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留香阁
今天他都准备降低价格,赔钱卖了的,结果就遇到了姜蜜。
掌柜的激动的说道:「真的吗那……那你可以先付多少呢我真的非常急需用钱,我女儿的医药费特别的高,再等下去,我就要买不起药了,如果我女儿没了,我这个家估计也要散了。」
姜蜜安抚他道:「我可以一次性付清的,你别着急,要不我们先写个文书,我先付一些定金给你,你先用着。」
那人连连道谢,虽然自己在帮助人,但是姜蜜也没忘记自己是在做生意,文书她仔细看了一遍之后,才签了字,两人各拿一份,姜蜜先给他五十两当作定金,说好明天就来收铺子。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姜蜜又去了留香阁,她发现这里面的伙计十分冷淡,并不热情,对待客人也是态度十分傲慢。
奇怪的是,即便是如此,那些客人也都愿意继续留在这里用餐,或许是因为这里的吃食真的非常好吃
姜蜜好奇的要了一个包厢,上到二楼之后,明显的感觉到伙计对她的态度比在一楼的时候要好的多。
见人下菜碟,这个留香阁可真够势利眼的,不过这样一来,只要谁想要得到更高的待遇,就得花更多的钱,以此来显是自己有钱尊贵。
恶性的刺激花钱心理,姜蜜只觉得这个留香阁太过恶心。
「姑娘,您是一个人,还是朋友也来呢」
姜蜜淡淡说道:「我一个人,你把你们这里最有名气的饭菜都上来吧,我想尝一尝。」
伙计看着姜蜜的目光顿时变了:「这……那可得不少钱呢,您一个姑娘家……吃不完这么多吧,多浪费啊!」
姜蜜喝了一口茶,笑道:「没关系,我付的钱的,你放心吧,况且你们酒楼的行为不就是在刺激客人花更多的钱吗」
那个伙计脸上的笑容顿时僵硬了:「姑娘这话是何意啊」
姜蜜轻笑一声:「只要花更多的钱,才能得到更高更好的态度,不是吗否则你们对待一楼的客人,也不会如此骄傲冷漠了。」
伙计听了脸色不太好看,但却因为姜蜜花费了很多钱,也不好反驳什么,只能尴尬的笑着回答:「姑娘您想多了,怎么会呢我们酒楼对待所有的客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姜蜜冷笑一声,不再多说什么,只让他赶紧把菜上了。
过了一会儿,便换了个人来给姜蜜上菜,这人明显比刚才的伙计有身份一些。
「这位姑娘,感谢您的赏光,点了这么多菜,如果您吃不完的话,剩下的我们可以打包给您送到家里去。」
这是想要打探她的底细直接送到家里,便可以知道姜蜜的身份是什么了。
「不必了,在你们这里吃饭,打包不会要被嘲笑吧」
那人哈哈一笑,比起刚才的伙计,随机应变的能力高了不少。
「姑娘您见笑了,这谁家挣钱都不容易,怎么能浪费您的钱呢,菜都上齐了,您请用,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叫我。」
这人正打算退出去,姜蜜叫住了他:「等一下,你是这里的掌柜吗」
那人笑着说道:「我不是掌柜的,我只是个代掌柜,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处理,但是有些决定还得找我们东家才行。」
原来如此,姜蜜也觉得这留香阁的东家不可能轻易出来的。
等人都走了之后,姜蜜一眼便看到了桌子正中间的那只鸭子,看来这就是刚才对面的掌柜说的鸭子了。
姜蜜连忙尝了一口,味道确实不错,他们姜家酒楼好像没有鸭子这么一道菜,这邻水县的百姓确实有钱哪。.
她又尝了其他几个菜,味道都还算不错,但是比起那只鸭子来,
却是不行了。
看来这留香阁的招牌就是鸭子了,她如果把酒楼开在留香阁的对面,肯定会引起抢生意一说,谁能够留得住客人,就得看个人的本事了。
把菜都尝一遍之后,姜蜜付了钱便离开了,那个代掌柜满脸笑容的送她出去,一转头,脸上的笑容便不见了。
姜蜜吃饱喝足,开开心心的回了家里,把今日在邻水县的事情告诉了姜家人,大家脸上都布满了担忧。
刘荷说道:「这直接把酒楼开在人家的对面,不是跟人家打擂台吗万一我们抢不过他们的生意怎么办万一我们抢了他们的生意,他们来找茬怎么办」
刘荷担心的太多,但是这些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姜堰这次一改往日的唯唯诺诺,硬声说道:「抢不过,那时我们自己没有本事,得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抢过了,那就是我们有本事,他敢来找茬,那我们也不怕,实在不行就报官,我晾他们也不敢真的对我们做什么。」
姜成闻言也道:「我们姜家不主动找事,但也不怕事,开在对面怎么了,多少铺子还是并排开着的,谁招来生意是谁的本事,咋的还怪别人抢生意了」
见大家志气满满,这也是姜蜜没有想到的,这下子她更有动力了。
「既然大家没有什么意见,那我明天就把铺子买下来了,年后就开始重新装置,然后再挑个好日子开门。」
姜母却突然开口道:「蜜糖,你有这个上进心是件好事,我们姜家酒楼在蜀山县开的不错,但是到了邻水县就不一定了,毕竟人家已经有个留香阁了,而且我们也不了解人家的喜好,所以生意不一定会比蜀山县更好,到时候你可要有心理准备啊。」
姜蜜知道,姜母这是担心自己以后落差太大,无法接受失败。
「娘,你放心吧,我既然做了这个事情,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了,即便是生意不好赔钱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至少我们尝试了。不过经过我今天的发现,我们姜家酒楼在邻水县肯定也会生意兴隆的。」
见姜蜜这样有信心,大家也更加开心了,这个年过的也更加的有期待了。
第二天一早,姜蜜就去把铺子买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