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维恩教授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人,虽然小气了些。“
似是勾起了什么回忆往事,伦琴教授感概道“说起来,我还欠他一顿酒钱呢。”
“维恩确实是个不错的家伙。”
索墨菲尔德赞同地点点头,转头对卢格安严肃地说道“海因里希,你在理论物理方面很有天分。
但我不希望你就此忽略了实验物理,理论脱离不开实验。基于现实的理论,才能被称之为是理论。“
卢格安严肃点头“学生谨记。”
见卢格安真的听进去了,索墨菲尔德又是忽然一笑。
“等到九月份开学的时候,你就是我的博士生了,可以不用参加考试。不过在那之前,还有一件事……”
1919年6月1日,星期日。
时德国最权威的学术论刊《ann&nbp;der&nbp;phyi》发行最新月刊。
与此同时,英国杂志《n&nbp;the&nbp;ntitat&nbp;f&nbp;at&nbp;and&nbp;eae》;美国杂志《phyi&nbp;tday》杂志等全世界89家学术杂志社同步转发文章。
文章题目为《从碱金属光谱看闭合壳层内的量子态规律》,作者是一个名叫卢格安・海因里希的18岁德国青年。
理论上讲,这只是一片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不会给太多的资源。
但是无论哪家杂志,都将这篇文章放在了首页最显眼的位置。
无他,只因这篇文章背后站着5位“随便动一动都能引起一场地震”的物理学巨擎!
英国,伦敦,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一个名叫卡皮察的精英物理俱乐部内。
此时,俱乐部所有成员全部到齐。
“伙计们,瞧瞧我在《n&nbp;the&nbp;ntitat&nbp;f&nbp;at&nbp;and&nbp;eae》上面看到了什么?”
部长拉尔夫・福勒挥舞着手中的杂志,兴奋地高声说道“原子稳定性问题竟然被解决了!而且还是被一个只有18岁的研究生解决的!”
一众剑桥大学的物理学霸初闻这个消息,皆是震惊异常,不敢相信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天呐!真的假的,原子稳定性问题被解决了?”
“只有18岁?不可能吧!”
“是啊,我18岁的时候,甚至连牛顿是谁都不知道!“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福勒摇摇头,拍着手中的杂志“包括爱因斯坦,普朗克,索墨菲尔德在内的五位权威教授都认可了这篇文章!”
听到爱因斯坦等人的名字后,这些剑桥学霸内心的怀疑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惊与发自内心的赞叹!
卢格安・海因里希的名字快速在剑桥大学内传播开来!
美国,曼彻斯特大学,卢瑟福的办公室内。
这位原子核物理学之父,面沉似水地翻看着本月的《phyi&nbp;tday》,越看脸色就越阴沉。
阅读许久,卢瑟福一把将杂志用力摔到桌子上。
“胡扯!这篇文章就是在胡扯!爱因斯坦这帮人在想什么?竟然会认同这种荒谬的理论?”
身为一个实验物理学家和经典物理的拥护者,卢瑟福对于卢格安论文内的各种大胆猜想嗤之以鼻!
“果然!这帮做理论的,最擅长的就是阻挠物理学发展,和做白日梦!”
这个微微发福的小老头被气得吹胡子瞪眼,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大发雷霆。
等到他气消了,大脑冷静下来,又重新坐回到沙发上。
卢瑟福斜眼看了看那本杂志,不屑地轻哼一声,又拿起杂志研究了起来……
瑞士,苏黎世大学。
一个名叫埃尔温・薛定谔的高级讲师,正翻看着卢格安的文章,并且越看越入迷,被其中深邃的物理思想深深吸引。
“卢格安・海因里希,不相容原理……”
薛定谔眼神闪闪发光,好像发现了什么新大陆,某个奇妙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合上杂志,薛定谔握紧拳头,兴奋地自言自语“这才是我想追求的物理学!”
德国,哥廷根大学。
一众顶尖的教授们汇聚于此,讨论着杂志中不相容原理的内容。
戴维・希尔伯特仔细推算着论文中的算式,不无赞叹地说道“这个卢格安・海因里希的数学功底很优秀!你们看这里的简化过程,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是啊。”理查德・科朗认同地点点头“或许这篇文章的物理原理还有待商榷,但是单就从数学来看,它绝对算得上是经典!”
另一边,约翰・冯・诺依曼翻到论文末尾,看到卢格安・海因里希的名字,长叹一口气。
“索墨菲尔德真是捡到了一个好苗子啊,18岁就有如此深厚的数学和物理功底,这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希尔伯特莞尔,开玩笑地调侃道“如果我能见到这位海因里希先生,我非要把他的脑袋切开看看不可!”
