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不死贱男

580话:张居正

不死贱男 雲中龍 4734 2024-01-30 11:28

  朱载垕在历史上的最大形象,就是好脾气,经常是朝臣在眼前吵翻天,他也淡定不发火。但是好脾气的朱载垕,却也有强硬的一面,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整顿贪污腐败。

  从隆庆元年起,官场便掀起整顿风暴,不但大批贪官落马,甚至好些没有劣迹但是尸位素餐的庸官,也纷纷下岗。即使这样,朱载垕还不满足,隆庆二年正月,听说好些贪官只是被免职后,朱载垕立刻不干,下令不但要追究贪官们的经济责任,还要把这群贪官的相关劣迹详细整理,公告天下。

  就是治不死你,也要臭死你,对那些考察中顺利过关的干部,朱载垕也不忘了敲打,下旨教育说:“你们能过关算是运气好,以后好好的办事。”

  朱载垕经常被言官批评不干活,在他执政的六年里,明朝政坛的主要景象,就是官员之间拉帮结派,相互争斗。但对这个问题,朱载垕不是不知道,一次他询问张居正说:“听说现在朝中有很多的党,你是属于哪个党啊?”

  张居正回答:“君子不党,让他们吵去吧。”

  朱载垕听了很高兴,也大手一挥,对,让他们吵去。隆庆四年,长期侵扰明朝边境的鞑靼可汗阿勒坦,和明朝商谈封贡和议,也就是明朝册封阿勒坦,双方开放贸易,停止战争。

  这个决策当时在明朝朝野引起震荡,支持派和反对派吵成一团,大臣们请朱载垕来拿主意,朱载垕回答:“你们商量着办吧,商量好了报给我,我可不想学先帝,天天干活还挨骂。”

  仁厚皇帝朱载垕,最让大臣们诟病的缺点,便是懒。一是常旷工,动不动就下旨免朝,也就是歇班;二是上班后常偷懒,坐朝的时候常临朝沉默、未尝发言,也就是发愣犯呆。

  朱载垕和他爹最大的区别,就是他爹嘉靖帝虽说不上朝,但擅长拿捏群臣,闹得大家即使见不到皇帝,也常紧张兮兮。朱载垕却是即使上朝也常发呆走神,大臣们反而精神放松。

  但比起上班来,朱载垕的业余生活,却是十分丰富多彩,一是喜欢收集奇珍异宝,而且各地上贡的珠宝,他还喜欢亲自查验鉴定,辨别真伪,还曾因为鉴定珠宝不合格,罚了户部官员半年工资。二是好美女,除了密集性宠幸嫔妃之外,还多次在民间大选秀女,甚至闹出了诈骗事件。

  一个叫张进朝的太监,在湖北当地诈称替朱载垕选秀女,借机大肆敛财,吓的当地百姓纷纷嫁女,整整两个月,共诈骗白银十八万。

  朱载垕登基,接的是父亲嘉靖帝的烂摊子,太仓的存粮只够用一个月,户部更穷的叮当响,连南方剿匪的军饷都拿不出,只能下令前线将士自筹,里里外外,都十分的缺钱。正为这件事犯愁时,陕西按察司副使姜子羔出了个好主意:“地方官以往进京汇报工作,都要上下打典。干脆就让地方官把这钱拿一部分给朝廷,国库不就充实了?”

  谁知道奏疏上去,却惹得朱载垕十分的生气,反而颁下严令,禁止地方官以进京的名义摊派勒索百姓。本想投机的姜子羔,挨了一顿骂后被降职不说,更成了当时官场的笑柄,好些大臣教育自家子女,总拿姜大人做反面教材,做官不能太姜子羔。

  朱载垕最信任的人,当属内阁大学士高拱,高拱从他做裕王的时期,就曾是他王府里的讲官,二人建立了极深厚的感情。他登基为帝初期,高拱在徐阶的排挤下一度罢官回乡,朱载垕还特意派最亲信宦官随行护送,一路照料高拱的饮食起居。

  一年后高拱复职,每逢疑难大事的时候,只要高拱来了,愁眉不展的朱载垕就一定会喜笑颜开,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相信高拱先生一定会有办法的。”

  隆庆六年正月,身染沉荷的朱载垕召见两位辅政大臣高拱与张居正,面对病入膏肓的皇帝,两位大臣嚎啕大哭,但朱载垕却特意把高拱叫到身旁,拉开胳膊对高拱苦笑说:“先生你看,我身上的创伤,一直都没有落疤。”

  然后朱载垕强撑病体,带着两位大臣巡视干清宫,整个一路,张居正在后面跟着,而高拱则挽着朱载垕的手走在前面。回到寝宫前,按照惯例,皇帝应该休息,大臣应该告退,然而张居正告退了,朱载垕却依然拉住高拱的手不放,对高拱说了句:“送我。”说此话的时候,君臣二人都眼含热泪,这是一对难得心心相知终生的君臣。

  朱厚熜和朱载垕父子,他们执政的成就,从他们过世时百官以及民间的态度就可看出,朱厚熜过世时,民间百姓,居然还有自发放爆竹庆祝。而朱载垕则不然,噩耗传来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哭得稀里哗啦。

