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1978年过去了,我很想念她……
面对林琳的埋怨,高扬反而笑了。
“钱是用来花的,不然在地下室该长毛了。”
“那也不能乱花,乐队哪能赚到钱?”
林琳说完,愣了一下下,捂嘴,表情有些小小尴尬。
乐队怎么就赚不到钱?
高扬那些磁带赚大发了。
林琳每晚睡不着睡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万一万往家里搬的大团结。
很大一部分就是磁带赚到的!
高扬一把搂住林琳低声说:“放心吧,不会亏钱,你有机会也学着点,那个文学创作室,这里的音乐工作室,以后交给你经营。”
林琳一听,两眼放光。
顿时换了思维,打量四周,俨然是把自己当做了主人。
高扬好笑,真可爱的小女子。
妮妮在偌大的车间里跑来跑去,上窜下跳,小脸红扑扑的,都热出汗来。
潘军走过来笑道:“你真放心啊,也不怕把孩子摔着。”
“小孩子嘛,不要让他听话,要让他摔打,自己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痛。”
潘军竖大拇指点赞。
不过面色有点尴尬,拉过高扬,避开林琳。
“今天人有点多,有点乱,这场合你老婆孩子过来,不太合适。”
“待会就走,你们玩好哦。”
高扬挤挤眼睛促狭道。
潘军老脸一红。
今天带了很多文艺女青年……
二层小楼里布置了几个房间……
说是休息室,搞不好就炮火连天……
“那好那好,小孩子嘛,最好长大点再接触文艺界……
话说你对妮妮很重视培养嘛,据说见霍老板都带着她。”【1】
【6】
【6】
【小】
【说】
高扬笑笑:“主要是去港岛没人看护妮妮。
另外主要是让小孩子从小见见世面,我们可不像你和耿小军,从小见到的都是大人物。”
潘军不好意思笑笑:“您可说的过了啊。”
“肯定不一样。你们的眼界思维,肯定和我们胡同串子不一样。”
说到这,高扬意犹未尽……
“什么叫见过大世面?
就是见天地,见众生。
能理解落魄者囊中羞涩的窘迫;
能宽容穷人一夜乍富的傲慢;
能接受井底之蛙的短浅;
能笑对不可一世者的狂妄;
能看透吹嘘者的外强中干。”
潘军沉思,不由得竖大拇指。
“佩服佩服!”
说话间,壁炉那里的休闲区,传来一阵狂躁的乐声。
七合板乐队正式亮相。
崔健穿喇叭牛仔裤、格子衬衣穿马甲大墨镜……
按现在的话说,酷毙了帅呆了!
崔健背着吉他,手指飞舞,一顿狂热solo,顿时掀起高潮,人们纷纷围聚过来。
solo过后,气氛热烈。
崔健高声喊:“欢迎来到798音乐工作室,我们是七合板乐队!接下来一首《站台》送给大家!”
“798工作室?”
“七合板乐队?”
“牛逼了,这身打扮太新潮了,改天哥们也整一套。”
议论纷纷,却被超强的鼓点节奏打断。
人们忍不住跟着鼓点摇摆。
“新曲子?”
“节奏感好强!”
“哇,感觉华夏音乐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是啊,最近很火的十首的士高就出自华夏年轻的上帝之手。”
“真想见见那个gao!”
好多老外不知道,他们心目中的神,就站在外围,搂着老婆,抱着女儿,也在看崔健的表演。
长长的站台,漫长的等待
长长的列车,载着我短暂的爱
喧嚣的站台,寂寞的等待
只有出的爱,没有我归来的爱
哦……孤独的站台
哦……寂寞的等待
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
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
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
节奏激昂而兴奋,但歌词却孤单落寞。
《站台》火了!随之而来的是崔健那一身打扮,也火了!
随着丑国大使馆建立,关系恢复正常,丑国电视剧《从大西洋底来的人》引进国内,播放之后,蛤蟆镜,牛仔裤一夜之间火遍全国。
崔健为代表的年轻人,无不以穿喇叭裤戴宽大墨镜为傲。
代表着新潮,代表着叛逆,代表着一种情绪发泄。
高扬番禹的工厂缝纫机总算踩出来火星子了。
大批量国外样式的喇叭裤,花衬衫生产出来。
先是走关口到港岛,再从港岛转个弯回到关内。
再分销到十三个城市,王宝兵那帮人再次发挥作用。
老套路,分销!持续分销!
一个月30万件喇叭裤,40万件花衬衫,捎带着从国外批发价买来的50万个蛤蟆镜,如涓涓细流,分发到全国各地。
此时有懂行的人会发觉,高扬的布局太厉害了!
十几个城市的可口可乐办事处,简直就是最早期的物流转发中心。
而西京的曲延计,更是赚的盆满钵满。
内陆城市就那么一个点!
辐射面却覆盖周边几个大省。
他结婚了,做了京城爷们应该做的事。
没有愧对他的小芳。
小芳跟着他在西京办事处,一起打理业务。
同时娘家哥,娘家亲戚十几号人,跟着来西京打下手。
曲延计手下精兵强将众多,批发零售搞的红红火火。
会不会出事?
不会,小芳家也不是吃素的。
村姑不假,她爹是村支书,她哥是县里的书记,五服之内还有个叔是西京一方官员。
县域官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在任何年代都是牢固不可破的。
再说了,曲延计官面上就没有任何错误,手下渠道是在暗处使劲。
悄悄的发财,打枪的不要!
高扬各处的办事处都是照此办理。
可以说规避了无数明面规定,却又符合无数华夏潜规则。
非常适合八十年代野蛮生长的大环境!
牛仔服,喇叭裤,蛤蟆镜,磁带销售火爆。
最新出来的磁带---崔健新时代摇滚之星专辑,正版与自家盗版自己,更是火热销售中。
十二月到来,天更冷了,华夏却热火朝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2月10日调整政策,在城市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行业,为更多的城镇中学毕业生创造就业和升学条件。
12月26日领导会见即将登机赴丑国的52名中青年学者,新中国向丑国派出了第一批52名留学生,翻开了华夏留学史新的一页。
也掀起了出国热潮!!!
12月28日通知决定,在全国恢复增设169所普通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以逐步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
其中最最最重要的会议决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放开的历史性决策!
借着放开的东风!
798工作室第一次走出地下,在全国亮相!
并且获得了燕京市第三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主体人是李逸德老爷子,老工具人了。
燕京第一份,是勤杂工刘桂仙在燕京开办的,全京城第一家个体餐馆。
国内第一份是来自温州的,21岁的章华妹,领取了华夏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成为华夏放开后第一个合法的个体户。
而时间也来到了12月31日,高扬在家中书房,写下一行字。
1978年过去了,我很想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