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不死贱男

581话:海瑞罢官 1

不死贱男 雲中龍 4665 2024-01-30 11:28

  海瑞入仕为官三十三年,一半光阴属于罢官状态,奇怪的是他每罢官一次,复起时便升迁一次,官反倒越作越大,但都是高位闲职。

  实际上他已经成为一个政治的摆设,清廉的楷模,被朝廷供起来了。只有他能尽忠如蝼蚁,尽孝似禽兽,满朝文武中,还真的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海瑞确实是清廉的封建官吏,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他视死如归地上疏骂皇帝,为了孝敬寡母,又不惜休妻虐女,置当时人们的诟病于不顾,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海瑞。

  海瑞,广东琼山人,字汝贤,号刚峰,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四岁时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嘉靖二十八年,海瑞赴乡试,写出了《治黎策》一文而得中举人,这是他在士林获得的第一个功名。

  十年之后,海瑞由福建南平县教谕升任浙江淳安县令,这是他步入仕途的转折点。在任内他制定兴革条例,整顿社会治安、兴修水利,在发展生产方面做了许多有益于民生的事,政绩为邑人所称道。但最为老百姓称许的是他敢于搏击权贵,了断冤狱等事。

  当时浙江总督胡宗宪是权相严嵩的党羽,出巡时到处敲诈,无恶不作,他的儿子胡衙内仗着权势,横行乡里,四处游玩,寻花问柳。一次他路过淳安县,驿站招待从简,胡衙内竟然吊起来殴打驿吏,砸坏驿馆。海瑞闻讯,即命令捕快将他拿下痛打一顿,并没收敲诈渔利的全部银两。然后巧妙的修书一封,连同人犯一同押解送给胡宗宪治罪。

  书信写着:此刁民胆敢冒充总督大人的公子胡作非为,明显违反了胡总督关于驿费务从简、体恤民生的官箴,败坏总督大人的官名家风,不给予他严惩难平民的愤怒。胡宗宪看完文书,再看一眼被打得鼻青脸肿的胡公子,连连摇头,他哭笑不得,确实是有怒发不出啊。

  大官僚鄢懋卿以严嵩的客卿由中台出巡八省,他由杭洲经淳安到齐云,许多州县官吏百里承迎,唯恐不周到,而且先有行文发到淳安,命令地方好生的侍候。海瑞作为一个穷郡的小县令,面对这位达官显贵即将过境,似乎难以处置。他经过一番思考,认定从简接送还不如拒绝他为上,反正也是得罪他。

  马上写信快马递送给鄢懋卿,在揭露他招摇、浪费和劳民伤财的伎俩后,毅然地奉劝鄢大人深思:“淳安小县,不足以奉迎大人,我这里只是穷乡僻壤,请大人改道到别处吧。”鄢懋卿看见信忿忿然的不高兴,拂袖命令官轿绕道而去。

  一个七品县令,敢于同炙手可热的权贵之不法行径抗争,而且直指他的过错,这确实是需要一点胆识和勇气的。

  海瑞后来调往兴国县担任知县,原兵部尚书张鳌退休在南昌颐养天年,他的侄子张魁、张豹到兴国县以买木材为名,到处坑蒙拐骗,巧取豪夺,无恶不作,气焰嚣张到白天敢越货的地步。有百姓告发,海瑞派人拿下交到有司去治罪,二位刁民百般的狡赖,加上官吏的包庇,竟宣判二人无罪。

  海瑞对有司包庇恶人的作法非常的气愤,下令再详细调查,将二人犯的种种罪行具状上报州府,并附信揭露张鳌持贵到处写信游说,为子侄开脱。由于海瑞的刚正不阿,按照律法行事,连打带罚,最后使二犯伏法,百姓拍手称快。

  海瑞在淳安的另一项被人称颂的政绩,就是清理积案,平反冤狱。淳安属严州府管辖,因为他断了许多的冤案,在府治属县颇负有青天之名,因此严州府各县遇有疑难案件,也移送到淳安县处理。

  十几起的命案,或假案、或错案、或移花接木案都十分离奇复杂,但是海瑞审案认真,事关人命的案子,绝不敢马虎从事,海瑞断案如神的清官形象自此流传民间。

  海瑞在淳安任上两次进京,一路上穿旧衣吃素食,路费仅用银四十八两,其他一概裁除。他生活上不奢侈,俸薪之外无所取,含辛茹苦,垂百之年,终不使廪有多余的粟米,囊中有剩余的金银。在南京担任吏部尚书时,由于年高体弱,尝病延医,入视室中,所御衾帱皆为白布,萧然不如一个寒生。

  他有一双旧鞋经过多次修补,仍然穿在脚上。老母过华诞,他仅买二斤肉为母祝寿,总督胡宗宪听后大为惊奇,把它作为新闻传播一番,他的清廉本色可见一斑。隆庆元年海瑞官至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后来又升为巡抚,所辖苏州、常州、镇江等十府。

