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庆勘察太平府的的计划落空了,谁不珍惜自己的脑袋啊,朝臣们一致反对,原因是你在江北折腾就行了,江南就算了吧,满朝大臣们的脑袋可能不够你砍的。
谁让江南不归李国庆管呢,无奈之下只好重新选择工业园的建设地点。
徐州倒是一个不错的地方,但是离前线太近了,一有风吹草动,弄不好就得搬家;汝宁、南阳也是矿产集中的地方,同样面临着与李自成隔山相望的问题。
看来工业园的选址还真是一个问题,自己必须亲自回一趟南京,争取说服老爹在太平府建立工业区,主要是为了以后的管理。
然而还没等到他起程,圣旨到了,让其速回南京。原因是清廷的使团到了。拿过使团的名单一看,还真是够规格:
主使:希福,赫舍里氏,内国史院承政、内弘文院大学士,兼通满、汉、蒙三种文字,屡次出使蒙古、察哈尔、喀尔喀、科尔沁诸部,处理军政大事。
副使:冯栓,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剩下的好几十位都没听说过。
想起了后世的自己,就是凭着偷学对方国家的语言,在谈判时,通过对方的私下交谈,掌握了大量的信息,从而获得谈判的主动,这次还是照此办理。
想来又得学习满语了,于是到说道:“王全,告诉刘肇基,让他从俘虏里挑几个会满语、蒙语的俘虏,要识字的。本王要去参加与清廷使团的谈判,学会一些,免得吃亏。”
学习语言,李国庆是有把握的。记得后世上中学的时候,发下英语书,一节课以后,一本书背完了,可能还富裕几分钟。
下了课,几个死党拿着新发的英语书,在后边的单词表里一个一个的考他,最后的结果,是他被几个死党追得满教室跑,因为一个单词都不错。
下午,李国庆来到教室,看到两个留着辫子,饿得骨瘦嶙峋的家伙跪在地上,心想哪里的战俘都不好受。开口问道:“你们识字,可会满语和蒙语?”
其中一人答道:“回太子爷,奴才是汉军旗的,读过些书。满人会说汉话的不多,所以奴才给满人做通译,真的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情,求太子爷绕奴才一命。”
“本王想学习满语和蒙语,只要你们两个人用心,将蒙语和满语好好传授,自可留得性命。”李国庆说道。
两个家伙显得莫名其妙,你一个大明的太子学那玩意儿干什么?可是也不敢多问,先被王全儿带出去,洗刷干净,换了衣服,才又回到教室。
教满语的那个俘虏,拿起好不容易找到的满文版的《三字经》,开始教课。满语其实也是一种拼音文字,可这时候根本不教什么元音、辅音、音节什么的,就是背书。
背完一段,就让你在纸上描,你倒是给说说汉语是什么意思啊,完全听不懂。李国庆心想:就你这水平,十天以后我教你得了。
于是对那个俘虏说道:“你读一句,我读一句,然后,你再告诉我汉语的意思。”俘虏点点头。接着就你一句,我一句的读了起来。
一本书读完后,李国庆拿起笔画了六个符号说:“这几个字读作‘啊、喔、呃、衣、乌、吁’是吧。”
俘虏诧异的看着太子点点头,然后见李国庆又画了二十几个符号,依次读出。接着来将前后两种符号按发音几个拼在一起,就出现了书上的词汇,然后,然后俘虏就傻了,书还可以这么读。
其实这种按照元音、辅音的方法注音,是在康熙年间才总结出来的,乾隆年间完膳的。李国庆看着俘虏,暗自得意,不就是背点儿单词吗,搞定。再过十天我能给你编字典。
蒙语也被照葫芦画瓢的糊弄完了,李国庆交代两人一起跟着去南京,一路上只许说满语和蒙语,所以到达南京时,两种语言的日常用语已经差不多了。
反正能听得懂对方说话就行,至于其他方面,就不用顾忌太多了,要是对方有什么口音,李国庆也是没辙,谁让他只有两个俘虏做外教呢。
