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大明军侯

第五百三十八章 论储君之人选

大明军侯 冼青竹 3980 2024-01-21 21:51

  朱标终究是走了,纵使朱元璋心中再是不愿面对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回想起其生前的种种,有和朱元璋之间的争吵,有对兄弟的疼爱,也有对父皇母后的崇孝,还有对朝臣对武将乃至对大明百姓的等等……

  但人死终究乃不可挽回之事,就算朱元璋悲痛的难以附加,却也无可奈何,只能为自己的爱子送上一个他最喜欢的一种谥号,懿文。

  懿文太子便定位了已故太子朱标的谥号,这一点没有人会出声干涉和反对,因为他们知道朱标当得起这个谥号,也知道如果谁敢在此时有什么不敬的话语,那肯定活不过第二日的早晨,因为在此时的朱元璋正是最招惹不得的时候,也是最喜欢杀人的时候。

  不过眼下还有一件事是不得不面对也不得不需要处理的,哪怕是要顶着朱元璋的怒火和杀意,朝臣们终究还是要提出来。

  而作为第一个开口的便是当初十分支持朱标的文臣派系,他们很清楚这种立储大事不能含糊也不能拖延,当得力断才行,万万不能让堂堂上邦大国没有储君太子,不然要成为外邦蛮夷之笑柄。

  甚至有的忠胆直谏刚臣更是大张旗鼓的要朱元璋赶紧决定这件事,完全没有在乎自己的性命,就算皇帝陛下你是在气头上,心情正是不满的时候,他们为了大明为了朝局稳固该说的还是要说。

  哪怕因此获罪落得一个身死的下场,那他们也不惧,更是觉得自己死得其所,是为了大明千秋万载的江山社稷而死,并无什么不对的地方。

  而对于这种朝臣,朱元璋才是最头疼的。

  他不怕那些顺风顺水随波逐流之辈,也不怕那些莽撞无脑的武人,但但只是对这些其心为国但行事方法过于忠烈之朝臣而感到难办。

  现在的他虽然也有要定下储君的打算,毕竟大国无储乃后患之事,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朱元璋真的有一天突然暴毙归天,又因为没有来得及定立储君大位,那对大明而言不亚于一场灾难。

  到时候推举谁来当皇帝都会有人不满,天下藩王何其多,每个人手中多多少少都有三护卫,只是在于护卫的兵卒数目不同。

  如坐镇西安的朱樉麾下五万护卫兵卒,坐镇太原的朱棡手底下亦是五万,而坐镇北平的朱棣手下更是有近八万之重,这些藩王真要是有哪个对皇帝不满意,那岂不是霍乱的源头,让大明很有可能便在二世就面临崩亡的局面。

  所以储君很重要,很重要,还必须尽快册立确定,免得让朝局动荡有心人继续不甘谋划,早早的定好储君大位,让那些心中打着小算盘的人早早的灭了心思才好,不然怎么都是对大明不利的一件事。

  可问题的难点就在于朱元璋本人也并不好选择,到底由谁来继承太子的大位,这个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却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先说一说人选,按照兄终弟及的说法太子病故当有次子也就是秦王朱樉继位,但他刚刚被赶出京城,在想一想自己这个儿子总是招惹是非,虽然大错不犯但是小错不断,每每在关于藩王的奏本上都有他秦王的事,简直是让朱元璋头疼的紧。

  所以就算秦王排在了顺位第二,他也已经在朱元璋的心里没有多少分数了,**成是淘汰出局的结果。

  那再往后说,晋王朱棡,老三倒是没什么过错,但问题也在这,他同样并无什么优点啊,说好听一点叫宽厚平和,说难听点不就是碌碌无为的人吗,如果真要选了他做储君太子之位,那么大明将来难保要发展成什么样子。

  现如今虽然四夷皆服大明国泰民安,但外邦对中原的窥伺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打消的,选了朱棡做下一任皇帝,先别说治理国内能否安稳妥当,但是真要面对外敌入侵时就很容易胆怯心虚。

  要知道上一次他和朱棣奉旨北伐靖边,那一份军报传回来时朱元璋差点没气的剥夺了他晋王的爵位。

  朱元璋看的可不是被润色过的军报,而是锦衣卫传回来最贴合实际也最真切的一份,所以才让老朱对他这个三儿子大大的失望,因此心中对朱棡也不是最佳的太子人选。

  而再往后算便是老四燕王朱棣了,这个儿子说实话是众位亲王乃至算上太子都是最想他朱元璋的,手段不错,心智不错,对战事的领悟更是不错,活脱脱一个早年翻版的朱元璋啊。

  之前为什么要限制朱棣,那还不是为了让太子朱标将来登基大宝之时能够安稳,值少不会出现兄弟阋墙那一幕。

  而现在就不一样了,朱标因病故去,朱元璋虽然心中哀痛悲伤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却也渐渐看中了朱棣,如果真要是公平竞争太子大位,显然朱棣已经是他心目当中最佳的人选了。

  可错就错在现在本就不是公平竞争,因为朝廷需要大明需要的不是一个刽子手,不是一个对战事兴趣高于对理政安民的一个皇帝。

  如果现在大明风雨飘摇四夷八方也不安定,他朱元璋百分之百会选择朱棣作为下一任大明之主,用来巩固江山稳定。

  但显然情况不同,选择自然也就不同,先天上便让朱棣少了几分优势,更何况这兄终弟及一直都是朱元璋心中的一个问题。

  这是他自己定下的祖训,已经因为驱逐朱樉而半违背了,现在如果直接跳过朱棡去选择朱棣,那岂不是间接让他前面的两个哥哥心中凸起怨恨吗,这样对大明江山依旧不利。

  可再往下算的话更没有合适的人选了,下面那些个亲王啊一个个别看哭的伤心,实际上没几个真正悲痛的,但这样也就算了,可要说有能力有才华的,也没有啊,大多数都是向晋王朱棡那样平凡的亲王,虽然很多本身平凡却野心勃勃的人想着要争夺太子大位,但朱元璋可不是瞎子,真要选了他们还不如交给朱棣呢。

  结果就是这样没有结果的选择,一直困扰着朱元璋的问题,直到他看到了一个人,一个穿着孝服的青年,那便是朱标的次子朱允炆。

  虽然说是次子,但其实已经是长子的辈分,因为朱允炆的长兄朱雄英早夭,八岁的时候就因病死了,所以算起来朱允炆现在便是明正言顺的长子。

  长子,长子,这正是让他进入朱元璋实现的关键。

  名正言顺继承大统,这对于以孝为国本的朱元璋而言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朱允炆不恰恰处于这最合适的地方。

  他是太子的长子,也就是皇长子的长子,名正言顺的嫡亲皇孙,论继承太子之位他也应当是有数参与的。

  只不过现在其父身故,正是哀痛悲伤之事,朱允炆哪有心思想其他的事情。

  可是他不想不代表朱元璋也不像啊,当他命人将朱允炆这些年来的经历过往统统翻阅了一遍之后,竟然发现这个嫡亲皇孙居然和其父朱标如此相似,性格做人做事,待人相处等等方面,如果不是年龄上不对,朱元璋都以为是在看自己儿子的少时经历呢。

  这边让老朱心里有了另外一个想法,一个对他对大明而言都比较合适的想法……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