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见到众人这个样子,也是微微摇了摇头,没想到自己斗讲得这么清楚了,还是有一半以上的人一副见了鬼的样子,像看怪
人甚至看鬼神一样看着自己。
看来要推广科学,消除愚昧,开启明智,真是任重道远啊。
李乐没有气馁,他知道要消除恐惧,消除愚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人亲自动手做一遍,见得多了,也就不会这么惊奇了。
“诸位回去之后,都可以自己亲手做一遍,就知道这只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自然现象了。现在有谁愿意试一试的?”
立刻有很多人举手,李乐随机挑选了几个最顺眼的,甚至还挑选了一个穿着太学生校服的太学生。
这些人战战兢兢的接过竹筒和小木板,小心翼翼找了一个水盆试验起来,果然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但人们反而越发的震惊了。
朝廷及地方州郡无不震惊于辅国将军果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晓阴阳,深谙天地之间的自然之道。
而太学生们,及大多数儒生们却惊恐于李乐的学识,害怕李乐接下来真的能证明旱灾与天意无关,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
。
偏偏李乐说的这些,都是书本上没有的,也是他们完全不懂的东西,他们就是想反驳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这才是最恐惧的!
李乐没有去管这些人怎么想,接下来他又做了一个会吸水的杯子的实验。
先找来一个光滑的青瓷盘子,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将用蜜蜡制成的蜡烛固定。
又在盘子里倒入两厘米左右的清水,滴两滴茜草制成的红色染料,清水很快变成红色。
随即李乐将玻璃杯罩在蜡烛上,杯口完全被水覆盖。
数千人目不转睛看着,有些纳闷李乐这次又要做什么,然后,不可思议的一幕就再次发生了。
只见一开始蜡烛还在平静的燃烧,不一会火焰就越来越小,不一会就熄灭了。
与此同时,盘子里的浅红色的水却开始动了,先是不停冒着泡,最后竟疯狂的往杯子里涌了进去。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驱使着一切,只是短短的一瞬间,盘子里的水竟然全部被吸进了杯子里,水面足足比杯口高出一寸还
多!
人群再次震惊了,虽然前面强调了不可喧哗,但还是忍不住发出一声声的惊呼,有人小声的叫了出来。
“这时何故?为何会这样?”
“水往低处流,这是常识,为何这些水却反其道而行,竟往高处流去?”
“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啊……”
讲堂外面烈日当空,阳光普照,讲堂内众人却只觉得遍体生寒,辅国将军(这李乐)果然有鬼神之能!
“还未请教这位先生高姓大名?”
李乐微笑的看向之前那名文士打扮的低级文官。
那人这才从巨大的震撼中反应过来,连忙躬身行礼道:“在下兖州济阴郡句阳掾功曹王充,字仲任,此次乃是奉命来到雒阳汇报
灾情。”
“原来如此,还请先生说说,句阳县的情况怎样了?”
李乐十分平静的问道,心里却一下激动坏了。
王充,这人我知道啊,历史课本学过啊。
就是那个写出《论衡》,主张“神灭论”和“今胜于古”,反对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的东汉有名的学者嘛。
这可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在没有自己的时代,这个王充就提出了这么许多“唯物主义”的思想主张,敢于批判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理论,并将很多儒生驳得哑口无言,正是自己不可多得好帮手啊。
“旱情很严重,句阳已经连续一个月不曾下雨了,许多河流都面临断流的危险,许多远离河道的田地已经开始龟裂,草叶已经开
始枯黄。
再旱下去,只怕秋粮的产量连往年的一半也达不到,百姓困苦,无数流民四起,然众豪强大姓却依旧奢侈无度,只知享乐,不
顾百姓死活,实在让人忧心如焚。”
李乐有些不解道:“当地官吏没有组织抗旱救灾么?”
“朝廷诏令下来,州郡官吏确实有组织百姓抗旱,打灌溉井,然众世家豪强与半数官吏却一直鼓吹打井无用,应对旱灾最要紧还
是要勤修德政,斋戒沐浴,设坛祈雨,因此在句阳打井抗旱的效率并不高。”
“知道了。”
李乐叹了一口气,大骂道:“腐儒误国啊,董仲舒此贼,当真罪不容诛!”
