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又持续了几十年,最终被诸葛亮最大的对手司马懿给捡了个便宜,建立了西晋。诸葛亮却没有将这些也接着说了出来,仅仅只是告诉张角,大汉因黄巾大军举事,使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大船,终于开始漏水,并且支撑一段时光之后,完全沉没,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内。
张角越来越觉得目前的诸葛亮身上有一种莫名难言的气质,那就是一种局外旁观的感觉,一种隔岸观火的感觉,既察觉不到诸葛亮对这些事情的喜怒衷乐,又体会不到诸葛亮置身事外的轻松飘逸。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张角还是妥协了,不再以长者面对无知的后辈,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诸葛亮。而是开始询问诸葛亮,另一种安排,可能带来的结果与利弊。张角痛定思痛,思索良久,问道:
“若是老夫将宁儿交给你,你会怎么做?会怎么对宁儿?你保证能长期以往地宁儿好,不让她受到任何欺负?”
张角开始寻找若是一切按照诸葛亮所说的去,会不会是另一种更好的结果。于是张角想知道将自己的女儿张宁交给诸葛亮,诸葛亮会如何对待张宁,尤其是长期以往的相处的态度。张角就怕诸葛亮是看在张宁圣女的身份,或者看上张宁背后父亲张角的身份,毕竟,张角虽说目前龙游浅水,可也算得是烂船不止有三分钉。
诸葛亮听到张角语气一松,却是询问自己将会如何对待张宁,毕竟张宁的身份不比别人,若是诸葛亮所说的最终都会实现,那么张宁就是现在身份显赫,将来身份尴尬。张角当然不会天真的以为诸葛亮会对张宁一直如手捧明珠,毕竟出色的男人,最终哪个不是三妻四妾,张角只是希望诸葛亮能念旧情,在以后黄巾大军失势之后,对张宁好一点,不要始乱终弃。
诸葛亮知道张角那是开始妥协了,也许现在蒙骗张角的话,说不定能从张角手上骗到意想不到的权利与好处。可惜诸葛亮也不是目光短浅之人,或者说张角现在拥有的东西,诸葛亮基本看不上,只要诸葛亮努力进取,以诸葛亮的能量和能力,张角现在有的,诸葛亮不久的将来也一定会得到。
现在的张角,无非就是千千万万太平道教徒眼里的大贤良师罢了,拥有几十近百万的兵马,遍布各地的黄巾大军,以及几座不懂得治理却强行占领的城池,仅此而已。
诸葛亮也不想欺骗张角,虽然张角年老,兼之快死了,不过诸葛亮还是不愿违背良心,糊弄张角。不是不敢,而是诸葛亮嫌实在是麻烦,又容易给内心造成困扰,以后看到张宁就会想起曾经骗了她父亲张角。这种说谎的成本太大了,诸葛亮不屑去做。
“大贤良师,我无法答应你什么,我也不会答应你什么。我只能说,我喜欢宁儿,只要宁儿不负我,我就不会负了宁儿。至于只喜欢宁儿一个人,不让宁儿受到欺负什么的,这些我会尽力去做到最好,但不排除一定没有。相信大贤良师也知道,这世道若想壮大己身的势力,联姻是最稳妥的。”
“因此,我可能将来不会只有一个妻子,而对宁儿专一。不过这些并不能影响我喜欢宁儿,袒护宁儿。哪怕他日世道变化,历尽沧桑,我能作到的就是给宁儿一个公平的环境,快乐生活,幸福的过一个女子应该过的日子,而不是到处奔波,攻城略地。”
诸葛亮的意思很明确了,要是张宁跟了诸葛亮,将来可能锦衣玉食,无忧无虑地相夫教子,安居内室。不过作为女子,想要带兵打仗,像之前一样领几十万大军,前去攻青州一样,争权夺利,那就没可能了。诸葛亮能够允许女子为将,却不可能让女子独领为军,除非那女子的才能真的胜过了诸葛亮。
诸葛亮话里话外,还透露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乱世之中,想站稳脚跟,联姻是少不了的,也就是诸葛亮未来的妻子可能不止一个,二个,所以希望张宁不要争风吃醋,自讨苦吃,诸葛亮会一视同仁,给予所有的夫人一个同样公平的环境,做到恩宠均衡,雨露均沾。
诸葛亮说完之后,张角陷入了沉思。没办法,诸葛亮这孩子实在是太实诚了,居然也不愿说一些好听点的话来蒙骗张角,哄哄张角,这样一来张宁不就骗到手了嘛,何至于让张角犹豫不定,以后的事嘛,张角死了之后,相信也不管着了。
况且,诸葛亮就算不说出这些,相信只要混过上层社会的人,都是懂得这一套潜规则,世家豪族不宣之秘。哪怕将来诸葛亮做出一些看似不利于张宁的事情,也是应有之义,顺其自然之理。比如娶妻,纳妾。
莫不成,张角还想将自己的女儿霸占为诸葛亮的正妻,从而不让诸葛亮再娶妻纳妾,想想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儿,别说黄巾大军很快就会溃散,黄巾举事以失败告一段落。张宁以何身份,以何德行,能够占居世家出身、官家子弟的诸葛亮正室,难不成张角还以为造反成功,张宁是公主,要风风光光出嫁呢。
所以,张角很纠结,诸葛亮说得越真实,越实诚,张角就内心矛盾。一方面嘛,劝自己接受事实,捉住诸葛亮这最后的一根稻草,将自己的女儿张宁救出火海,找一个好的归宿,安安稳稳的相夫教子,了度一生。一方面嘛,又不愿意自己从小就宠溺无比,疼爱有加的女儿,屈尊于人下,这好像有点对不起自己的女儿张宁。
不过,这些问题,张角还是很有魄力做出决定的。毕竟,若是不答应诸葛亮,说不定张宁的处境与结局,更加不容乐观。想想,将诸葛亮赶走,把张宁强行留下在身边,困守在广宗郡城这一座孤城之中。张角越想越觉得可怕,感觉前途一片阴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