最宝贝的电器。一个机械的画面提示,电脑已经进入。然后,画面一暗,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程序选择页面。
我了个去。刘方腹诽了很多遍。这个世界的电脑软件产品这么低端吗?其实,这个年代的电脑硬件配置已经相当不错了,只是软件的发展没有跟上而已。
他一看就明白了各个选项的功能和使用。为了尽快把自己这几天积攒的童话打出来,他根本顾不上其他的了,笨拙地使用这个世界相当于前世的五笔打字方法在急速地打字。对黑客来说,再笨拙的打字方式也因为手速而变成了急速了。
当老妈闯进来的时候,刘方的脑袋里轰地一下子:完犊子了,被老妈发现了。
“你,你你……你在干什么?”陈茜都不知道该怎么训斥儿子了,急得都要口吃了。
刘方拿出了厚脸皮:“嘿嘿,妈,我在这里学着打字。”
“给我站起来。”陈茜简直是气急上头了。
“啊?哎哎。”刘方连关闭电脑程序的动作都不敢,乖乖起身,离开了椅子,走到了老妈面前,“妈,我这就关了它。你别生气。”
陈茜生气地道:“站这里别动。”
刘方眼巴巴看到自己老妈坐到了椅子上。
陈茜一是担心儿子瞎捣鼓,把电脑弄坏了。二是想了解儿子到底做了什么。
当她一目十行地看完了儿子打了几页的童话,她惊呆了。童话果然是儿子写的没错了。这又是一篇新童话,名字叫《海的女儿》,尽管还是未完成的作品,但不影响它的质量。她的双眼有点失去了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