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不死贱男

572话:促织皇帝

不死贱男 雲中龍 5195 2024-01-30 11:28

  朱棣驾崩后,他的长子朱高炽即位,即明仁宗,年号洪熙。仁宗年龄已经偏高,即位仅一年就驾崩。他的统治偏向保守固本,注重休养生息,任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贤臣辅佐朝政,停止郑和下西洋和对外战争以积蓄民力,鼓励生产,宽行省狱,力行节俭。

  仁宗驾崩后长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年号宣德。宣宗实行德政治国,并且先后派遣郑和、王景弘下西洋,使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仁宣之治。宣宗同样擅长书画,有画作传世,但他执政期间并非毫无弊端,由于宣宗喜好养蟋蟀,许多官吏因此竞相拍马,被称为促织天子。同时宣宗设立内书堂教宦官读书,为明英宗时期的太监乱政埋下了隐患。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永乐九年被立为皇太孙,确立了储君地位。洪熙元年朱高炽病逝,朱瞻基即皇帝位,年号宣德。虽然明成祖朱棣曾经预言朱瞻基是个太平天子,但他从小就喜欢斗蟋蟀,因此又被称为促织天子、促织皇帝。尽管他在位仅有十年时间,但却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以自己的德政和治道将明朝推向了仁宣之治的黄金时期。

  幼年受宠的朱瞻基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自幼聪慧,喜好读书,深得明成祖朱棣的宠爱。据说在他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梦见太祖皇帝朱元璋明宣宗朱瞻基像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大圭上镌着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八个大字。

  在古代大圭是权力的象征,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正说明要将江山送给他。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忽然有人报告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印证在孙子的身上?在朱瞻基满月的时候,朱棣看到他满面英气,长得非常像自己,感到非常高兴,认为这个梦有特别的寓意,是个吉兆。

  永乐五年,到了朱瞻基读书的年纪,朱棣特地命自己最为信任的大臣、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姚广孝为他讲习经书,可见对他的殷切希望。朱瞻基也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学习刻苦,加之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他还留意古今兴衰、历朝治乱的内容,从中领会治国的道理。永乐十一年端午节,宫中射柳时,朱瞻基再次给祖父脸上增了不少光彩,他不仅屡射屡中,而且当祖父当众刚刚说了上联“万方玉帛风云会”时,便立即叩头对道:“一统山河日月明。”

  朱瞻基既有着祖父朱棣的英武,又具备了父亲朱高炽的睿智,难怪朱棣每每对人说:“此子为他日太平天子。”

  有一次,谒陵途中,当时身为太子的朱高炽因为身体肥胖,行走不便,靠着两名内侍搀扶,还是滑了一跤。汉王朱高煦在旁说道:“前人把滑,后人知警。”

  话音未落,身后有人应道:“更有后人知警。”说这话的便是皇太孙朱瞻基,汉王朱高煦不由得回顾失色。

  在朱瞻基的成长过程中,不仅有宠爱与骄纵,同时也有锻炼与拼争。这一切当然都出自朱棣的安排,他一心想把这个皇太孙培养成同自己一样追求文治武功的开拓之君。永乐中期以后朱棣远征漠北,总是将朱瞻基带在身边,让他了解如何带兵打仗,锻炼他的勇气,这对后来朱瞻基的亲征有非常大的帮助。

  每次远征归来经过农家,朱棣都要带朱瞻基到农家看看,让皇太孙了解农家的艰辛,希望他以后做一位爱民的好皇帝。正是在祖父朱棣的精心培育下,朱瞻基文韬武略,熟知政务,为将来治理国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明仁宗朱高炽病逝,朱瞻基以二十九岁的年龄即皇帝位,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又有一定的治国经验,而且可以不用像他的父亲那样在太子的位置上苦苦等待二十年之久,可谓恰得其时。

  朱高炽病逝时,朱瞻基正在南京,当日就动身北归,途中,听说他的皇叔、汉王朱高煦要在半途截杀他,然后自立为帝。左右都劝他整顿兵马以作防范,朱瞻基说:“君父在上,谁敢如此胆大妄为?”

  依然轻身出发,日夜兼程赶到北京,当时朱高煦还真的没有派人设伏,因为他没有料到朱瞻基会来得如此之快。回到北京之后,朱瞻基一方面妥善处理了父皇的后事,另一方面加强北京城的戒备,防止有人伺机作乱,然后从容登基,改年号为宣德,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朱瞻基登基之后,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留下的外藩问题,这个问题在建文、永乐、洪熙三朝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朱瞻基即位之后,马上着手整顿军务,准备迎接宣德年间造云纹铜熏炉接来自强藩的挑战。

  朱瞻基的皇叔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就战功赫赫,很会带兵,永乐朝被封乐安之后,就从没有放弃武力夺取政权的野心。终于机会来了,朱高炽病逝,年轻的朱瞻基即位,国家动荡,正是造反的好时机,于是经过精心的准备后,朱高煦也像他的父亲一样扯起了清君侧的大旗,矛头直指五朝老臣夏原吉。

  早已准备就绪的朱瞻基在大臣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在声势上一下子就压倒了叛军,以前同意与朱高煦共同起兵的几路兵马也都按兵不动,明军很快就包围了乐安城,见大势已去,朱高煦只得弃城投降,战役以明军的大获全胜、生擒朱高煦而告终。

