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娶了貂蝉

第三百一十三章大魏掀起爱国主义狂潮

  一石激起千层浪。

  曹旭公开演讲的信息量很大。

  其中核心主体却只有一个:爱国!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非物质性的意识形态。

  民族观念。

  爱国主义。

  这在后人看来是稀松平常的意识形态。

  可在封建社会,特别是在秦汉时期,民族也好、家国情怀也好,其实都处于一

  种萌芽阶段,绝大多数底层老百姓,其实并没有这么在乎国事、也并没有爱国思

  想、民族观念。

  二十一世纪的身份证都会清晰写出民族。

  而在秦汉时期,人们以汉民自居,接受华夏族身份,但这个意识形态还很模糊

  ,汉人意识形态真正锤炼并凝聚成型,实际上是在唐宋。

  更准确的说。

  其实是在宋代。

  宋代正因为弱小,常年受北方民族欺负,举国上下都有一种危机感,特别是在

  南宋时期,民族与爱国思想是前所未有的高峰。

  这一点。

  从南宋诗词就能感受。

  无论是岳飞的满江红,还是辛弃疾的破阵子,就连女诗人李清照都写过"至今思

  项羽、不肯过江东"来表达民族气节,当时的民族与国家集体意识形态已经形成

  了。

  然而。

  在汉朝。

  这种意识却不强。

  曹旭就是要充分唤起这种意识。

  有意识的塑造国家与民族意识形态!

  为社会以及全民都培养弘扬爱国主义、以及民族自豪的意识形态。

  这是很重要的。

  一个国家想要稳定靠的是法制。

  一个民族想要延续与长盛不衰必须拥有这种意识。

  除此以外,曹旭还在演讲中,直接将迂腐之辈,以及为维护利益,企图与朝廷

  对抗、不惜隐瞒人口、田地的门阀士族进行抨击。

  这一招。

  曹操等人看来太妙了。

  这等于是将各地门阀集团架在火上烤啊。

  几天后,又趁热打铁,中原十日报发行号外刊,其头版新闻就是曹旭的广播演

  讲稿,以及呼吁百姓、呼吁各大家族,主动配合朝廷,共同建设伟大皇朝。

  报纸发行。

  畅通无阻-

  下传遍大江南北-

  下掀起了轩然大波。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曹旭曾经说过的这句话。

  不知怎的。

  今天又忽然流行起来。

  几乎大江南北都被传遍。

  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草民。

  自己也应该为太子、为陛下、为这盛世到来出一把力。

  而现在。

  有一些自私自利的豪绅权贵。

  竟然为了一己私利,抨击太子、对抗朝廷,违背命令?

  这叫什么?

  用太子的话来讲。

  这就叫做:“人民的敌人!”

  没错,不是皇帝的敌人,不是朝廷的敌人,是人民的敌人。

  他站在人民对立面。

  他剥夺的是人民的利益。

  这怎么能忍?

  无数百姓被极具煽动性以及情感丰富、充满赤城的演讲给感动了,其中甚至不

  乏一些世家子弟。

  他们主动站出来。

  决定追随太子、支持大魏朝廷。

  至于一部分依旧顽固以及自私的家族怎么办?

  其实很好办,田地是没长腿的,大活人也不是透明的,这种东西井不是说想隐

  瞒就能隐瞒起来的。

  曹操下令各级乡县展开自查、主动丈量、主动上报。

  所有土地,所有人口,全部记录明细,统计以后公开展示,谁瞒报,谁少报,

  一了然。

  各级官府。

  全都设置匿名信箱。

  百姓将积极举报本地豪绅。

  一旦举报查证,隐瞒土地人口的家族将受到重罚,而举报者可以事后,在当地

  官府领取巨额赏金。

  如今。

  全国上下。

  爱国情绪高涨。

  曹旭一呼万应、民意难当。

  又进行如此透明公开的土地清查。

  各级豪绅豪族想隐瞒?基本不可能!

  除非他们想要与大魏朝廷公开作对,除非他们打算身败名裂、家族名誉彻底崩

  溃,没人能与这汹涌民意抗衡。

  数日之后。

  曹旭来到大魏皇宫。

  “哈哈,子秋,你上次演讲效果,简直胜过千军万马,大魏民心从未如此凝聚,

  这种情况之下没有什么事做不成!”

  曹操很喜悦。

  很难相信一场演讲。

  居然能引发如此剧烈的连锁反应。

  荀彧说:“陛下,太子的功劳可不止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殿下所推行的统计法

  ,如今也基本落实到位,各地停滞的土地丈量、户口普查工作此刻几乎完成了。

  郭嘉好奇问: "殿下,请问这广播,今后也会一直播下去吗?我以为广播在未来

  的影响力,可能并不逊色于报纸。

  “当然, 最近收音机销量暴增,各种电台节也陆续展开,相信受众肯定会越来

  越广的。

  曹旭没有在这话题浪费时间。

  「对了,土地、人口统计情况如何?”

  荀彧立刻如数家珍汇报道:“天下耕田数量为25.23亿亩,人口大约为一千一百

  万户。”

  无论是耕田。

  还是人口数。

  都远比曹旭想象中好。

  曹操说道:“"人口以及耕地已经统计清楚,朕决定立刻进行下一步的改革,开始

  全面推行农业、生产。”

  大魏拥有二十五亿亩耕地。

  这个规模大约是隋朝的二分之一。

  隋朝税收以及国库是非常强悍的,据说国库最充盈的时候,可以抵消天下十数

  年颗粒无收,这在古代王朝之中非常罕见,若非后来瞎几把搞,隋朝也不会轻易

  垮掉。

  大魏前耕地。

  虽然只有隋朝少一半。

  但只要全面推行高产农作物。

  那么大魏在粮食产量以及税收方面,非但不会比隋朝少,还要比隋朝多十几二

  十倍,其他各方面生产力,更是堪称云泥之别。

  其实。

  前天下土地。

  近一半都直接间接被朝廷控制。

  (的好赵)是以租赁方式返给农民或地主耕种。

  曹操推行高产农作物已经好几年,朝廷前税收以及储备已经很丰富,这也是

  大魏帝国最大的底气之-、

  然而。

  曹操并不满足。

  他试图整合全国耕地和人口。

  他试图制定计划经济、大规模改革农业,让大魏生产效率、生产产量,再一次

  爆发式提高。

  如此。

  未来大魏帝国。

  只需百分之+的人种地。

  就能充分喂饱全国人民肚子。

  拥有足够粮食用于出口国外、支持大航海、支持科学创造、支持文化活动、支

  持人才培养、支持开疆扩土,甚至拥有直接将军队送到罗马、送到新大陆的底气。

  那将会是怎样的辉煌盛世?

  曹操光是想就已经热血沸腾了上。

  曹旭却对曹操说:“父皇陛下不可操之过急,我们当下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没

  有做。&amp;quot;.</p>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