记得好像什么时候,自己的便宜老爹派人出使过北京,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于是又把史可法叫来详细询问,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经过史可法的介绍,李国庆明白了,明朝的大臣当上使当习惯了,认为到了清廷,人家一定会笑脸相迎,根本没闹清楚谈判是个什么东西,就稀里糊涂的出发了。
崇祯末年六月,便宜老爹在一帮大臣的忽悠下,妄图偏安江南,准备向入关的清廷割地求和,武英殿里商量半天,要不咱们派个使团与清廷商量商量。
要不说明朝的官员都是嘴炮厉害,有人出主意,没人干实事儿。满朝文武谁也不敢前往,生怕此去掉了脑袋。
兵科都给事中,太常卿左懋第站了出来,要求持节北行,阻止清兵南下。满朝大臣齐声称赞,一个个的竖起了大拇指。
便宜老爹一看有人主动要求,乐的嘴都合不拢,可你这官也太小了,再让清廷一巴掌给抽回来。
这个时候朱由崧刚刚称帝,还不习惯皇帝的身份。马士英在一旁提醒,你是皇帝,嫌他的官小,给他升职不就完了。
朱由崧一拍大腿,对啊,升左懋第升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与左都督陈洪范、太仆寺卿马绍愉为谕北使,出使北京。
于是哥儿仨带着给清廷皇帝的“御书”,封赏吴三桂的诏书,和金银等财物北上与清廷谈判。
使者虽然选好了了,但是要具体谈些什么,怎么谈,朝中的大臣又开启了嘴炮功能,你一言我一语,这叫一个积极,就是没有一个说到点子上,对于使者根本没有明确的要求。
是否要与清廷南北分治,又以何地为界等问题都含糊不清,使团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出发了。而我们的使团六月出发,顺着运河北上,完全可以一路直达北京。
可是,谁都不知道为什么,居然过了十月才抵达。顺流而下,平日里一个月的行程,足足走了四个多月。
就在便宜老爹的使者进京的途中,清廷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顺治皇帝与十月初一正式在北京城登极,完成了成为一个中原皇帝的仪式。
清廷此举表明,绝对不可能再退回关外,蜗居一隅,他们的目标很明确,要成为统一中原的帝王。在顺治皇帝举行完就职仪式之后,使团终于获许进京了。
但是刚刚就职完成的顺治皇帝,这孙子比现在的李国庆还小一岁。在多尔衮的教育下,说道:没看见朕正吃奶呢,没工夫搭理你们。
压根没有接见南明使团的意思,只派了礼部的官员来接见,明摆着就是以天朝上国自居,将南明政权视作进贡的属国。
左懋第为了维护南明的朝廷尊严,要求清廷平等的对待南明,对待坚持要求陛见顺治皇帝才能递交“国书”,但是此举遭到清朝礼部官员的拒绝。
同时,大明携带的,敕封吴三桂为“蓟国公”的诏书也拒绝接受。
在清廷的眼皮子底下,吴三桂就是想接受,也不敢啊。何况这家伙现在正跟着阿济格西征,讨伐李自成,根本就不知道这事。
最终,大明的“炮弹”被清廷拒绝,而使团所携带的“糖衣”则被笑纳,金银财宝一样不落的都归了人家。
在笑纳完南明使团的财物之后,清廷不依不饶,派内院学士刚林到使团驻地,指责大明突立皇帝,摆明了清廷不承认弘光政权合法性,并表示即将派大军南下。
所以,大明使团的本次出使,原本还指望和清廷进行谈判,没想到清廷的态度是:你特么是谁啊,明朝都让李自成搅和黄了,已经改朝换代了。
于是南明政权,在清廷的眼里,十分悲催的被视为地方割据的政权,被当成了一股强大的土匪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