此言一出,举座哗然,现场立刻响起一阵巨大的喧哗声。
一名太学生终于忍不住了,呼的一下从坐席上站了起来,大声斥责道:“辅国将军辱我名教太甚矣!董子一代大儒,岂容辅国将
军如此轻辱?”
“呵呵呵呵!”
李乐不由冷笑起来,他声音很大,有着非同寻常的穿透力,就好像响在每个人的耳边一样,一下压过所有的喧哗声。
在场之人都不知道他在笑什么,只好等他笑完,就听李乐冷笑道:“是吾跑题了,但吾今天会拿出证据,证明董仲舒此贼就是一
个装神弄鬼的骗子,妄言鬼神灾异的妖人,诸位静听就是。
现在回归正题,吾将继续解释空气的两大特点,在这期间,诸位若是再无故喧哗,没有举手不经同意就擅自发言,休怪军法无
情!”
李乐继续之前的内容,望向王充问道:“先生可知盘中之水为何会被吸进杯中?”
王充想了想,似乎若有所得,却又不能完全想明白,最后只得道:“不知也,还请辅国将军能为吾等解惑。”
“先生请坐。”
李乐继续讲课:“这里首先要解释两个问题,其一蜡烛燃烧时,盘子里的水为何不停往外冒气泡;还有蜡烛为何会熄灭?
有谁知道,可举手回答。”
立刻有人现学现卖举手回答道:“盘子里的水往外冒气泡是因为蜡烛在杯中燃烧,将杯中的空气加热,诚如辅国将军之前所言,
空气受热以后会膨胀变大,气压也会变大,故而杯中空气会往外冒,也就产生了气泡。
至于蜡烛会熄灭,吾等早就知道,只是不知道其中的原因,还请辅国将军为吾等解惑。”
李乐微笑道:“关于为何会有气泡不停冒出,这点解释得很好,现在吾来解释蜡烛为何会熄灭,那是因为空气中含有许多成分,
其中一种便称为氧气。
何谓氧气,就是人体呼吸呼吸所需气体,人要生存便一刻也不能离,故而师父将其称之为氧气,蜡烛燃烧同样离不开氧气……
杯子倒扣在水中,因而隔绝了外面外面的空气,杯中存储的氧气有限,故而蜡烛很快就会熄灭。
除了燃烧实验外,汝等还可以用此方法在倒扣密闭器皿内放入一只小动物,如小壁虎,小青蛙等。
根据器皿大小,大约一个或数个时辰后彼等就会因为缺氧而死或者昏死过去,而若是在器皿上开一个小洞,则不会死……”
众人都听呆了,人要呼吸,密闭狭小的空间内待久了会呼吸不畅,头晕头疼,这些生活现象他们很多人都知道,却从没想过其
中竟然还有这么多玄妙至极的学问。
这辅国将军(这李乐)当真是神了,竟然知道这么多!
对未知的探索,本来就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一种无法阻止的天性,很多人立刻就在心中涌起一种回去以后立刻就要做实验的冲
动。
更多的人则是觉得自己脑子有点不够用了,纷纷拿出笔墨和竹简,开始记录起来,想着回去之后通过实验一条一条验证。
李乐对此很满意,继续讲解道:“至于盘子里的水为何会倒吸进杯子里,原因有二,其一蜡烛在杯中燃烧,杯中空气受热膨胀,
压力增强,而杯子外边空气的气压则是正常状态。
空气会从高压区域往低压区域运动,故而杯中空气会大量往外冒出。
之后蜡烛熄灭,杯中空气渐渐冷却下来并开始收缩,气压变小,甚至比杯子外面的气压还要小得多,外面的空气就会用力往杯
子里的低压区域挤进来。
但水晶杯的杯口被水密封了,外面的空气进不去去,于是就把水晶杯外的水都挤了进去。”
众人有的忙着记录,有的仗着记性好皱眉沉思,也有人做不屑之状,认为李乐所讲比孔圣人孔宣父的圣人之言,微言大义实在
差太远了。
却独独没有一人敢提出一点质疑,实在李乐所讲都是闻所未闻的学问,大家都不懂啊。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李乐停顿了一会,就见讲台下面立刻有人举起,随即一个好听的,暖暖的,如涓涓泉水般悦耳动听
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