  上任之初,他满以为应天地方是富饶的鱼米之乡,但后来发现江南粮差的繁重不仅为全国之冠,而且亘古未有,百姓穷苦得有无米下炊之虞。再加上这一时期江南又发生水灾,夏秋频雨,田地被淹,粮米涨价,农民缺衣少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加之吴淞江下游河段,日至潮泥,月有积累,日月继嗣,通道填淤,而太湖又泄水不顺畅,遇上连雨年头,周围十万亩良田常被淹没,酿成了大灾。

  海瑞认识到水患的严重性,提出吴淞江一水,国计所需,民生攸赖,修之举之,不可一日缓也,面对严峻的治水、救灾的形势,他迎难而上,决计救民于水火,采取了以工代赈之法,按工发给灾民银两和口粮,将救灾和治水两相结合,抓到了点子上。

  治水工程启动后,饥民云集,得食者气力倍增,工程进度很快,按照计划疏通了从上海南跑口至嘉定黄渡间一万四千丈的河道,又疏浚常熟的白茆河,变水害为利。这两项工程耗银六万八千多两,使吴松江借饥民之力,而故道可通;民借银米之需,而荒歉有济,一举两得。以工代赈,利在当前,功在长远,不仅解决了十几万灾民的吃饭穿衣问题,而且为日后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战胜灾荒提供了可行的经验。

  嘉靖四十四年,在京任户部主事的海瑞上疏,论朝政得失,实则专论嘉靖帝朱厚熜本人的失德荒政,即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他指责皇上崇信道术、亲昵后宫、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国家已经处于吏贪将弱,民不聊生的地步。其中有几句话直冲皇上的肺管子:“嘉靖当皇帝,家家都没有资财可用。”

  这句话在民间流传,人人心知肚明,但是官吏谁也不敢在朝堂上点明。海瑞是官场中的另类,他敢于在奏疏里,让皇帝当面知道民怨舆情,皇帝有错国家才出现的危象。

  海瑞的胆识何来?他青年时即苦读《汉书》,崇尚汉代人汲黯的铮铮铁骨和刚直不阿的品格。入仕后他遇事师法汲黯,要做大明的鲠介之臣。这个汲黯当年见到炙手可热的汉武帝宠臣田蚡与张汤时,一般朝官都跪叩请安,他却不行大礼,只施以拱手礼,足见他的气节。

  他死谏汉武帝时只要认准死理,而不顾及其他,常以先斩后奏的风格行事。如大灾之年,他开官仓赈济饥民,却敢拿自己的脑袋作为抵押。汉武帝以小过想要杀长安县令,汲黯站出来说:“应该先杀我!”

  帝王面前无戏言,这是何等的勇气?汉武帝多次要派汲黯做地方官,他坚辞不就,理由一条,给的官位太卑微,不足以做大事情,弄得武帝没办法,只得给他大官做。汉武帝之所以未杀汲黯,除了他所言之事多为民请命之外,无私利可图,不贪为宝。

  嘉靖帝接到海瑞的奏疏大怒不已,将龙案拍得大响,连声骂道:“畜牲,气死我了!”

  嘉靖连忙命令左右:“快去抓他,休使让他逃走!”

  当值的太监黄锦钦佩海瑞的刚直,但不敢当面维护他,慢条斯理地回皇上说:“海大人上疏前已经买了一口棺材,他和妻小也告别过了,现在待罪于朝房,他是不会跑的。”

  听了这话,朱厚熜龙颜沁汗,又读了一遍奏疏,叹息地说道:“这畜牲想要当比干,陷朕于杀忠臣之过,可是朕不是商纣王啊。”

  嘉靖后来又直喘粗气,还是要杀海瑞,幸好有名望的大臣徐阶看出皇上的矛盾心理,说道:“陛下要杀海瑞容易,岂不成全他要做比干的心愿?”嘉靖泄气了,杀也不是,放也不是,最后将海瑞关入锦衣卫牢中,他躲过了一劫。

  海瑞无论在何处为官,中堂上都悬挂着忠孝二字,以示胸怀。初期人们以为他是摆样子,卖关子,后来才发现此公可是玩真格的,反对他的人都说,海公死忠无人可比,其孝则憨,到了祸福不分的地步。

  海瑞当年上疏骂嘉靖皇帝后,他认定自己非死不可,但是熬到嘉靖四十五年冬天,皇上病死了。狱吏备酒于牢房令他进饮,并告诉他:“此非断魂酒,而是恭喜大人快出头了。”

  海瑞追问后,才知道皇上驾鹤西天,这本应该心中暗喜的大好消息,他却马上悲恸起来,将刚才吃进的酒饭全都呕出,并说:“国丧之期,臣下饮酒,该死!该死!”接着捶胸顿足大哭不止。

  第二天他还穿上麻衣丧服呼天喊地地哀鸣,搞得同监人犯摸不着头脑,其情景如丧考妣一般。可见历史展开过程中复杂人性的一面,他虽然敢骂皇帝,却是为朱明江山社稷,骨子里还是死忠的,认定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是天经地义的。

  试想嘉靖帝若不是先他而亡,他作刀下鬼是迟早的事情,此时他不庆幸自己的活命机会,却是痛惜皇上早逝了,他的愚忠的心态常人是无法理解的。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