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尴尬的场面
刑部大牢…
朱由检踏入这肮脏阴暗充满臭味…
其实是假的,这里并不肮脏,阴暗是有一点点暗,但每天终于也能晒到阳光,
至于臭味,进来的人谁还讲究这个。
与电视剧中几个栅栏当牢房,有些囚犯的头甚至都能伸出来不同。
真实的刑部大牢是非常正规的。
就算用木头也得是那种老槐木,而且非常密集,最宽的地方也就十公分,门是双重的,里面一道,外面一道。
牢房内也是每天有人值班,负责清扫这些肮脏的排泄物。
要不然谁给你打扫,
这里面有些是十几个人住一间牢房,他们睡觉都是紧挨着。
如果是夏天更遭罪,基本没有多余的床位的,睡觉翻个身都难。
大牢内严禁喊冤叫屈,如果真有冤屈,可以让家人去请讼师申冤。
明朝的讼师和律师一样,是个非常热火的职业。
朱由检负着手一路走来,看到大部分人都还老老实实。
监狱通风足够,异味也比较少。
每间牢房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应该不是专门欢迎他的。
毕竟他从通知到进来,几乎没有闲着。
你就算再快也不可能把这里面的打扫得如此整洁,青石砖上显然是每日打扫一遍才有的效果。
朱由检一路走来,没有发现太多问题,他一屁股坐在旁边的凳子上:“这牢房一直如此?”
回答他的正是刑部左侍郎冯英,他从任浚走后,就猜到皇帝肯定会突击检查牢房。
所以特意让人打扫得干干净净。
“回陛下,正是如此,这里只是刑部的轻犯,并非重犯,小臣早在做郎中的时候,就已经重视卫生了。”
“这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小臣平时也读医书,知道很多病毒都是根据不卫生传染的。”
朱由检听后大为赞赏:“回答的不错,看你的官服应该是个侍郎,报上名来。”
冯英大喜,他连忙回道:“回陛下话,小臣名冯英,字美中,河北邢台宁晋人。”
居然是冯英。
这位可是个大忠臣啊。
朱由检看着他:“郑熳冤案件可是你审理的?。
冯英是万历三十五年丁未进士第二甲,曾任陕西道御史、太仆寺少卿、刑部尚书。
根据史料记载最多的一项,即当时震惊朝野的“郑鄤冤案”,郑鄤因还是举人的时候批评内阁首辅温体仁。
说他在其位不谋其职,只顾得自己的官位,而不顾百姓。
温体仁听后肯定恼火,一个当朝首辅竟然被举人骂诬陷,天理何在。
随后指使常州府武进县中书舍人许曦劾以“杖母不孝”和“奸妹”的罪名将郑熳打入狱中。
朝廷将此案交刑部尚书冯英审理,冯英深知郑鄤是遭温体仁陷害、更知温的势力。
但他说,“我不能因为要讨好首辅而无故杀人”,为了维护人间正义、律法尊严冯英依然公开做出“郑鄤假箕仙幻术,蛊惑伊父郑振先无端披剃。
义假箕仙批词,迫其父以杖母”的审理报告,为郑鄤进行辩护,因此与温体仁闹僵。
最终冯英亦遭陷害,被劾遣戍,郑鄤被凌迟处死(即千刀万剐,据传被割三千六百多刀)。
除此之外,他被流放时还曾组织乡勇与叛军作战,铁骨铮铮。
朱由检对这个家伙很有好感:“冯英,你上前来。”
面对皇帝的问话。
冯英这个三品大员吓得颤颤巍巍,灯火下,皇帝的表情深不可测。
他也不敢抬头仔细揣摩,莫非皇帝知道了自己坑害任浚的事情?
毕竟这件事稍微查一下,对于皇帝来说,简直易如反掌。
一个下属明知上级有难,却不制止,这是大不敬的行为。
他颤颤巍巍的挪步,直到低头看到皇帝的龙靴,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陛下。”
他低着头,等待上位的发话。
突然觉得肩膀一沉,皇帝隆重的拍了拍自己的肩膀:“你是个好臣子。”
“等会这里事闭,你随朕入宫,我有件事情,要和你说一下。”
“臣谨遵圣旨。”
这时候人群中慌里慌张的挤进来一个中老年人。
他衣冠不整,脖子上还种了不少草莓,胖脸红扑扑的,浑身散发着酒气。
没有穿官服,而是穿着华贵的道袍
“臣刑部尚书任浚叩见吾皇,吾皇圣躬安?”
任浚吓得直抖,在青楼与妓女言欢时,被锦衣卫当场提走。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丢人不说,关键皇帝到刑部大牢了,居然没人通知。
现在自己的情况,就好比小时候在家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父母突然带亲戚开门推了进来,那么尴尬。
没脸见人了。
“把头抬起来。”
他乖乖照做,发现冯英这个家伙居然站在皇帝旁边。
这家伙为什么会在刑部大牢,我怎么不知情。
朱由检看着他:“工作期间饮酒,泡青楼,衣冠不整,这就是朕经常夸赞的好尚书啊。”
“任浚,你让朕有些小小的失望了。”
他并不打算拿任浚怎么样,毕竟这位除了这点,历史中的评价确实也还可以。
任浚羞愧的低下头:“臣无颜面对圣上,请求告老还乡,以报皇恩。”
这是在以退为进。
一般皇帝都会念及旧情,不了了之,毕竟只是泡青楼把妹。
又不贪污,又不谋反,况且我在刑部管理的还不错。
你皇帝玩的比我还过分。
你清街运动,我在青楼问题也不是很大。
谁知道他还没有说完,脸上便结结实实的挨了一巴掌。
抬起头,发现是骆思恭打的他。
你…
任浚终究没有说出口,老实的挨了一巴掌
朱由检看敲打的差不多了:“任浚这一巴掌你挨的不冤。”
“这是为那些被拐走的孩子大的,朕在刚才看了下卷宗。”
“上半年全国共有案件十一万九千有余,其中拐卖犯罪多达一万余人,这也就是说有一万多个家庭面临着痛苦的边缘。”
“占到了总案件的十又之一还要多。”
“朕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宁可去喝花酒,也不去解决这些事?”