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大明军侯

第七百六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

大明军侯 冼青竹 3195 2024-01-21 21:51

  硬拼不可取,智谋方为正途。

  现在朱棣手中虽然有一千余敢战之士,可就算是拼尽了全力,这些人悍不畏死的血战到底,于全局的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

  更别说这一千余人可是朱棣现在手里唯一的一只武装力量,燕山三护卫其余军卒可都被抽调四散开来,就算这些人还忠心于朱棣,可远水解不了近火,更何况是这已经火烧眉毛的时候了。

  一面要破局,一面要近最大能力保存手中的力量,已达到最小的损失来换取最大的利益,这样才是最有利于朱棣的计划。

  那么按照这样的基础来行事,首先要避免的就是莽夫的行径,冲冠一怒是蛮痛快的,可是这样做的后果和代价却不是现在的朱棣可以承受的。

  相较于不过脑子的蛮干,朱棣更希望有一种办法巧妙的解决摆在眼前的困局,这样才有助于整体的局势走向,才更有利于他接下来的步伐进程。

  不过这样想确实是没错,但接下来具体要怎么做,这还要细细的商议才行,可不是头脑一热便有了主意,这种毫无根据的想法,十有**都是那种注定要砸在手里的垃圾谋略,无论是大事小情,凡用脑动策之谋,均深思熟路以为行,不然何以称之为谋,何以称之为策。

  再说了,朱棣这燕王府里不还有一个谋主在吗,虽然道衍和尚姚广孝不是那种纯粹的谋臣,可是他的眼光见地自有其独到之处,可以说他不仅仅是朱棣的开导者,其所献的谋略计策也并容小觑。

  现在正好有需要姚广孝的时候,朱棣可不是那种只想着自己单干的白痴,有更好更多的助力不去要求帮忙,非要自己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的苦想,这是傻子才会做的傻子,朱棣可不是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燕王府局势已然如此,自然也有没有什么遮遮掩掩的必要了。

  清楚了以葛诚为首的一小撮叛徒内奸之后,王府内不能说没有其他势力的探子密谍,可朱棣已经不在乎了,这种时候王府早就被他严密的封锁起来,任何人都准许随意的外出。

  再说了,可不只是他这里内部的封锁王府,这几日北平守城七卫频频调动,朱棣又不是瞎子,四周这些府邸宅院中人能走的全都走了,剩下的除了和朱棣牵扯甚深的就是干脆为朝廷的人。

  表面上看起来燕王府四周风平浪静的,可实际上朱棣敢打包票,燕王府四周的街巷宅院之中绝对藏着朝廷的兵卒,守城七卫不说来了一半也得有三分之一已经到了这里候着了,目的自然就是为了紧紧盯着燕王府的一举一动。

  真正等到张信所言,七月初四的那一天,张昺谢贵二人绝对会带着更多的人出现,到时候埋伏在四周的兵卒也就不需要遮掩了,整个北平守成七卫当中除了必要封锁九门的兵力之外,以朱棣的估算最少最少也要有两万之数的空缺可以被张谢二人随意的调动。

  那么也就是说,朱棣目前所要面对的假象敌之数最少也要估算到这个数量才行,往少了说不合理,反而更多一些才能符合张谢二人的作风和朱棣的猜测。

  如此严峻的局势之下,如若不是朱棣身上这皇亲身份,要不是他这么多年在北地边军各处积累起来的人望声势,说不定早就像周王齐王那般被人给处理了。

  如果朱允炆不是顾忌朱棣手底下这些兵马,还有那虽然被调走但是依然忠心燕王府的燕山三护卫,可能这诺大的燕王府要就被朝廷的人翻来覆去的踩上好几遍了。

  可现在事情已经到了弓上弦不得不发的地步,朝廷既然知道了他私下购买精铁的事情,只要朱允炆不是昏了头,就肯定不会在继续容忍燕王府存在下去。

  这件事不仅仅只是给朝廷一个借口,更是给朱允炆一个必须要拿下燕王府的催化剂,一个燕王府私下买卖精铁,这是为何啊,用脑子想一想,这里面必然有什么猫腻存在。

  虽然之前大明藩王规矩上准许天下各地藩王自己打造兵器甲胄操演兵士,可这条规矩已经是老黄历了,当时那是大明天下初定,边疆各处内部各地仍有混乱的迹象,所以才这般大开禁忌以防备突发事件。

  可后来朝廷逐渐平稳,大明内部安定,外疆在经历了几次北伐西进的战事之后也渐渐消灭了那些不稳定的因素,使大明四方得以太平,诺大的大明帝国正式步入天下第一等强国之列威震四方八面。

  这样之后,太祖高皇帝自然而然的就在藩王规矩上减除了私下打造兵器甲胄的规矩,一应器具全部由兵部提供,各地藩王府中不再准许私下行事,并且还加上了很多的条条框框,目的自然是有限制天下各地藩王的意思。

  那时就已经成为了禁忌,不然朱棣也不会这么偷偷摸摸的行事了,摆明了是告诉其他人朱棣心中有所图谋啊。

  现在朱允炆想的就是要尽快将燕王府拿下,当然,他还是免不了要做出那种君临天下的姿态,想着自己这位藩王之首的四叔能够自己主动低下高傲的头颅向天子请辞藩王爵位,进而达到朱允炆震慑天下的绝佳效果,所以才会有这样一个短暂的喘息时间。

  不过朱允炆也不是那种非要如此的迂腐之人,明知是不可为而为之那是蠢蛋,留下一点时间是给朱棣选择的机会,虽然明知道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可事有一万亦有万一,如果真有什么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那不是更好吗。

  而朱棣坚定的态度却从来没有改变的意思,什么选择不选择的,早在洪武三十一年冬的时候,朱棣就已经做出了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一个选择,那时的决定,此时亦是不变。

  与其想太多,不如尽快考虑清楚怎样解决目前摆在眼前的困局才好,说其他的都是虚言,徒有其表的外在不堪一击,眼下的情况方为最重要之紧急……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