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炮匠头开始目测红夷大炮的身管,观测有没有明显的缺陷,这门红夷大炮的身管并没有凹痕或者不平整的地方。
铸炮匠头又拿出了一个小铁锤,不停的敲击在红夷大炮身管上,伴随着‘叮叮呤呤’的清脆声响,勘察身管上有没有裂纹或者其他瑕疵。直到勘察完所有部位,没有发现任何的裂纹,肉眼观测就结束了。
铸炮匠头拿来木塞堵住了炮尾用来插入火绳的火门,红夷大炮在粗大铁链的拉扯下竖了起来。几名学徒提着水桶从炮口往里面灌水,进行最后的裂纹勘察,灌满了以后并没有发现漏水的地方。
操纵行吊把红夷大炮给放倒,里面的水通过地面的下水道排了出去,一根炮管就算是正式制造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进行实弹测试了。
朱慈烺从头看到尾,土法铸炮看似简单,只需要浇铸出来一个身管,再安装一个木架子就可以了。但只是一个合格并且标准化的身管想要出厂,就需要这么多的步骤,很多事情知易行难。
朱慈烺等人一起来到了空旷的靶场,红夷大炮用行吊放在了一个骡车上,由骡子拉到了靶场。靶场里同样有一个用来吊起沉重红夷大炮的行吊,还有很多铸炮匠头带着学徒们进行实弹测试。
朱慈烺等人的耳边不停传出来火炮的轰鸣,耀眼的火光从一排水泥炮台上喷射出来,俨然就是正在大战的辽东战场。
铸炮匠头使用行吊把千斤红夷大炮落在如一线堤坝的混凝土炮台上,找到一个坑位落在了炮坑里面。直到这时正在测试火炮的铸炮匠头和学徒,还有一些正在修补混凝土炮台的基建工人们,才发现朱慈烺来靶场了,全部停下了手里的活计望了过去。
实弹测试不能着急,需要一步一步的慢慢来,铸炮匠头首先装了少部分火药,进行引爆。一步步的增加火药的份量,增加到可以放置炮弹的份量,放入了一颗熟铁炮弹,继续进行测试,直到用红夷大炮所能承受的最大火药份量测试过后。
铸炮匠头停下了测试,观察红衣大炮是否出现了裂纹,没有任何的裂纹,这门红夷大炮装上炮架就可以出厂贩卖了。
朱慈烺看完大明的铸炮法,从技术上而言,确实找不到增加火炮使用寿命的办法,除非七弟子徐积薪研究出来特种钢材,用更为耐用的特种钢材进行铸炮。
现在就连钢铁的量产化还没能实现,特种钢材的量产化更是无从谈起,只能想办法从技术层面上突破了。
朱慈烺带着赵斗米走回了铸炮车间,询问道:“有没有尝试过西洋铸炮法。”
赵斗米先是点头,又是摇头:“恩师,西洋的阳模铸炮法已经尝试过了,但是也无法做到让火炮炮膛最硬。火炮浇铸完成以后,冷却的速度影响火炮的机械性能,冷却越快质地也就越硬。要想让火炮的使用寿命提高,只有让炮膛的硬度最高,才能提高使用寿命,也就是说要让炮膛先冷却下来。
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铸件一般都是从外向内冷却的,炮身先冷却,随着温度降低逐步向里面冷却。所以才会把浇铸好的火炮填埋在泥土里一到两天的时间,做不到让炮膛先冷却,只能让炮膛的冷却速度和炮身保持一致了。”
朱慈烺很清楚弟子赵斗米所说的物理现象,散热速度和表面体积是相等的,炮身的表面积比炮膛要大,所以冷却的速度就快。炮身冷却的快就先收缩,这也就造成了炮身已经冷却硬化了,炮膛还没进行冷却结束,质地比炮身要软。往往会造成炮膛的变形,严重了炮膛内壁还会出现裂纹,残次品的数量提高。
所以红夷大炮在铸造完成以后,一般都会进行灌水测试,测试已经完全冷却的炮膛有没有裂纹。要想提高火炮的使用寿命,技术难点在于炮膛的冷却速度。
朱慈烺渐渐有了主意,“斗米,喊来一名匠头演示西洋铸炮法。”
赵斗米看到恩师脸上的表情,难道恩师有了解决办法?赶紧去找来了一名精通西洋铸炮法的铸炮匠人。等到这名铸炮匠人走过来,居然是一名穿着青布对襟的红毛番,来自荷兰的铸炮匠。
赵斗米看出了恩师心里的困惑,解释道:“这就是郑芝龙伯爷花银子从西洋人那里买来的工匠,那些西洋人真是不知圣人教化,毫无人性可言。为了一些银子居然抢着把西洋的铸炮匠和学者送到松江府,听过来送铸炮匠的管事说,西洋人贩卖本国子民的热情都快达到疯狂的程度了。”
大航海时代的船长和所谓的航海家们,确实是一群人渣,为了金银没有不敢做的事情。大明的晋商也好不到哪去,和那些渣滓一个德性,只要有银子通敌卖国那叫一个卖力。朱慈烺想到那群通敌卖国的晋商,心情就有些不痛快,好在都被朕干掉了,否则还不知道怎么祸害大明呢!
师徒二人交谈了几句,西洋铸炮匠开始演示西洋的阳模铸炮法了。
首先要制作一个阳模,西洋铸炮匠拿来一根作为支撑体的锥型木材,用草绳密实的裹缠出大炮的形状。裹缠出的阳模要比炮膛小很多,阳模表面距离炮膛最少有30厘米,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裹缠完毕,两名学徒用黏土和水也搅拌出了大量的泥浆,西洋铸炮匠把这些黏土泥浆一层层均匀的涂在阳模表面,每一次都要等干透了才继续糊下一层。
因为只是演示,没有那么多时间在这里等着一层层泥水涂上去,西洋铸炮匠演示了三四层就让几名学徒搬来了一个涂好的阳模。
西洋铸炮匠拿出铲子刻刀等工具,在干透的阳模表面进行矫正,就像大明铸炮法雕刻石蜡一样,把阳模矫正的和炮膛一致。
朱慈烺在旁边看了一段时间,就在西洋铸炮要开始演示下一步的时候,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阳模再刷几层,最少要比正常阳模厚1厘米。”
仅再厚1厘米?
赵斗米不解的看向了恩师,难道是要铸造更大口径的火炮,但也不对,哪有只大1厘米口径的火炮,只有不符合标准化的残次品才会只大1厘米。
朱慈烺也没有解释,只说了一句增厚最少1厘米便不说了,这个时候军械研究院学子们听说陛下找到了先冷却炮膛的办法,陆陆续续放下手里的研究走了过来。
就在西洋铸炮匠完成对新阳模的制作,负责军火研究的军械研究院学子们基本上都到齐了,给朱慈烺行过礼以后站在旁边观摩。
新阳模制作完成,照常开始了下一步的制作,在阳模表面涂上一层石蜡,保证阳模变的很光滑。阳模制作结束,接来下就是制作火炮的铸模,也就是包裹火炮的外部模具。
西洋铸炮法铸模所用的泥料就多了,除了黏土以外,还需要陶土、细沙,外加水混合而成的半流质泥浆,一层层的涂在阳模上。铸模也需要很长时间的自然阴干,好在铸炮车间对于铸炮匠的铸炮技巧没有硬性要求,一定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