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爷,外面戎机大臣求见。”门外太监传报。
“请他们进来。”朱慈烺沉着地说。
蒋德璟、李邦华、范景文、李国祯等人进入太子大书房,行礼之后,获得太子赐座。
李邦华首先发言:“启禀太子殿下:臣等已经列出接下来的大端、要事,然而关于山陕政策,臣等虽然领会殿下意旨,但是还需要殿下对细目做进一步明示。臣等列出若干问题,前来请旨。”
朱慈烺点头道:“你们说。”
蒋德璟取出一封奏折,送到桌案上。朱慈烺打开,发现第一项就是:
山陕伪官,如何处置?
他直截了当地说:“孤与顺国公李自成有契约,由他先向山陕发出明令,要求全体将吏归顺朝廷,一切伪官、守军只要服从命令,接受朝廷政令,就全盘接下,官任原职。——这些详情,你们都是知道的。至于是否执行,孤的想法是:言必信,行必果,信守承诺!”
蒋德璟点头说:“臣等知道。所以根据招安条例准备了文告,只等顺国公签署钤印,遴选一批原顺军校尉为信使,通告西安,及山陕各府县。另外也准备好了文告,以戎机处、六部的名义,通告全体伪官、守军,必须接受朝廷政令。——只等殿下钧裁。”
朱慈烺点头道:“妥当。至于山陕特别是西安的顺军,将由周遇吉、卜秀刚分别率晋军、秦军接管收编。他们两位不日就能出发。”沉吟片刻,他又说道:“还要发安民告示,告知山陕军民:朝廷承认此前均田所分土地,并且颁发田契;另外,重申朝廷除正赋之外,废除一切加征加派。”
蒋德璟躬身道:“殿下仁德,将使万民归之如水!臣等立即起草《太子告原顺军将吏士民书》,作为朝廷安民告示,令山陕各府县张贴!”
“好。”朱慈烺继续看奏折上的文字:
北方民生,如何恢复?
他说:“要恢复民生,只能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所以,年初父皇颁发的‘减赋废饷’的旨意,必须重申,严令落实;而且受灾之处,连正赋都一概蠲免。”顿了顿,他又说:“洪承畴曾经在北方推广南方的红薯,差点激起民变,原因在于种植技术尚未教会百姓。可以在各地设置示范点,摸索种植方法,逐步推广。”
蒋德璟点头道:“臣等省得,随后草拟诏令。”
朱慈烺又看奏折:
戎机制度,何时撤废?
他顿时陷入沉吟,片刻之后才说:“国家虽然连胜闯顺、建奴,然而还有献贼尚未平定,辽东、蒙古尚未收服,而孤的数十万大军,粮饷器械训练,无一是内阁所能经营——他们若能经营,孤当初又何必出宫辛苦?孤不能自废武功,放弃难得的大好局面!”
“所以,戎机处不能裁撤!孤必须通过戎机处,维护孤的筹饷、练兵、征战大业!”
一直没作声的李邦华开口了:“接下来,必然有人提出:北已经大胜,何必再保留戎机处?虽然微臣身为‘右佥都御史’,掌握言路,只怕未必能控制局面。”
朱慈烺冷哼一声道:“哪个能筹来饷银、粮草,剿灭献贼,平定辽东,孤就采纳他的意见。否则空言误国,就把他赶回家。”
李邦华沉声道:“启禀殿下,微臣老矣,在朝数十年,经历国家无兵无饷、濒临倾覆的危局,目睹太子力挽狂澜,创下千载罕见的奇功,深知若是没有殿下,我大明已经危亡。微臣乐见太子执掌朝局,而设立戎机处,确实是便利之举。但是,君臣父子,如何相处,将是难事。”说着喘口气,接着说:“微臣斗胆问殿下:殿下诚孝,建下奇功,手握天下精兵,将如何侍奉君父?”
其他几位戎机大臣顿时也高度关注。
朱慈烺一字一顿地说:“孤没打算现在让父皇当太上皇。”
众人松了一口气,李邦华接着问
————————————
………………………………
全章2400字,放出1300字;
余下情节,还有近1100字!
起点拒签,不愿太监,不甘埋没
所以开了订阅号。
恭请各位读者朋友移驾个人订阅号。
订阅号有个好处是:可以插图,可以配地图。哪位朋友有好的角色漫画配图,可以投稿。
可以在v信中搜索“汉苑秋风”或者“zan201999”,关注阅读,随心打赏。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