就在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马克思・波恩突然笑了笑。
“你会有这个机会的,希尔伯特教授。”
“哦?何以见得?”
波恩摇头笑笑,沉默不语……
德国,慕尼黑,慕尼黑大学。
泡利手里拿着那篇文章,看到文章最后,竟发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个卢格安,还把我的名字写上去干嘛?”
泡利哑然失笑,心底流过一股温暖。
他以为卢格安这是“苟富贵不相忘”,才把他这个“兄弟”拉上捞些名誉。
但泡利不知道的是,卢格安只是单纯地想补偿一下泡利这个“不相容原理”的本来提出者而已……
1919年6月1日这一天,卢格安的文章犹如一颗深水炸弹,将物理学界这一滩平静的湖水搅得天翻地覆!
有爱因斯坦,普朗克,索墨菲尔德,冯・劳厄和玻尔这五位大佬为“不相容原理”背书,没有人敢小看这个崭新的原理!
这一天,物理学界无时不刻不在讨论着不相容原理,俨然成为一股新时尚。
在经典物理的支持者们看来,卢格安的理论过于激进和理想化,力学模型不够严密。于是纷纷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
而在革新者们看来,卢格安的“不相容原理”俨然成为了物理学发展的重大突破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基于这篇文章,两派学者互相口诛笔伐,掀起了一场规模巨大的“辩论会”。
当然,绝大部分学者依旧保持观望态度。
在他们看来,卢格安的理论有没有漏洞无关紧要。波尔理论的漏洞更大,他们不也是照样使用?
“hut&nbp;up,jut&nbp;aute!”才是他们的学术信条。
但无论如何,卢格安・海因里希这个名字都在物理学界彻底出名了。
有些学者甚至已经将不相容原理命名为“海因里希理论“,抑或是”海因里希不相容原理”。
当然,相比于那个争议极大的“不相容原理”。
人们对拥有“德意志最年轻的硕士”这个富有传奇色彩名头的卢格安本人更感兴趣。
这其中,有人打听到在6月7日这天,慕尼黑大学会举行研究生毕业典礼。在这一天,卢格安・海因里希本人很有可能会出席。
出于对这位物理学新星的好奇,甚至有学者不远万里,从别的地方赶来慕尼黑,只为瞻仰一下这位天才。
但是他们恐怕注定会失望了,因为在这一天,卢格安已经坐上了前往哥廷根的列车……
一个星期前,索墨菲尔德教授把卢格安叫到办公室里。对他说哥廷根大学在暑假时会举办一场学术交流会。
而索墨菲尔德为卢格安要到了一个名额,希望卢格安去哥廷根交流学习。
有这样的机会,卢格安自然不会错过,于是欣然答应。
“记住,海因里希。到哥廷根大学一定抓住机会,沉下心,跟着那边的教授好好学习。”
索墨菲尔德认真地对卢格安叮嘱道“哥廷根那边的学术风格与主流物理学界大不相同。你在那里可以学到很多我、乃至爱因斯坦都教不了你的知识!”
卢格安点头应是。
哥廷根数学物理学派嘛!在后世也是大名鼎鼎了!
简单来讲,这就是由一帮爱好物理的数学家组成的奇葩学派。他们主攻物理学背后的数学原理,为后来的量子力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其中,也有不少后世教科书上鼎鼎大名的人物!
对于这趟哥廷根之旅,卢格安心中十分期待!
唯一遗憾的是,由于夏洛特自己还有学业在身,所以此次出行哥廷根就只有卢格安独自一人。
1919年6月7日,星期一,晴。
来自巴伐利亚的列车缓缓驶入哥廷根市火车站,稳稳地停靠在月台旁。
一个身着整齐黑蓝色西装,带着圆檐帽,手持胡桃木手杖,相貌英俊的青年从火车上走下来。
卢格安走出火车站,环视四周。
看着周围和慕尼黑建筑风格大相径庭的陌生城市,卢格安啧啧称奇。
就在这时,一个带着圆眼睛,留着络腮胡的中年男人走到卢格安近前,小心翼翼地询问道“卢格安・海因里希?”
“是我。”卢格安点点头,礼貌地询问道“请问您是?”
确认自己没有找错人后,中年男人松了一口气,微笑着点点头“我的名字是戴维・希尔伯特,是你此次哥廷根之旅的负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