  高拱在聆听遗诏的时候,当场就放声大哭,完事后走到宫门外,又忍不住大声嚎啕起来。曾经写奏折骂过他的言官詹仰庇,在家哭到了昏厥,河北肃宁县的百姓们,在他登基初期,曾经由他下旨,发还了被宦官侵占的土地,在他死讯传来时,肃宁当地官民百姓还为朝廷上奏,要求为他立庙纪念。并说噩耗传来时,家家都啼哭不已,这位被后人看做软弱的皇帝,却是一位颇得民心的皇帝。

  出身湖北江陵的农家子弟张居正,少年时期即有神童之称,十岁精通四书五经,十二岁即为秀才,十六岁中举人;因为他的聪明才智,实行多项改革措施,才让日渐衰败的明朝国祚得以延长六十年之久。

  明穆宗在位时,大学士张居正以出众的才能深受穆宗信任。后穆宗驾崩,明神宗即位,因穆宗遗诏,任命张居正等三位大臣,辅佐十岁的神宗治理国政。神宗即位不久后,四十八岁的张居正成了首辅,他不忘穆宗的嘱托,不仅尽心治理国事,对幼年的神宗更是像老师对学生般用心教导。

  他还编绘了一本图文并茂的历史故事书《帝鉴图说》,每天为神宗讲解,神宗觉得书十分有趣,张居正解说时他常听得津津有味。一次,张居正讲了汉文帝在细柳慰劳军队,就对他说:“陛下应该注意军备,太平日子过久了,军力就会越来越松懈,所以要时时注意啊。”神宗同意的点点头。

  又一次,张居正说到了宋仁宗不爱用珠玉装饰自己,神宗听完说:“这很对呀,君主应把贤臣当宝贝,珠玉又有何用呢?”

  张居正见他年幼却能说出这些话,很开心的说:“贤君应该重粮食甚于珠玉,因为粮食能养活百姓,珠玉这些东西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御寒啊。”

  张居正教育神宗十分的严格,神宗对这位严师是又敬又惧,再加上太后的支持,朝政大都由张居正主导。

  明朝中叶后,朝政颓靡不振,民脂民膏尽入贪官私囊,目睹时局日益败坏的张居正,当然知道贪污腐败的严重性。所以在他握有实权后,在政治、经济、及军事上,随即展开一连串的改革行动。

  在军事方面,张居正派名将戚继光镇守北边的蓟门,李志梁守辽东,戚家军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修筑了三千多座堡垒;张居正对当时常入侵的北方鞑靼族,采用通商往来的和平政策,双方进行茶叶、马匹等物品买卖,所以尔后的二三十年间,明朝和鞑靼族不曾发生战争。

  在政治方面,实施考成法,整顿吏治,并用人唯才,裁撤不需配置的冗官,使政风焕然一新。在经济方面,当时的黄河年久失修,河水泛滥成灾,导致许多农田被淹没,对人民生计、交通影响大增;张居正便任命著名的水利专家潘季驯整治黄河,使水患不再发生,农业生产得以恢复,交通顺畅;推行一条鞭法,简化明初以来繁杂的赋税制度,赋役合并,使没有土地的农民可以解除劳役负担,有田的农民能有较多时间耕种,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而多余的人力,更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一条鞭法实施后,让国库收入明显增加,改善财政状况,当时太仓有将近十年的存粮可供取用。

  张居正下重药改革,得罪那些既得利益者是必然的。任职首辅的第五年,张居正的父亲在江陵老家病逝,按照当时礼法,他必须离职守孝三年;可是他担心正进行的各项改革措施,会因他离职而受影响,在神宗和其他大臣劝说下,他让儿子代自己回家奔丧,而他继续留任。

  如此那些原本就嫉恨他的人,抓住他没有奔丧尽孝道的事,大事渲染,弹劾、黑函对张居正的攻击排山倒海而来,最后逼得神宗下令,反对张居正者一律处死,事情才告平息下来。

  神宗渐渐长大,张居正的权利也越来越集中,因此神宗反而没事做。宫中有一批太监就专门出主意取乐神宗,有一次,神宗因喝醉酒,无故把两个小太监差点打死。这事传到太后耳里,除了严厉得教训他一顿,还要他读《汉书》。

  书中记载西汉霍光辅政时,昌邑王刘贺即位不久,就被太后和霍光给废掉帝位;而现在张居正的地位就跟当年的霍光一样,神宗猛然想到此,吓得跪在太后面前认错求饶。后来张居正还是作主把这些太监赶走,事情虽然过了,但神宗对张居正却由原来的惧怕演变成痛恨。

  几年后张居正病故,神宗亲自执政,反对和不满张居正的人,纷纷弹劾、攻击他的施政。翌年,神宗下令把他的官爵和封号都撤除,并抄他的家产,十几个家属被活活饿死,长子也被逼自杀。

  尽管后人对张居正的褒贬不一,但是他在位十年的政绩和贡献,让万历时期成为明朝最富庶安定的时代,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