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手黑太子

第571章 马袅盐场苟大户一

明末手黑太子 大道独行 4038 2024-01-26 20:08

  中午时分,他们发现了一条半荒废的石板路,沿着石板路前行,终于找到了一个还有炊烟的村落,这里的屋子都是火山石堆砌而成的,巷子幽深,但是许多屋子都是房门紧闭,有的门前杂草老高,一看就是多年没人了。村里也散落许多坍塌的房子,上面已经长出了草。

  村里只有一些老幼妇孺,衣不蔽体,看起来极其穷困。看到他们这群怪人来也不躲避,神情麻木,一脸漠不关心的模样,铙是县令吴明晋身着县太爷官服,也在村里问了许久,才找到村长家。

  村长姓谭,是这里的世袭盐丁,出自海南有名的晒盐世家。即使是面对一县父母官的县太爷,仍然是一脸麻木。

  在县令吴明晋亮明身份、明确提出看盐的要求,他才叫人打开盐仓:里面仅只有五六百斤的盐。

  这么少的盐让朱慈烺大吃了一惊,一问之下才知道:万历四十五年临高地震,盐场的滩田被冲毁了许多,有些地方沉到了海里,马袅盐场的生产能力一直没有恢复到最初的水平,但是官府规定的折色银一点都没少,盐丁们逃亡很多。

  雪上加霜的是从万历末年开始,海寇经常来盐场抢劫盐引,盐丁们被杀的被杀,逃走的逃走,现在村里只剩下二百多个盐丁了。

  古法的晒盐完全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人力少了之后生产更加难以维系。每年的折色总是缴不齐,官府催课又急,村里的丁壮们平时都躲起来。幸好马袅土地尚多,又有马袅河水灌溉,盐丁在晒盐之余,另外垦田种些粮食,还能果腹。只是担惊受怕而已。

  这个情况给了朱慈烺很大打击,显然这个盐场的生产状况极不理想。看来原先的控制盐场的计划要做改动了――不仅要控制盐场,还得组织恢复生产,扩大产量。

  一时间朱慈烺觉得自己很象后世小时候看的电影里的土改工作队长,到处都是百废待兴,但是要组织恢复生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朱慈烺决定先去盐场看一看。

  在给了神情麻木的谭村长一个银元之后,满脸麻木、一副生死无趣、无论你对他说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头的村长,才终于答应带县太爷去盐场看看,也是奇了怪了。

  即使在现代,实现了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晒盐依然是一种劳动量很大,极端艰苦的工作,远不是在海滩上挖一些凝结、蒸发池就可以批量出盐了――古人很早就知道岸礁上积存的海水蒸发可以凝结出少量的盐来,但是直到元代,煮海为盐依然是最广泛的制盐法。

  晒盐没有想像得那么简单――需要一套系统的工艺流程。

  这个问题朱慈烺到是不担心,因为他还带着王之心的干儿子太监王仁义。这个王仁义自从跟着王之心见过王之仁、买了浦东盐场之后,就一直打理浦东盐场,经过二年多的磨练,他已经变成晒盐行家了。

  浦东盐场的生产工艺是非常先进的,先把海水由坝外引潮沟用抽水机抽入坝内储水池,再将海水自高而低,经过干支水道送入蒸发池,卤水达5~10度(波美度),放入晒卤池后,再浓缩到20~25度,由输卤沟汇集回卤机房,再由动力扬至卤池,然后注入结晶池。

  此时卤深6~8厘米,浓度要保持在26~28度,进一步日晒浓缩,最后一步是由离心式脱水机快速脱水,则可得到结晶盐了,但这个盐再经过加工才可得到精盐。

  海南这边显然不可能有这样的生产条件,他们是如何在原始的条件下增加卤水的浓度,这也是朱慈烺很感兴趣的问题。

  村长带他和县令吴明晋到堤坝上,堤坝下是许多一大片模样如同砚台的石制晒盐槽,这些盐槽的摆放很是讲究,看似毫无规律的堆叠在一起,实际上高低错落有致。是为了充分利用阳光,盐槽围拢的中心是一片一片乌黑的盐田。

  村长说,现在村里总共有7000多个盐槽,全部是祖辈开凿打磨,一代代流传下来。

  盐田是一种泥质滩涂,他们称之为“盐泥”。在旱季太阳光照射比较强的时候,每月两次大潮海水将会淹过这片盐泥,盐泥有汲取海水中盐份的功效,当海水退去时,将盐泥用耙子耙松,再经太阳晒上几天蒸发掉水份,这片盐泥就含有相当高的盐份了。

  再将含有盐泥放进盐池,完全是手工劳作:用木板耙将晒好的泥放入盐池。所谓盐池也就是在盐田上开挖的一个2米宽、3米长、1米深水池,下面垫着竹片和茅草,起到过滤作用。

  盐泥进池后,盐工需要脚踩踏实,再注入海水,过滤出来的水从盐池旁边预留的小口流入一侧的卤水池里,便有了一池的卤水。

  卤水的浓度怎么判断呢?盐丁会折下一种长在盐田边的植物黄鱼茨的茎杆放进卤水池,只有黄鱼茨茎杆漂在水面才是真正的饱和盐水,否则还要太阳反复暴晒才行。

  将卤水挑到盐槽上去,盐槽是由火山石制成的,朱慈烺仔细看了看,石头上有细细密密的小孔,也许起到透水的作用?

  太阳未起时候就将卤水倒入盐槽,暴晒一天后,到黄昏就可以用板刮盐,收入竹筐了。在最晴朗炎热的季节,一个盐槽加上两三次的卤水都可以蒸发干。

  此时多数的盐槽里都是空的,但还是有部份的盐槽上有晒出的盐晶,在阳光下闪耀出晶莹的光芒,煞是好看。

  朱慈烺望着这七千多个盐槽:就是用这样最原始的劳作方式,这里一年却能生产200多吨的盐,不禁要惊叹古代人民无穷的智慧。

  堤坝上有一个放工具的棚子,出于对古代盐田工具的好奇,朱慈烺走进去看了看,里面堆着许多工具,模样和过去在盐场看到的也差不了多少。

  试了试那耙地的耙子,发现比现代的产品得要沉得多――古代缺少加工能力,只能用最笨重的方法来制造。

  炎炎的夏日拖着这样重的工具在太阳下劳作,真的是件非常辛苦的事——大明的子民苦啊!

  他走近一个晒盐槽,里面已经凝结起了一层白花花的盐,晶莹透亮的很是漂亮,而且非常的细腻。看起来很象现代盐厂制过的精盐——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海盐没经过精制工艺就能达到这个水平,起码在他是从没看到过。

  用手指点了一些放入口中,比带来细盐要淡许多,入口即化。不知道氯化钠的含量怎么样。这里没有仪器,分析不了。

  不过朱慈烺知道就凭这种盐的卖相,不愁不是抢手货。但是这个地方居然如此的穷困,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我大明的劳动人民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

  正发着感慨,忽然看到有一行人也在向堤岸上走来,为首的人骑着马--这在本地是很少见的事情,后面尾随着一大群的青衣人物。谭村长一看,面上浮出即害怕又厌恶的神情,他转头对朱慈烺说:“是苟大户。”

  “苟大户?”朱慈烺依稀记得这个名字,从哪里看来得已经忘记了。

  “嗯,嗯。”谭村长似乎怕这苟大户、怕的特别厉害,连和朱慈烺与吴县令他说一句话的功夫也没有,匆匆的就迎了上去,叉手行礼,弯腰曲背,态度十分的恭敬。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