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进山采木耳
<content></p>
万峰家屋后的大道因为下雨而变得泥泞。 </p>
黄土路这样不好,晴天尘土飞扬,雨天状如酱缸。</p>
脑筋正常的人这种天气如果没什么事儿一般都不会出门,只有脑袋被驴啃过的人才会在这种天气跋涉二里地到别人家门前聚集。</p>
大道站着的十几个少年无疑是这种脑袋被驴踢了的人。</p>
万峰光着膀子拖着洋镐把从院子里走出一直走到门前。</p>
他家门前父亲闲得时候四处捡砖头垫出了一块面积不大的硬地,万峰站在这块硬地。</p>
他没打算再前进,站在这些砖头一但动手对他的发力是有利的。</p>
如果站在烂泥了,拔脚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p>
“谁叫李长河?”万峰平静地问。</p>
这些人有的穿着雨衣有的披着塑料布,万峰没认出哪个是李长河。</p>
一个穿着大人雨衣的人走了出来。</p>
“我是李长河。”</p>
万峰微微冷笑一声,穿着雨衣你跑到老子家门口来找事儿,你确定不是来找死?</p>
那时的雨衣是那种又厚又笨重的雨衣,一件雨衣的重量有十多斤,而且还非常的长,大人穿着都快到脚脖子了,像李长河这样还没完全发育的十六七岁的人穿着都快拖地了。</p>
穿着这么个玩意来打仗,那是找不自在了。</p>
“天还在下雨,我也没功夫在这里陪你磨叽,你们的人是我扔河里的,要动手来吧,打完了我好回家睡觉。”</p>
说着两手攥紧洋镐吧。</p>
李长河看到万峰刚毅的面孔和无所畏惧的气势,主要是万峰光着的身展露出来的一身肌肉和手里那根洋镐把形成的画面太震撼人了。</p>
在姥姥家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万峰没有一天放松身体的锻炼,每天早晚两次超过两个小时的刻苦锻炼,那怕身在外地每次锻炼也做几十个俯卧撑。</p>
因此这一年半下来,他有一副和年龄很不相称的身体。</p>
别人在十四岁还是一副麻杆样身体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被锻炼的高度发达,肌肉虬结力量感十足。</p>
“我要说我们不是来打仗的呢?”</p>
万峰万万没想到李长河会说出这么一句话。</p>
不打仗你带着十几个人堵我家门干什么?特么逗我呀!</p>
“那你来干什么?”</p>
“我只是来看看是谁敢把大林子的人扔到水里去的?”</p>
“那么你现在看到了?有什么话直说,我赶时间。”</p>
“果然有几分英雄气概,后天敢不敢到我们大林子去溜达溜达?”</p>
万峰无语了,这算什么鸟事儿呀?电视剧好像也没编出这样的情节吧。</p>
合着老子把衣服都脱了你给我来这套?</p>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p>
“午十点,大林子学校。”</p>
大林子学校在大林子大队的屯子间,紧挨着大队供销社和大队,不过现在学校正是放假期间,学校里倒是没有人。</p>
万峰点头:“好,后天午十点我一定到达。”</p>
万峰也没问干什么答应了。</p>
李长河二话不说,转身走,那群大林子的人也随机撤离。</p>
万峰攥着洋镐把在雨站了好几分钟才转身回家。</p>
码的老子憋足了劲儿竟然出现了这么一个后果,这叫什么事儿呀?</p>
万俊还在用后背靠着门,见哥回来非常的惊。</p>
“哥,这么快回来了?李长河他们呢?”</p>
“走了。”</p>
“啊?走了?被你打跑了?”</p>
“他们自己走的。”</p>
万俊一脸茫然,这走了?</p>
万峰进屋后诸敏还是一脸紧张。</p>
“妈没事儿了,他们只是来问问早晨为什么发生的冲突,都讲开了也完了。”</p>
说完脱鞋炕继续睡觉。</p>
这一觉睡到晚饭时间,这回感觉精力充沛了。</p>
吃晚饭的时候,万水长望着窗外依然淅淅沥沥的小雨说道:“明天估计连队还不能干活,明天山采点木耳回来吃呀?”</p>
万峰一听心里一亮。</p>
自己这次回去还没准备带什么给姥姥家和栾凤家呢。</p>
商店里卖的东西都是大路货,远不如带些木耳回去送给他们。</p>
东北的黑木耳可是非常有名的,北辽那边市场黑木耳现在的价钱都是八九块一斤。</p>
木耳可是个好东西,经常食用对人的好处是无穷的。</p>
木耳能补气血,润肺益胃,舒筋活络,还对血虚气亏、四肢抽搦、肺虚咳嗽、咯血、吐血、产后虚弱、白带过多、等有治疗作用。</p>
经常食用能益气强身,活血效能,养血驻颜。</p>
女性经常食用会肌肤红润,容光焕发,还能疏通肠胃,润滑肠道,同时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帮助。</p>
它还能帮助消化系统将无法消化的异物溶解,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血栓、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还具有防癌作用。</p>
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木耳在任何时期都是较昂贵的东西。</p>
自己带个十斤八斤木耳送给他们也是很有价值的,而且还是自己亲手采摘的更有意义了。</p>
“爸,我也去,我采一些回去的时候带给姥姥。”</p>
现在这个季节只要是雨后,山里那些腐朽的树木都会长出一层层的木耳,这里的人普遍较懒,那怕漫山遍野都是也没人去采。</p>
采一百斤湿木耳大约能晒出十多斤了。</p>
万水长原本只是随口这么一说,也没拿定主意,但见儿子有兴趣也下了明天进山菜木耳的主意。</p>
商定明天早晨五点出发。</p>
从四十二到西山大约有五里地的距离,光是走到西山弄不好得一个小时。</p>
干什么都是提前做足充分的准备,是采木耳也不列外。</p>
万峰找出了几条面袋,一个人最低也得预备两条。</p>
高腰的胶鞋,厚一点裤子和衣服,可惜没有那种养蜂人防止蜜蜂蜇人的帽子,但找到了一顶风帽也凑合。</p>
第二天一大早,爷俩个起来了,万峰穿昨天找出的穿戴,用塑料壶灌了一壶水,爷俩出发了。</p>
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后,爷俩来到西山下。</p>
“我们去那片过火林子。”万峰建议。</p>
万水长有点诧异,儿子才回来两天竟然都知道过火林子了?</content></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