  群臣都劝朱瞻基将朱高煦正法,朱瞻基念他是藩王而网开一面,没有杀他,而是将他废为庶人,软禁在西安门内逍遥城。得胜回京后,朱瞻基马上传诏给另外一个皇叔、赵王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权,朱高燧并没有反抗,乖乖地交出了三卫兵马,当时的亲王都有自己的军队,称做卫。就这样,明初近半个世纪的藩王问题在宣德朝终于得到了解决。

  安南的问题也是朱瞻基成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朱棣时期,由于安南内部的争斗,使得安南原来的统治者绝嗣,安南一片混乱。朱棣派大将张辅率兵平叛,并在安南正式建衙,派人管理。但是由于一些贪官污吏的压榨,加上历史的渊源,安南几乎没有断过兵燹,这使得明初的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朱瞻基即位时,安南问题日趋严重,朝廷军队不断在安南遭遇到败绩,在这种情况下,他毅然决定议和,放弃对安南的占领。这在当时曾经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从长远来看,此举减轻了人民负担,节省了大批人力财力,也利于安南与中国各族人民的交往。

  成功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圆满解决赵王朱高燧危机和安南问题,除了朱瞻基本身的因素外,还与他所重用的贤臣有很大的关系。在他周围有一批著名的大臣,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真是人才济济。

  当然作为守成之君,朱瞻基深知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而注意体恤民情,爱惜民力,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尤其重视农业,力劝农桑,鼓励垦荒。因此在他统治期间,百姓安居乐业,生产生活得到保障,商品生产程度提高,手工业得到发展,商路增辟,国内外贸易有所发展,农民起义也很少,社会财富迅速积累起来,时称宇内富庶,赋入盈羡,是明王朝财力最雄厚的时期,也是明朝二百七十多年间的极盛时期,出现了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谷应泰说:“明有仁、宣,犹如周有成、康,汉有文、景。”这样的评论是有一定道理的。朱瞻基有一句名言,叫做清心乃省事,省事可省官,应该说这也是他为政治国的指导思想。

  太平天子朱瞻基,幼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使他能吟诗作赋,擅长书法绘画。他登基后经常在春秋时节,与诸儒臣登临万寿山,泛舟太液池,于良辰美景中赋诗唱和。他的诗内容重于重农、求贤,表达了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治国理念。

  尽管朱瞻基涉猎广泛,睿智过人,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在历史上也有一些为后世所不齿的事情。朱瞻基的正宫皇后胡氏,举止得体,贤良温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后,但是身体病弱,未能生育,因而受到冷落。朱瞻基更喜欢贵妃孙氏,孙氏十岁时,经朱瞻基母亲张太后等人向明成祖朱棣推荐,选入内宫抚养,成为以后他择配的人选。孙氏虽出身低下,但面貌姣好,聪明伶俐,虽然也没有孩子,然而深得朱瞻基的宠爱。

  朱瞻基一直不喜欢胡皇后,想更立孙贵妃为皇后,只是胡皇后贤明,没有什么过错,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据说孙贵妃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想出了一条偷梁换柱的计策,派人在宫中四处打探,看哪位宫女被皇帝临幸后怀有身孕,将找到的宫女藏在秘室之中,与外界隔绝,派专人送饭、照顾。然后买通御医,对外号称自己怀孕,并伪装了许多怀孕的迹象。

  由于当时孙贵妃深得朱瞻基宠爱,因此无人敢透露半点风声,就这样十月怀胎,宫女顺利产下一子,孙贵妃马上派人将孩子抱到自己身边,并秘密处死了宫女,然后派人立即通知朱瞻基,自己也装出一副产后非常虚弱的样子。这个小男婴就成了孙贵妃的亲生儿子,即后来的明英宗朱祁镇。

  孙贵妃生皇子朱祁镇,使朱瞻基更立皇后的想法更加强烈,在朱祁镇出生后不久,就有大臣上表请求立他为皇太子。胡皇后很贤慧通达,主动表示应早立皇太子。其实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皇后亲生的儿子才是最佳人选,此时虽然胡皇后没有子嗣,但毕竟年轻,或许日后会有皇子。因此立朱祁镇为皇太子,明显有些操之过急。

  孙贵妃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假意推辞,说等皇后身体恢复后定会有儿子,自己的儿子不敢先于皇后之子成为太子,然而朱瞻基却不愿意等。朱瞻基册立尚不满三个月的朱祁镇为皇太子,是明代册立太子时年龄最小的,又发布敕书,废胡皇后,立孙贵妃为皇后。对于胡皇后无故被废,时人听说后都很不理解,议论纷纷,非常同情胡皇后。几年后,朱瞻基也颇生悔意,曾说过此朕少年事,算是自我解嘲吧。

  朱瞻基这位年轻的天子有一种很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斗蟋蟀,因为这种缘故,斗蟋蟀在全国风行起来,蟋蟀的价格扶摇直上。朱瞻基对斗蟋蟀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即位之后,他经常派宦官选取上好的蟋蟀,后来他觉得北京的蟋蟀不好,曾经让各地采办上等蟋蟀来京。地方官员为了取悦他,都变本加厉地下达任务,一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弄得鸡犬不宁,朱瞻基也因此被百姓们称为促织天子、促织皇帝。

  也许是忙于歌舞升平,声色享乐,宣德十年朱瞻基染上不明之症,病危之时命令左右起草遗诏,由太子继位,所有军国大事均须禀告太后方能决定。不久死于干德宫,终年三十八岁,可谓英年早逝。朱瞻基死后,被谥为孝章皇帝,庙号宣宗。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